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38章 击势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小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史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译文】 古代善于用兵的将领,一定会首先打探敌人的情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凡是敌人处于下列情况:军队长期征战失去锐气,粮食供应不上;百姓对战争怨声不断;士兵不熟悉军中的各项法令;武器装备不充足;行动作战没有任何计划可言;战时孤立无援;将、官对部下刻薄无度又暴敛资财;赏罚不清,士兵懈怠;阵营混乱,没有秩序;偶尔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这时就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凡是敌处于下列情况:能选派贤良之士辅助将帅,粮饷充足有余,百姓生活安定,铠甲、兵器锐利精良,能与周边国家保持和睦友善的关系,又有大国作后盾,这时,就应设法避开敌人,不可轻举妄动。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探敌情”的重要,要求将领先探明敌情,再定进退。临战必先探明敌情,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如何探明,如何决策,就不是人人懂得,人人能处理好的了。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给将领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文章详尽说明,对哪些敌军可以进攻,对哪些敌军则要避开。这些经验之谈,对临阵指挥的将领太有用了!

【拓例】 诸葛亮疑兵取西川

公元219年三、四月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今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斗争日趋激烈。

魏蜀两军隔着一条河安营扎寨。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使用了疑兵计惊诈曹操,大败魏军。诸葛亮命数百名士兵带上战鼓和号角,埋伏在上游的山上。要他们以炮声为号使劲敲鼓吹号。于是,或在黄昏,或在半夜,只要军营里炮声轰鸣,这些士兵就拼命擂鼓吹号。

曹操听到从蜀营传来鼓号声,以为蜀军要来劫营,忙出帐察看,连一个蜀兵的影子也没有见到,他就回帐中休息。隔了一阵了,蜀营又传来炮声和鼓号声,曹操又被惊动。这样一连折腾了好几个通宵,曹操被弄得心惊胆颤,疑虑重重,为了对付蜀军的偷袭,他只好把军营从隐蔽的地方迁到宽敞的地方。诸葛亮见曹操中计,魏军暴露,就率大军渡河背水设阵。曹操看到后,更是心疑。双方交战后,蜀兵佯败,并故意沿路丢弃兵器。曹操的士兵一边追,一边争抢兵器,一片混乱。曹操见状,下令杀死了那些抢兵器的士兵,同时命军队撤退,诸葛亮乘机指挥蜀军追击,魏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