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七 济水


【题解】 济水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在《水经注》中占了七、八两卷。《河水》篇中称“江、河、淮、济为四渎”,济水是中国古代的四条大河之一。经书《禹贡》说:“济、河惟兖州。”所以早在战国时代,济水在北方就是与黄河并列的大河。济水在古籍中有两种写法:《禹贡》、《水经》等作“济水”,《职方》、《汉书·地理志》等作“泲水”。中国古籍都以《禹贡》为宗,所以对济水的记载,在当时就存在错误。《禹贡》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垣县下说:“《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水经》承《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的说法:“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晋郭璞对此的解释是:“泉源为沇,流去为济。”说明济水和沇水不过是异名同水而已,中国河流中,同一条河流有几种名称的很多,不足为怪。《禹贡》的前几句“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说明济水(或称沇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错就错在最后的“溢为荥”三字上面,所谓“溢为荥”,其实是黄河南岸的另一条支流,这条支流最后在今郑州西北形成一个湖泊,古称荥泽,它与从王屋山发源注入黄河的这条济水(沇水)毫无关系,但由于《禹贡》的这一句“溢为荥”,后人就把另一条黄河南岸溢为荥泽的支流合起来作为同一条河流,称为济(泲)水。近人地质学家翁文灏在其《锥指集·中国地理学中的几个错误的原则》中批判了这种错误:“夫济水既入河而混于河水矣,又岂能复出?即使入地下,而其皆冲积层,水入其中,百流皆合,济水又何能独自保存?”《禹贡》之说当然错误,宗奉经书的儒家学者曾用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为《禹贡》圆场,其中很荒谬的如济水的“三伏三见”之类。由于时代的原因,《水经注》卷七、八两篇中,也多有附和《禹贡》之说。不过郦道元显然也已经见到《经》卷七中“与河合流”这一句,明明是济水(沇水)已经注入了黄河,所以他在《注》文中采用“北济”、“南济”加以区分,但毕竟由于《禹贡》是当时必须遵循的经典,所以《济水》这两篇,特别是卷八,还是相当牵强的。

【01】 解读 注释 译文
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 [1] ,乃变姓名寓于陶 [2] ,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致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解读】 《水经注》虽然是一部以记叙中国河流水利为主要内容的书,但其中有许多人文掌故,包括评论人物的内容。对于历史人物,郦道元非常重视表彰好官、鞭挞坏官的春秋笔法,前面已经有过例子。全书之中,他特别尊敬赞赏的是范蠡,在《水经注》各卷之中,曾经出现过赞扬范蠡的文字达十三次,或许是全书表彰次数最多的人物。这一段之所以比较重要,因为内容既称赞范蠡是一位“雪会稽之耻”的好官,又功成身退,成为一位积财散财的好商。好官好商,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

【注释】
[1]范蠡(lǐ):春秋时期楚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字少伯。辅佐越王句践灭吴,报会稽之耻。后浮海适齐,治家产数千万,自号陶朱公。雪:洗刷,昭雪。会稽之耻:吴王夫差困句践于会稽,句践以美女宝器贿赂吴太宰嚭(pǐ)而免难。
[2]陶:古邑名。在今山东定陶西北。

【译文】 战国时期,范蠡雪了会稽之耻,就改名换姓侨居于陶,称为朱公。因为陶在天下的中央,能通达四方诸侯,货物都在这里交易。他经商得利,富有千金,很喜欢做好事,子孙继承发扬他的事业,就成为家财巨万的大富豪。所以人们谈富时总要说到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