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中)第36讲


这一篇表面上看起来都在讲神话,因为这与中国上古史有密切关系。这一篇的内容,在现在说来也是最时髦的,因为美国方面的研究发现我们的神话古书《山海经》所讲的地理环境,证实大禹治水到过了美国。所以《山海经》变成流行研究了。不但如此,我们要研究《山海经》之类的东西,讲到地球上的许多神秘,《列子》这一篇里特别多。如果当神话看,它好像与《封神榜》一样,都是笑话;如果以另外一种眼光,拿地球物理太阳以及地质学,乃至哲学的观点来看的话,它与我们上古史非常有关。当然不只是中国的上古史,人类的上古史也一样。

三山五岳 海川江河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你舆,二曰员香,三曰方壶,四曰藏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矸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汤又问,天地间的万物有没有大小?譬如说我们台湾这个海岛,当然没有日本大,日本三岛当然没有大陆大,地球当然比月球大、比太阳小,宇宙间的东西究竟有没有大小之分?这是第一个问题。“有修短乎”,修就是长,时间有真正的长短吗?什么叫长?什么叫短?“有同异乎”,这是第三个问题,天地间的物理,宇宙万物来源是不是一个东西?有同或者有异?由一个源头分出了万象,还是本来就有多源?这些都是人类哲学科学的大问题。我们看夏革的答复,他从中国讲起。

革曰”,就是夏革的答复,“渤海之东”,这个渤海,以当时的大陆来讲,就在中国的东面,再向东走,“不知几亿万里”,古人的统计没有现在精确,不晓得多远,“有大壑焉”,他说有一个大洞,“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这个大洞是无底之谷,下面没有底,“名曰归墟”。中国文学里所谓归墟,就是无底洞的一个代名词。

看起来这些神话真多,但是我们讲到中国文化,自己上古史里这些文化来源都不知道了。譬如现在世界上流行科幻小说,那是作家构想出来的,它是真的科学吗?靠不住。譬如我们人类对于南极、北极还在探险,指南针到了北极失灵了。据说北极还有一个大洞,也等于上面讲的“归墟”,假使飞机真到了北极的中心,就会被吸进去了。地球的中心据说还另外有一个世界。我们现在看到天上那个白光,有人说是外星球来的,有人说是地底下的人,还有好几个人被外层空间人带走了,到了地心去,长生不死。

这同我们中国科幻、神话故事一样,道家说的,修神仙修到地洞里头去,就永远长生不死。地下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湖南通广西,很多啦!像我们听说在大陆另有一洞,通台湾的,究竟通不通也不知道。大家注意啊,这是科学问题。道藏里有一本书,叫做《五岳真形图》,上面都画着图,一个一个黑白的洞。据我的研究,它是以中国五岳的名山为起点,画的是山脉下面地球的通道。这就很难研究了,可是非常重要。现在这个地方就提到这个问题。

这个地球上,“八纮九野之水”,就是说地球表面这些水,“天汉之流”,神话里的天汉就是天上的银河,地理上的天汉就是长江的最上游、根源之处。因为从西北天上流下来,这些水都到了这个洞里;就是刚才夏革所讲的,向东边去就是大海的中心、大海的海底。大海的海底究竟有多深?是个什么情形?现在研究海洋科学的还不敢说,还不知道。我常说笑话,想要知道的话,有一本小说《蜀山剑侠传》,一个四川朋友写的,文学也好,大概五十多年前风靡一时。他描写那个海底,另有地府,比海洋科学所讲的还要漂亮。他写得很妙,写到那几个女剑仙,探险到北极去,乘着剑光,从北极下去原来可以在南极出来,因为地球是圆的。他那个想法,是根据道佛的神话来的,也就是根据我们上古的传说来的,所以现在只能存疑。

夏革讲从东海过来,“其中有五山焉”,这个大海上面有五座山,就是五个海岛。“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我们现在把台湾叫做蓬莱仙岛,是不是古人所讲的蓬莱仙境还是问题。这个里头很妙了,你看那些故事,像台湾跟日本、琉球,“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不晓得用什么去量的。“以为邻居焉”,这五座山都连着的,你们到过日本就晓得,日本三岛中部、南部、北部同香港一样,有交通船,坐在上面也可以打球的。夏革说这五个地方啊,就是这个样子。

其上台观皆金玉”,这五个仙岛,我们古人称它们为仙岛,上面的房子都是黄金白玉造的,那大概不是台湾了。“其上禽兽皆纯缟”,上面那些鸟兽、动物啊都是白颜色的。“珠讦之树皆丛生”,宝树都是一丛丛的,金刚钻都是树上长的,是自然的。“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一切的花果都很好吃,吃了既不会老,又不会死,都是仙果啊,可惜我们没有吃到一个。“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住的人都是神仙、圣人,当然还会生生不已,传之后代。而且住在这些海岛上的人,“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他们每一个人都会飞的,要到哪里心念一动就飞起来,我来看你,你来看我,就在上面飞来飞去。

漂流的仙山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踅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离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俗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海上的这五座山,没有根的。这同现在地质学很相像,台湾同大陆本来连着的,不晓得哪一次变动,就这样脱开了,所以中间有个台湾海峡。这个海峡究竟有多广?海峡的下面有多深?不清楚。我们古代几千年前就讲,“五山之根无所连着”,与大陆不相连,在那里漂着,但是也不会漂远了。“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蹵峙焉”,这五个岛随海水的涨落在漂,不会永远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过始终在东方这个海面上。

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古人这个“”字同政治这个“”有关联。这些海岛上都是民主的,是圣人神仙在那里治理。这些神仙们很喜欢这五个岛,就跟天上的玉皇大帝讲了。这个玉皇大帝一听,好吧!“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怕它们在东边的太平洋上漂,万一漂到西太平洋去,就不好了,恐怕失掉这些神仙们的居所。因此“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禺强是古代一个神,因为修道成功了,列入《神仙传》中。玉皇大帝就告诉禺强,因为他有大神力,找了十五只大鳌鱼,抬起头来把这五座山撑住,所以有时我们画这些海岛的神仙啊,下面都是鳌鱼把这个山背着。“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他派了这十五只鳌鱼来做苦工,要背住这些海岛,轮三班来做。五只鳌鱼背五座山,一只背一座,背六万年。这样海上的五座山就不动了。

但是在东方,“而龙伯之国有大人”,有个国家叫龙伯,这个国在哪里就不知道了,这个国家的人大得很,多大呢?“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他一脚一跨几步,这五个岛就走遍了,“一钓而连六鳌”,他在海上玩,看到那么小的山,他就在那里钓鱼,把海底六只鳌鱼钓走了,“合负而趣归其国”,管你几只鳌鱼,他一个钓竿就背回去了。然后把鳌鱼杀了,“灼其骨以数焉”,把它们的骨头烤了,用来卜卦。

于是岱舆、员娇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于是本来都在东边的二座山漂到北极去了,因为没有鳌鱼背着,沉于北冰洋海底去了。所以有时候啊,冰化了一点点就露了一点点山头。这样一来啊,“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这些住在海岛的神仙到处乱跑,多少亿人在搬家。

消息报告给玉皇大帝,“帝凭怒”,玉皇大帝发脾气了,这怎么得了啊,乱搞!“侵减龙伯之国使”,下一个命令,把这个大人国变小,“侵小龙伯之民使短”,处罚他们,把他们捏短,这些人就变短了。“到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但到我们老祖宗伏羲神农氏的时候,龙伯国人虽然已经被玉皇大帝捏得变小了,可是还有几十丈高,这叫大人国。

小人国 大人国 奇鸟异物

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尺。

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納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

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夏革说在东方还有一个小人国,这个小人国啊,在明清有很多的记载,究竟有没有,很奇怪。“从中洲以东”,从中国的河南、河北一带,一直向东海上走,过“四十万里,得憔侥国”,到一个小国家,“人长一尺五寸”,只有一尺五寸长的人。“东北极有人名曰浄”,这个地球东北极有一种人种,名字叫做浄,“人长九尺”。在这里讲憔侥国的人一尺五寸,我在古书里看到好几处的笔记,在一百多年前有个广西人写的笔记,他在一个地方得到小人国的人,男男女女一家人,他做一个笼子把他们养起来,这些小人很有礼貌,也很有文化,就是讲话听不懂,声音小得不得了。他们看我们是大人啦,我们大人隔着笼子多看他们一眼,他们都觉得很羞耻的样子。这个世界上古怪的事情很多啦,而这些都是神话。

然后他又讲地球上物理的现象,汤不是问了三个问题吗?“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这个荆就是湖北,长江以南,有大乌龟叫做冥灵,一活就是一千年,还不算长寿。“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中国上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一万六千年的寿命。“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他说有些土壤,在不见太阳阴湿很重的地方,容易长香菇、木耳、灵芝。所以种木耳、香菇的地方,要很潮湿才能种。这些菌类,自然地生长,早晨生出来,晚上就死了。上面这段庄子就提过,列子是庄子的老师。“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有些蚊蚋下雨生出来,见阳光就死了。这个世界上的生物,究竟生命哪个长、哪个短,他举了很多的例子。

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这里讲“终发”,《庄子》及别处的记载则称为“穷发”。据后人讲,穷发就是前苏联北部,夏革说那个地方“有溟海者”,溟海好像是北极的北冰洋,那里据说有很好的境界,可是谁受得了那个冷呢?古书里又讲到有个天池,“有鱼焉”,这个同《庄子》一样,“其广数千里”,有几千里宽广,“其长称焉,其名为鲲”,它的长度跟宽度相等,等于说有几千万平方里。“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那里另有一种鹏鸟,翅膀张开,东半球西半球都遮住了,这个鸟身体跟翅膀一样大。“世岂知有此物哉”,可是这个世界上谁有这个常识、智慧能够看到呢?所以,世界上的生命,小的那么小,大的那么大。

讲到这里,我们先岔一下,他讲这个太平洋海岛的变化,同地质学的看法差不多,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变化所造成的。这些海岛本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北极冰山的融化、地球的震动,海岛就分开了,把根分开了;加上有人把鳌鱼钓起来的神话,所以不再相连了。这个地球就是这样,沧海桑田,这倒是真的。我也是海边人,出门读书十几年,再回到小时候玩的海边沙滩上,发现沙滩已长满了红薯,人距离海边越来越远了。海边慢慢出来新生地,而那一边高山慢慢低下来,将来也许沉到海底去了。我们今天的高山,阿里山也好,喜马拉雅山也好,原来就是海底,因为地球一个翻身,海底变成陆地、高山。古人用神话来讲,但,是不是真有神呢?世界上是有些特别的人。老实讲,我的态度是,不敢批评,因为不知道。算不定古代人类的老祖先是比我们大多了。你看《三国演义》中常说一个人“身高八尺”,那是什么尺不知道。又说“腰大十围”,关公的腰有十围,如果关公站在这里,我们都无处可坐了,对不对?有人讲十围是十尺,十尺也够大了,所以究竟有多大呢?不知道。我们现在看这些啊,是另外一面的看法,晓得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人的知识所不知道的,所以现在美国有科学家在研究《山海经》了。

大禹行而见之”,我们这个老祖宗大禹王,为了治水,走遍全世界,他亲自走到、看到。我们的历史,大家读的大禹治水九年,就把黄河、长江治好了。那很奇怪。那个时候全中国人口不会超过现在的台湾,上古全中国那么大,整个都是洪水,分不出黄河、长江。大禹治水,即使把全国的人都发动了,一条黄河,照现在工程的进度,九年大概只治了一段,而事实上,大禹九年却把全中国的水利治理好了。

依《神仙传》的记载,大禹治水完全是用神通治的,王母娘娘也来帮忙,什么玉女啊、九天玄女啊,尤其女神来帮忙的太多了。当时佛教没有进入中国,这都是古代的传说,说大禹能够骑在龙身上,如果真的是这样,也许上古的科学比我们现在还要发达。

前两天我看报纸,日本人又在修改历史了,抗战以前已经修改过历史,说孔子也是日本人,苏格拉底也是日本人,中国的尧舜禹三圣,尧是个香炉,舜是蜡烛台,大禹是爬虫。日本人修改历史不打紧,中国还有几位大大的历史学家盲目跟随日本人的观念,就很可笑了。

伯益知而名之”,伯益是大禹的大臣中最有名的,这个管政务的大臣,能够知道很多名称,知道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夷坚闻而志之”,夷坚也是大禹的臣子,他听到就记下来,所以中国有一本书叫《夷坚志》,专门写世界上的怪物怪事。

谁能听到最小的声音

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俞、师旷方夜擿耳俛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

有些虫生在长江南方一带,“江浦之间生么虫”,越到南方越有,福建广东都很多。我们小的时候把这些虫叫一个好听的名字——妹妹虫,细小得不得了的小蚊子,湖北话叫“么虫”。这些小虫,“其名曰焦螟”,看不见,夏革说这种小虫,把蚊子的眼睫毛当运动场,“弗相触也”,一群飞到蚊子眼睫毛上开运动会,蚊子还不知道眼睫毛上有这种东西,小到这个程度。这个神话很会说吧!但是你想科学的道理,真正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用放大镜多少倍才看得见。

古代当然没有放大镜,他说我们历史上有离朱、子羽两个人,眼睛亮得不得了,几乎有天眼通了。他们两个人“方昼拭眦”,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把眼睛用最好的眼药水洗了以后,“扬眉而望之”,把眼睛瞪得很大,好像戴了一千度的放大镜,看这个微生虫,“弗见其形”,可是一点都看不见。

古代另有两个人,耳朵好得很,叫俞、师旷,“方夜擿耳俛首而听之”,夜深人静,把耳朵掏得干干净净的,来听这种虫的声音,把头那么歪下去听,也一点都听不到。

这些虫谁看得到呢?佛经说,因为佛有神通就看到了,所以佛能够看到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只虫。中国不讲这一套,那个时候佛法也没来。什么人看得到呢?“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容成子是古代一个神仙,也是黄帝的老师,我们已经说过。他们在西北甘肃崆峒山的山顶上,这两个得了道的人,要观察这种虫。

同斋三月”,黄帝跟容成子两个神仙,同时斋戒。斋不是吃素哦,就是我们学打坐的一念不生,万缘不动,这个叫斋,所以《庄子》叫这个为“心斋”。光是吃素、洗澡啊,不算持斋哦,那是吃素,所以你们学佛的八关斋戒,斋是斋,戒是戒。斋是斋心,戒是戒律。

他说黄帝跟容成子两个得道的人,在崆峒山顶一齐闭关三个月,一念不生,入定了。到什么境界呢?“心死形废”,心等于死掉了,身体打坐动都不动,在那里人定三个月。“徐以神视”,不是用眼睛来看,是用生命精神那个神,就是佛学说的天眼来看,才看到那种小虫。因为他们在静极的境界,人的精神妙用出来了,“块然见之”,我们平常看不到,这个时候看到大得很,多大呢?“若嵩山之阿”,有嵩山转弯山脚那么大。“徐以气听”,不是用耳朵听这些小虫的声音,而是用气去听,这都是秘诀哦!“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听到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大。讲到这里,再看书里写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闻阶下蚁斗如雷鸣”,听到蚂蚁打架,声音像打雷那么大。所以你们注意啊!入定以后什么都知道,不是入了定像个死人一样,不要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