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八 济水


【题解】 上篇的《题解》中已经指出,卷七、八两卷,虽然都以“济水”为题,但实际上是两条不同的河流。江、河、淮、济为“四渎”,济水是古代中国的四条大河之一,当然都是独流入海的河流。但由于黄河的河性特殊,经常决溢改道,所以北方的水系常因黄河的干扰而改变它们的流路,有的甚至湮废消失。此卷的最后一句《经》文是:“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注》文则说:“济水与泗水,浑涛东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经》书睢陵,误耳。”从《经》、《注》文字研究,说明在三国时代撰《水经》时,济水已经不独流入海,而是淮河的支流。《注》文说《经》文的差异,只是入淮的地点问题。《注》文说《经》文“误耳”,或许是从三国到北魏之间这两百多年中的河道变化,不一定是《水经》的错误。所以到了《水经》和《水经注》时代,济水已经不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四渎”一词已经时过境迁了。

【01】 解读 注释 译文
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 [1] ,东历琅槐县故城北 [2] ,《地理风俗记》曰 [3] :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 [4] ,故县也。《山海经》曰:济水绝钜野注渤海 [5] ,入齐琅槐东北者也。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 [6] 。《水经》以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又东北入海。郭景纯曰:济自荥阳至乐安博昌入海 [7] 。今河竭,济水仍流不绝。《经》言入河,二说并失。然河水于济、漯之北,别流注海。今所辍流者 [8] ,惟漯水耳。郭或以为济注之,即实非也 [9] 。寻经脉水 [10] ,不如《山经》之为密矣。

【解读】 这一段的《经》文是:“又东北过甲下邑,入于河。”而上述全卷的最后一句《经》文则又说“入于淮”,说明济水到三国时代,已经流路紊乱,不存在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了。这段《注》文引了《山海经》,而且与其他说法比较,最后说:“寻经脉水,不如《山经》之为密矣。”《山海经》是战国前期的著作,当时济水是“四渎”之一,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而到了《水经》和《水经注》时代,济水已和黄淮平原上的许多河流交错混杂,不再是“四渎”之一的一条大河了。

【注释】
[1]甲下邑:熊会贞认为在利津县(在今山东济南)东南。
[2]琅(lánɡ)槐县:古县名。西汉置,在今山东广饶东北。
[3]《地理风俗记》:应劭所作。应劭,字仲远,东汉学者,汝南南顿(在今河南项城)人。
[4]博昌:古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博兴南。
[5]钜野:古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巨野南。
[6]枝津:支流。
[7]乐(lè)安: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博兴。
[8]辍(chuò)流:断流。辍,停止。
[9]即实:依照实际情况。
[10]脉:探察,寻察。

【译文】 济水东北流到甲下邑南边,东经琅槐县故城北边,《地理风俗记》说:博昌东北八十里处有琅槐乡,是原来的县名。《山海经》说:济水穿过巨野注入渤海,注入齐国琅槐东北。又向东北流,有河水支流注入,《水经》以为注入大河,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是河水注入济水而不是济水注入河水。又向东北流注入大海。郭景纯说:济水从荥阳至乐安博昌才入海。现在河水干涸了,而济水仍奔流不绝。《水经》说注入河水,也说错了。河水在济水、漯水的北边,分流注入大海。现在断流的只有漯水,郭景纯以为济水注入,依照实际并非如此。探究经书,寻察水流,不如《山经》来得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