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16 讲、微小速行心路


六、所缘对心路的影响

平时所看、听、嗅、尝、触、想的对象,可以依其性质分为三类:

一、不可爱所缘(ani??ha àramma?a);

二、可爱所缘(i??ha àramma?a),又称中等可爱所缘(i??ha majjhatta àramma?a);

三、极可爱所缘(ati-i??ha àramma?a)。

可爱所缘有中等可爱和极可爱两种,不可爱所缘只有一种。

根据阿毗达摩,所缘是可爱或不可爱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与体验者的偏爱无关系,不会因为体验者的性格或偏爱而有所改变。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所缘依其自身的性质而属于可爱或不可爱,与体验者的偏爱没有关系。

人们常常因为颠倒想,把可爱的对象当作不可爱的,把不可爱的对象当作可爱的。例如你在生气时,会把好的东西也看成是不好的;而当你在高兴时,会把不好的东西也看成是好的。对象是好是坏本来就是那么样,只是我们常常会受到情绪的左右而分不清事物的是非黑白。

对象性质是好是坏、所缘是可爱或者不可爱,可用中等有情(majjhimakasatta)的标准来衡量。这里的中等有情不是指国王等有极大福报者,也不是指贫穷困苦者,而是指算数师、大臣、长者、地主、商人等,他们对所缘的判断带有普遍性,比较不会走向极端。至于我们的心如何体验所缘、怎么改变它,接下来会讲到。

二、体验到哪种所缘由过去的业来决定。

如果我们遇到的目标提供过去业成熟的因缘,就生起为果报心,这果报心自动与其所缘的性质相符合,完全没有刻意造作,犹如照镜子一样,与自己的真面目相符。

当不善业成熟时,人们体验到不可爱所缘;生起识知该所缘的是不善果报心。由于体验到不可爱所缘,在五门心路中生起的根识、领受心、推度心和彼所缘必定也是不善果报心。它们的受除了身识是苦受之外,其他的都是舍受。

相反地,当善业成熟时,人们体验到可爱或极可爱所缘;生起识知该所缘的是善果报心。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善业成熟时,看到、听到、尝到、触到的都是好的所缘。这些所感受到、体 验到、接 触到、遇到的好对象,称为“可爱所缘”或者“极可爱所缘”。这些对象是通过善果报心来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