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2.31章 八识的互相关系和心王的能所因缘


【《楞伽经》原文】

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识耶。

佛言建立。

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离意识,非七识。

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缘故,七识不生。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生。习气长养,藏识意俱。我所计著,思惟因缘生。不坏身相,藏识因攀缘,自心现境界,计著心聚生。展转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现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是故意识灭七识亦灭。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与相    妄想尔焰识
此灭我涅槃    彼因彼攀缘    意趣等成身
与因者是心    为识之所依    如水大流尽
波浪则不起    如是意识灭    种种识不生

【南怀瑾老师解读】

大慧又问:“那么,也就无所谓有八种识的作用和关系了?”

佛回答说:“当然有八种识的作用和关系。”

大慧问:“既然有八种识的作用和关系,为什么您只说涅槃是离意识妄想,而不说离其余七种识呢?”

佛说:“既然离了意识分别攀缘的妄想作用,其所以引起其余七种识作用的因就没有了,七种识又从何而生呢?所谓意识,是由五识——眼、耳、鼻、舌、身——分别对境,因依他而起遍计所执的关系,才产生意识的作用。意识既已形成了,再受种种境界的熏习,增长如来藏识的种子,便名为第八阿赖耶。藏识又同时受意识的增长熏习,和意识所生我和我所执的思维因缘等等,分别妄想也就同时执著以此身相为我。所谓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因为攀缘自心显现的各种境界,总汇妄心执著的现状所生。

意识连带其他七种识,都是互相辗转,互为因果的。譬如海浪,所有的波是水,所有的水是波。如来藏识和意识妄想等,也是如此。因自心现量领受境界之风的吹荡,心波藏海就迭相生灭,便互为因果。所以说:意识灭了,其余七种识也同时灭了。”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我不涅槃性。所作及与相。妄想尔焰识。此灭我涅槃。

(这是说:佛法所证的涅槃,并不是有一个涅槃寂灭的境界可得。此中既无能作与所作的出入作用,也没有涅槃之相可得。只要灭除如焰影一般的妄想,现前就是涅槃了。)

彼因彼攀缘。意趣等成身。与因者是心。为识之所依。

(这是说:妄想意识等的生起,是因为依他而起,是由于遍计所执的互相攀缘而形成的。心念便是心王的变相作用,诸识都是心王之所生,所以也名识为心所。)

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这是说:意识妄想,永不停灭,心海洪流,波浪汹涌,兴起了流注相续的现象。但只要意识妄想灭了,其余诸识,也就跟着而灭,不再产生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