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婆多论》第四卷


次不离衣宿

此戒比丘比丘尼共。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不共。无离衣宿戒。尼结大界。极大一拘屡舍。结一月衣戒同也。僧结衣界。尼则不同。尼结衣界。僧则不同。凡结大界。所以通聚落者。僧结大界。以界威力故。恶不得便。又在界内善神所护。是以为檀越故。通聚落结也。若结大界。僧应尽集不得与欲。着上下衣游行诸国者。上衣郁多罗僧。下衣安陀会。一夜者。又云。但以色阴昼夜。以明晓为昼。黑冥为夜。又云。以五阴为昼夜。日没者。若日过阎浮提界。名日没。明相者。有种种异名。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于三色中白色为正。离衣宿至明相出。尼萨耆波逸提。或有舍衣不得罪。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舍衣还他。是谓舍衣无罪。或有得罪不舍衣。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即还他衣不说舍法。还自受衣。以不舍衣更受自衣。坏威仪故。突吉罗。是谓得罪不舍衣。或有亦舍衣亦得罪。如比丘自有衣出界外宿地了时舍堕。是谓亦舍衣亦得罪。或非舍衣不得罪。如比丘自受持衣不离宿。是谓不舍衣不得罪。除僧羯磨者。僧先结大界。后结衣界。大界者。极大纵广十俱屡舍。必使此中羯磨布萨时不生疑心。设有河水大道亦得合结。但度岸取相而后结之。降此已还。随远近大小无过。若结衣界作羯磨应言。除聚落及聚落界。所以除聚落者。聚落散乱不定。衣界是定。又为除诽谤故。又为除斗诤故。又为护梵行故。又为除嫌疑故。又言。若有聚落。应言除聚落。若无聚落不须言除。又言。羯磨法尔。若有若无一切时除。所以然者。若结衣界时无聚落。结衣界已。后聚落来入界中。不须更结。已先结故。若本有聚落。结衣界已移出界去。即此空处。名不离衣界。若聚落先本小后转大。随聚落所及处。尽非衣界。若聚落先大。结衣界已聚落转小。随有空地。尽是衣界。又如王来入界内施帐幕住近左右作饮食处大小行来处。尽非衣界。有作幻人咒术人作乐人。来入界内所住止处。亦如王法。尽非衣界。复次除僧羯磨者。如舍利弗僧伽梨重。为老病比丘。结一月不离衣法。与羯磨竟病差。于此月内。即先羯磨游行。若羯磨竟病重不行。病差已复不行更得病。即先羯磨同一月内。故得游行。若化众生未尽。一月已尽。若求衣服医药所须。若为三宝有所营作。所求未办。而一月已尽。以事难故。至缘讫无罪。若比丘死。此衣应与看病人。以衣属死比丘故。若失衣更求得衣。不问轻重。应更作羯磨。若施三宝。更求得衣。亦应更作羯磨。乃至九月亦如是。以因缘故结一月。以一月因缘故结九月。

问曰。何以不多不少正齐九月。

答曰。比丘结三月一处安居以修所业。是故九月。

问曰。为一羯磨。为九羯磨。

答曰。一羯磨。若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亦如是。以因缘故。听僧伽梨。因僧伽梨。听郁多罗僧安陀会。

问曰。正听离一衣。更听离二衣。

答曰。不听二衣。所以制三衣。以除寒故。一衣不能却寒。以除惭愧故。一衣不能除惭愧。又为入聚落故制三衣。一衣不中入聚落。又为生前。人欢喜心故制三衣。一衣不生人善心。为威仪清净故制三衣。一衣威仪不清净。若比丘尼欲留二衣亦不得。所以制五衣者。为威仪故。三衣不成威仪。余如前说。若着郁多罗僧安陀会。一切时得入王宫聚落。无过。若作一月羯磨。有老比丘。僧伽梨重。若实不老不病。僧伽梨重。为作羯磨。则成羯磨。僧得突吉罗。前人以不知法故无罪。若前人知法。亦得突吉罗。若实不老不病。僧伽梨不重。而言老病重。得波逸提。得成羯磨。或聚落界非家界。如二聚落各有一家。是谓聚落界非家界。或有家界非聚落界。如一大聚落更无异聚落。有众多家。是谓家界非聚落界。或有亦聚落界亦是家界。如二聚落各有多家。谓聚落界亦是家界或有非聚落界非家界。如阿练若处。是谓非聚落界非是家界。聚落有一界亦有别界。相接聚落。是名一界。不相接聚落。是名别界。家亦有一界亦有别界。若房舍住处。是名一界。若作食处。若取水处。若门处。若大小便处。是名别界。自后诸句类可解也。不相接聚落者。鸡飞所及处。箭射所及处。分别男女处。惭愧人大小行处。若聚落正有一家。置衣在一家中。在箭射所及处卧。至明相举不失衣。设衣在箭射所及处。比丘在家中卧。至明相举亦不失衣。若聚落有众多家。若衣在家中。在箭射所及处卧则失衣。以家界别故。若置衣在家界外。在箭射所及处卧不失衣。相接聚落界者。四边有聚落。以十二桄梯四向到墙上得登出入。身在梯根下卧。置衣在四边聚落。则不离衣。以梯四向相接故。若聚落正有一家。衣在家内不失衣。若聚落有多家。衣在家内则失衣。若衣在家界外不失衣。若有梯衣在四聚落不失衣。若无梯衣在四聚落则失衣。以不相接故。复有相接聚落界。如两边有聚落。中间有道容车行来。若车轴两头到聚落。以衣着一头。人在一头。设在车上俱不失衣。以车连接故。设聚落正有一家。以衣在一家内。在车上卧。亦不失衣。若无车者不成相接。必使有车则不失衣。若无车者则失衣也。若聚落有墙篱。围绕四边。容作事处。是聚落界。以有墙障故。势不及远。若聚落有堑围绕四边。掷粪扫所及处。是名聚落界。以墙篱围绕及堑围绕。此二界异前不相接。聚落界相接聚落界。族有一界有别界。若父母兄弟儿子。共一食一业。未作别异。是名为家。若父母兄弟儿子。异食异业尽皆别。虽同居一处。事各不同。是名为族。族有一界亦有别界。各有所住处。是名一界。若作食处。若门处。若取水处。若大小行处。是名别界。若衣在一族。人在异族。则失衣也。若人在一处。衣在取水处。若在作食处。则失衣也。自后车行聚落。外道舍场舍园舍。若异主异见。则失衣。若一主同见不失衣。义推可知。重阁舍者。若衣在上重。人在下重。舍属一主。不失衣。若舍是异主。衣在上重。人在下重。衣在下重。人在上重。则失衣。若衣在下重。人在中重。若衣在中重。人在下重。若衣在上重。人在中重。若衣在中重。人在上重。则不失衣。以中间相接相通故。若比丘与师持衣。前后四十九寻。律师云。亦得纵广四十九寻。若比丘二界上卧。身入二界内。衣在二界。俱不失衣。若二聚落中隔一墙。在墙上卧。衣在二聚落。俱不失衣。若比丘在二界中间死。随面向何处应取衣。又云。随所先见。则取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