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管子的“轻重论”

作者:王希坤

管仲,名夷吾,字仲,按照春秋战国时的习惯,人们对所尊重的人称为“子”,故历代尊称管仲为“管子”。管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齐国的霸业,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强国。同时,管子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经济学者。其中,《管子》一书较详细地记载了管子的政治、经济思想。在经济上,管子把政治上的一些谋略应用到经济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思维,其中主要思想是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管子的宏观调控思想是以“轻重论”作为理论核心的。“轻重”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个经济范畴,最初是指货币购买力,小为轻,大为重。后来人们逐渐扩大了“轻重”概念的使用范围,不仅货币有轻重,其他物品特别是商品也有轻重,价格低者为轻,高者为重。研究货币和商品的轻重关系,以服务于国家的一整套经济理论,就是“轻重论”。

在轻重论中,管子特别强调轻重论体系要建立在对货币和粮食的认识及利用上,并把这两者作为控制经济的两个基本工具。管子提出“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意思是说,货币购买力高则商品价格低,货币购买力低则商品价格高。在古代农业社会,谷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民之司命”的地位,也就是百姓生存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因此,管子认为谷物与其它商品存在着同样的相互关系,“谷重则万物轻,谷轻则万物重”。管子还分析了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有余则轻,不足则重”,或者“多则贱,少则贵”,即商品供过于求则价格低,供不应求则价格高涨。这些理论构成了管子“轻重论”的基本内容。

在具体的宏观调控手段上,管子注重对谷物和货币的控制,并通过对这两者的控制来达到调控国家经济的目的。在谷物调控上,管子通过粮食的收放控制粮食的市场流通量,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管子还主张实行轻税率并控制货币铸造权,严格限制货币的发行量,疏通货币流通渠道,利用货币信贷扶植农业生产。这样,国家控制了货币、粮食及其他自然资源,有了雄厚的物资条件,就可以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充分利用“以重射轻,以贱泻平”的原理,即在市场和物价管理中,国家采取人为手段,造成商品供求变化,引起市场物价的波动,使国家取得对商品、货币流通的支配权。在行政管理上,管子特别重视国家的权威,运用行政命令、强制性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手段、行政方法来管理经济,主张对事关全局的经济活动,必须通过行政管理加以直接控制。

以“轻重论”为内容的宏观调控理论,使中国古代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思想发展成一个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战略目标、理论原理和管理方法手段在内的庞大的学说体系。应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内容极为丰富的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的理论。而凯恩斯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上看,凯恩斯理论提出的许多干预手段并没有超出“轻重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管子可以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