《梦溪笔谈》故事--学士宣召


【原文】 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无宣召之礼 (1) ,惟学士宣召。盖学士院在禁中,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故院门别设复门 (2) ,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学士院北扉者(3) ,为其在浴堂之南 (4) ,便于应召。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 (5) ,至左承天门下 马待诏 (6) ,院吏自左承天门双引至 门 (7) ,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学士自东门入者,彼时学士院在西掖 (8) ,故自翰林院东门赴召,非若今之东华门也。至如挽铃故事 (9) ,亦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 (10) 。

【注释】

(1)初命:新任命。宣召:此指传旨召入使就职。皇帝派人传达谕旨叫“宣”。《宋史·职官志二》:“凡初命为学士,皆遣使就第宣诏旨,召入院。”

(2)复门:夹门,旁门。

(3)北扉:北门。此用作动词,指开北门。

(4)浴堂:唐代皇宫中院、殿名。为皇帝住处之一,皇帝常于此召见学士。

(5)东华门:北宋宫城的东门。宫城西门称“西华门”。

(6)左承天门:东华门内第二道门。西华门内第二道门称“右承天门”。

(7)双引:指由两吏人一前一后共同引导。当时臣下被皇帝召见,以双引为荣。 (gé)门:北宋宫城正殿文德殿的东西掖门,分称“东上 门”与“西上 门”。此应指东上 门。

(8)学士院:唐代学士初称“翰林供奉”,属翰林院,玄宗开元末改称“学士”,别置学士院。西掖:指宫城西掖门内。宫城南面有三门,在正南门东、西两侧者分称“东掖门”、“西掖门”或“左掖门”、“右掖门”。

(9)挽铃故事:唐学士院处禁密之地,初为备夜间值班时有皇帝诏命至,故设悬铃而系以绳索,以代传呼。后渐成故事,凡欲入本院者,皆须先拉铃,经院官允许方得入内。宋太宗时曾恢复铃索的设置。

(10)文具:徒具形式的文饰。

【译文】

唐朝制度,自宰相以下官员,新任命时都没有皇帝传旨使就职的礼节,只有学士是传旨就职的。这是由于学士院在皇宫内,除非皇帝派宦官传旨召入,就不能入内任职。所以学士院门另设有旁门,也是为了以此门连通皇帝居住的殿庭。学士院又开有北门,是因为该院在浴堂之南,便于出北门应召。现在新任命的学士,由东华门进入,到左承天门下马听命,然后由院中两吏人一前一后引至东上 门下,这也是用唐代旧制的典故。不过唐代传旨召学士而由东门进入,是因为那时学士院在西掖门内,所以要从翰林院东门赴召,这个东门并非如现在的东华门。至于唐代学士院设置铃索的故事,也因为该院在皇宫内,即使是院中吏人也只在本院正厅的门外活动,则本院森严禁密的程度可知。如今学士院在皇宫之外,与朝廷各机构无异,而也设置铃索,都不过是徒具形式的文饰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