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中)第33讲


上述八个典型里包括两件事,第一类四个是讲智,第二类的四个典型讲术,术就是方法,就是我们现在讲有没有办法,说这个人很有办法,有办法属于术。

一样米养百样人

㺒㤉、情露、𧮈極、凌谇,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晓悟,自以为才之得也。

眠娗、諈[zhuì]诿、勇敢、怯疑,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发,自以行无戾也。

多偶、自专、乘权、只立,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顾眄,自以时之适也。

此众态也,其貌不一,而咸之于道,命所归也。

第三个例子,“㺒㤉、情露、𧮈極、凌谇”,这四种人。“㺒㤉”这种人外表很豪迈慷慨,心里头啊,城府很深,就是心里头的东西你猜不到,这叫做城府很深。“情露”呢?这种人有一点什么外面都看得出来。“𧮈極”,讲话口吃,个性又很急,讲了半天你还不晓得他讲什么。“凌谇”就是嘴巴琐琐碎碎的,啰啰唆唆的一大堆。这样四个人做朋友,各人走各人的路。“自以为才之得也”,四人一辈子也没有觉悟,彼此也不劝导,自己认为都是世界上第一等才能。你看这些人的人生态度多有趣。

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又是四种人。所谓“眠娗”,是昏昏默默的,懒散得很。“諈诿”这种人呢?就是现在所谓会打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归纳有三个字,“推,拖,拉”。有事情找到他,好,好,最好呢,你找某人,他比我有办法,反正推拖拉。“勇敢”就是真勇敢。“怯疑”,胆子小又害怕、又多疑。这四个不同的典型,也是朋友,各人走各人一条路,谁也不指出谁的毛病,这些都是手段,谁也不讲谁的缺点。这种朋友好办了,“自以行无戾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成功的做法。下面再讲四个典型。

多偶”,这种人与多方面都有关系。以前在重庆的时候,就碰到这么一个朋友,一讲三教九流没有不认的。某人那是我同学,某人是好朋友,某人我们吃饭就在一起,实际上,他认识不认不知道。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性格鲁直,不过他很聪明,看到这个人就很讨厌。那个时候美国总统是罗斯福,大家正在吃饭的时候,他看到这个人就问,“斯福兄这两天有信给你没有?”“谁啊?”“罗斯福啊!”我们赶快拿起酒杯喝酒,就把话岔开了。否则这两个人对起来,做主人的不好办了。又有一次,有一个人结婚送帖子给我,不过这个人是谁我搞不清楚。我就叫一位陆同学,替我去送个礼吧!)喷便查查是个什么人。他一去就代表我签名,那个新郎就出来说,南教授你来了。这个同学是慢吞吞的,替我签了名,下面签陆健龄代。新郎说,老师没有来?又说,我跟你老师啊,好朋友。这是讲到人情百态,有这种人,都是事实。社会上人各种各样,所以中国古代的子书不能不读,子书里头把这些事情告诉你,让你懂得人情世故。

还有一个“自专”,做事情除非你不交责任给他,一旦交给他,就要听他的,自专起来。还有“乘权”,乘权的人,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那就要弄权了。第四个是“只立”,孤立,谁的话我都不同意,这种人的个性跟谁也不喜欢打交道,自己认为自己对。我们同学里也有这种个性的哦,不改的话,前途有限,后患无穷,千万注意要改。他说这四个人也是好朋友,各人走一条路,“穷年不相顾眄”,朋友是朋友,彼此理都不理。这个顾就是眼睛斜起来看一下,看你一下都不干,每个人都很傲慢。“自以时之适也”,自己认为是最赶上时代的,最能够把握现实。以上是人生百态,《列子》提出来的是最严重的二十种典型。

下面说“此众态也”,这里描写的是人生丑态,都是坏的方面。但是,从古到今,任何社会、种族、国家都有这些人,是病态,也是人生的常态。“其貌不一”,外面行为形象不一样,“而咸之于道”,这个道不是修道的道,各人有各人人生的法则,也各有他自己人生的规范。你说悭吝的人一毛钱都舍不得花,难道他会活不下去吗?他一样活下去。乱花钱的人,他活不下去吗?他也活下去了。所以人生百态啊,人就是那么活下去,也不要看不起哪一种人。

我们注意呀!他前面先讲最高的人品,那是黄帝所说的得道的人;没有得道的人,也就是各种形态不一样的人。这些都是“命所归也”,这就是人生。佛家讲定业,儒家、道家讲这就是命,每个人有他的生命。你说这个家伙坏透了,你天天咒他早一点死,越咒他,说不定他越健康、越长命,因为那就是定业,不是你能够转的,所谓“命所归也”。

诡诡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诡侃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俏之际昧然。于俏而不昧然,则不骇外祸,不喜内福,随时动,随时止,智不能知也。信命者于彼我无二心。于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拚目塞耳,背阪面隍亦不坠仆也。故曰:死生自命也,贫穷自时也。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穷者,不知时者也。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虚实,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其少智之人不量利害,不料虚实,不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量与不量,料与不料,度与不度,奚以异?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

被命运支配的人

人生这个道理你要了解,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人生成功与失败不是你的本事,而是业报,命里的定业。有一位同学在笑了,自己不怕失败了,反正是定业嘛!“诡诡成者,悄成也”,这个“”是形容,就是差不多,偶然达到了理想,碰上了。这两个字只好用一句土话来形容,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不是你的真本事,命也!

一个人的成功,你不要认为是成功,那只是好像成功而已。这一句话最难懂,什么道理呢?你看历史上的皇帝、状元、宰相,你们脑子里记得几个状元的名字?历代皇帝的名字,他们的小名叫什么?报不出来吧?拿一句古文讲,“而今安在”?这些人到现在,在哪里啊?这些人当时都算成功的人哦!“诡诡成者,俏成也”,好像是成功,没有真的成功,都没有了,都过去了。“初非成也”,那不是究竟的成功。什么叫做成功?你下不了一个定义;相反的,什么叫做失败呢?你也下不了一个定义。“诡诡败者,俏败也,初非败也”,所以没有一个真正叫成功,没有一个真正叫失败。至于说你觉得自己了不起,命好,那就是“七字不好,八字好”,有什么办法呢?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命也!

下面讲命运成功与失败的道理。我们在座很多同学不要灰心,是命不好;我也知道你们了不起,可是命不好就起不了了,了不起跟起不了是两兄弟,这没有什么严重的。道理在哪里?“故迷生于俏,俏之际昧然”,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悟道呢?迷掉了。“迷生于俏”,《列子》这一句是名言,那不得了,连一些禅宗祖师还没有讲到过。人生为什么迷了?都被这些相似的成就现象骗了。《列子》里这一句话,把全部唯识学都讲完了,唯识学讲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比量,没有一个真的现象,一般人都被那个差不多的现象骗了。像你们年轻谈恋爱一样,他爱我啊,我爱他啊,你在骗他,他也在骗你,谁把谁骗住就叫做爱,这也是“迷生于俏”。

我在辅仁大学讲课时,大家觉得我上课很随便,他们不像你们这么乖。那些女同学问,老师啊!哲学慢一点讲,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恋爱哲学?我说这很难办啊,我上哲学的课,没有负责讲恋爱哲学啊!不过要我讲也可以啦!我说,什么叫恋爱啊?自私到极点就是恋爱的最高峰,因为恋爱的时候,我爱你才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以一切都要听我的,这个就是恋爱哲学,自私到极点就叫做爱。对不对不知道啊,请你们诸位年轻同学给我评论一下。这个道理就是“迷生于俏”,人都被假象骗了。

可是“俏之际昧然”,当你在这个假象的影像里时,“昧然”,是莫名其妙,“俏之际”,那个现象、假象的本身莫名其妙,假的,可是假得很迷糊、很有趣。所以我常常跟你们讲,人在做梦的时候不要叫醒他。法师们喜欢度人,我是反对度人,他迷得很舒服的时候,你何必把他叫醒呢!梦醒了多难受,对不对?所以我主张不叫醒他,等他自己梦醒了,头痛好几年,那个时候他自然会清醒。

悟道人迷糊人

于俏而不昧然”,当人在那个莫名其妙的假象当中,觉得自己并没有迷啊,清醒得很啊,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糊涂到极点,迷到了极点,也近于道。《列子》哲学讲到这里有个关键,大彻大悟是得道的人;糊涂到透顶的人啊,也好像得道了,他也没有痛苦。所以,要么大彻大悟,成佛了,没有烦恼;要么就是糊里糊涂,他也没有痛苦烦恼,他也得道了。

所以得道与不得道、大糊涂与大觉悟是一样的,“则不骇外祸”,这种人外面闯了大祸,他还得意得很,因为他糊涂,同得道的人一样。“不喜内福”,他也不喜欢搞内在修养,你叫他打坐,修止观、念佛啊,他不干,因为他糊里糊涂,很有福气,同开悟的人一样,这就是人生。但是真得道开悟的人,会达到“不骇外祸”这个境界,外面劫火烧来也不怕,完全在定中;“不喜内福”,内在此心坦荡荡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用不着求什么。在佛学上到达这个境界有个名称,叫做“无学位”,智慧、福报也不需要再修学了,因为已经达到无学位了。你们学禅宗的,看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句话就把菩提大道说完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就是佛境界,他已经到达绝学境界,世间法、出世法都不要再学了,已经绝对无为了。你说他是佛吗?他不是佛。你说他是凡夫吗?不是凡夫。另外取个名字叫“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都说完了,这就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刚才讲到《列子》“不骇外祸,不喜内福”,也是这样。

所以一个真大糊涂的人同一个悟道境界的人,几乎是相同的。得了道的人并不是不敢做事哦,“随时动”,注意这个“”,时节因缘不来就不动。我也告诉过你们同学,百丈禅师告诉沩山禅师一句重要的话,一切圣人教主都懂这个,“欲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这个时非常重要。时是什么?就是我们普通讲运气,命跟运。所以你们有许多会算八字的,要学中医针灸看病,也要懂得八字。哪个时候得的病,哪一种年龄,哪一种人,必须要到哪一天才会好,讲命的话是呆定的。有人八字非常好,命真好,但一辈子倒霉,因为不得其时嘛,不走运。

所以命跟运是两回事,运就是时。譬如这个茶杯,工厂一次做出来一万个,茶杯的命好,但运各个不同。有个茶杯被买来给大法师泡茶,他不在我们都不敢动啊!同样一个茶杯买去给一个生病在床的人,接小便用的,它两个运就不同,命是一样,懂了吗?运就是时。所以算命的道理,“命好不如运好”,不得其时就不行。《易经》的学问讲了半天,孔子就讲一个字——“”,随时而动。佛家也讲一个时,

在每一本佛经开始,“一时,佛在舍卫国”,这里告诉你,就是这个时,所以随时而动。孟子也告诉我们,“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糍基,不如待时”,也就是列子这个意思。连孔子、孟子碰到那个时候都没有办法,你本事再大,那个时代不属于你的,就没有法子。所以我常常给老朋友们说笑话,“随时动”,不是随时都要动,应该是“随、时、动”,那个时到了你就动,时不到你不能动。比如说现在还没有下课,你一个人在课堂动,走出去,大家都要看你,这就不是“随时动”。等到下课大家都走,你也就一起走了,这就是时的重要。

但是也要知道“随时止”,动止之间,一进一退,对于这个时间的把握,“智不能知也”。得了道的人,他能够把握这个时,该动的时候动,该止的时候止,不会勉强,勉强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佛都不能转定业,在定业这一段时间内你绝不能碰,碰了也没有用,也过不了。等这个业一消,轻轻一招手就过来了,就得度了。所以纵然你有智慧,这个动止的机关在哪里,你还不能了解,了解以后,就可以了解天下事了。

无二心 不怨尤

因此这里作了一个结论,“信命者于彼我无二心”,所以《列子》说,真正懂了业力这个业的道理,明白在人我之间没有是非,他好我也不羡慕,他坏我也不歧视,因为都是业报,业力自然。也就是我上次给大家讲的,“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真想人生没有烦恼,除非你修到无我的境界。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前生的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羡慕他人。

万一你不懂这个哲学,“于彼我而有二心者”,对于人生有分别心处世的话,那你的痛苦烦恼就多了,这个时候用消极的办法,“不若搶目塞耳”,你只好把眼睛遮起来少看一点,把耳朵塞起来少听一点,“背阪面隍”,背对现实,像日本人学禅宗一样,把背朝外面,面对墙壁,认为是面壁。“亦不坠仆也”,你还可以保命,不会倒下来。

由于这个理由,归根究底告诉我们一个结论,“死生自命也”,这个死生之间,不是你意志可以左右的,命也;“贫穷自时也”,富贵贫穷是时也,时就是运,运气不到,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命还是可以自己改的,不是不可以改啊!

所以《列子》这里说,“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穷者,不知时者也”,一个人怨天怨人,怨自己命短,因为他不知道命的哲学道理,早死迟死都是死,死后火化土埋都一样。我经常叫你们研究人死后有几种埋葬的方法,在西藏,把尸体给秃鹰吃,那是天葬。像我们现在,街上死人的队伍,前面咚咚咚洋乐队,后面又是法师又是道士,又有人哭又有人笑的,这个是不合礼的。有些葬法坟墓是在山顶上,棺材下面这个板可以抽掉的,抬到坟地,把下面那一块板子一抽,人体掉进坟坑,棺材抬回来,下一次还可以用。另有水葬的,有些民族,把死人丢到水里给鱼吃。你看人类社会的做法,哪一种对?哪一种不对?你讲讲看,怎么叫是非?所以没有绝对的是非,命也!生死都是一样。死后这样安排、那样安排,该安排去安排吧,也不错。这一段很长,还没有讲完,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