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一、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 (01)


第一章 漫说上下三千年(01)

1、夏商周的教育学制

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在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历史所记载其学制,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称。但须知这三个学制的名称,并非如我们现代政府的教育官制,它只是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并兼有习射、养老的用途,没有像现在一样设立专办教育的经费,亦没有专管教育的学官。

因为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作帝王的,作诸侯的,作官的士大夫们,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任务标榜。此即古人所谓,为官即是为民父母而兼师保的内涵。

至于生员的来源,大家首先不要忘记我们上古的社会,是以农业为根本,以宗法(族姓)社会为中心。所谓受学的生员,是由农业社会的宗族中,从十人选一为士,进入官制的教育中,学习文事、文功的法制,所谓保国家而卫社稷,便称为“”。

再由士而优而选拔卫从政的大夫,便称为“”。因此可仕者便出仕为官。“大夫”是上古时代官职的总称,故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的级别。

至于一般社会上的老百姓,统称庶人。要不要受教育,有没有读书,是各听自由,并非必须接受教育不可。

这种教育的风气和制度,直到周朝分封诸侯而建国,实行井田制度,建立了农业社会基础,也仍是如此。

2、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

但周朝中叶以后,尤其从春秋时代开始,民风渐变,井田公有制度也渐行衰弊,从士而仕的社会风气渐变,师道的尊严也渐形独立,于是便有民间自由讲学,私人传道授业的形式产生,其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大家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事实上,我们所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之学的诸子,都是来自民间社会私人讲学所产生的自由分子,也即是古书上所推崇的特立独行之士,并且大多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物。你如不信,必须要冷静去研究思考一番,便可知道了。

春秋、战国这三四百年之间,在我们历史称作乱世。姑且不谈历史的统一观点,更不论政权的一统,单从社会文化教育自然发展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值得好学深思的一代。

在这三四百年中各种各类的学术人才,值得我们师法者,实在太多。但人才都不是公家教育所培养的,他们都是来自民间,是私人自学而成的。这岂不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3、秦汉时代的学官与学术

到了秦朝,推翻周代的封建,废诸侯,建郡县,统一天下而建立一代的秦朝政权,所用的将、相、官、吏,也都是由民间自学成才的人士出任,上自丞相李斯,下至当时被坑杀的博士们。但也不要忘记,在我们的历史上,最初所置的博士的学位之官,是从战国末期开始的,齐、魏等国都设有博士官,使学识渊博者任之,作参政顾问。因之,秦统一天下后,继续设立博士官。后来汉武帝建立“五经博士”的官称,并非是他新创,只是因袭秦制而建立。

汉朝四百年来的帝王政权,以我们历史惯例的称呼,分为前汉的西汉,后汉的东汉。唯一特出的,是汉武帝开始,创建了中国特有的“选举”,就是用人才的规范和标准。所以汉代的“选举”(后世亦有称为“察举”或“荐举”),并非西方文化以及现代美国式的“选举”。

汉代“选举”的特式,是以人品道德行为,配合学术修养做标准,所谓“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目标。其初肇始于汉高祖时期,再次成形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

由此而知两汉三四百年来的人才,皆非政府出资培养而成。在官制上,汉武帝开始设有“太学”,设“五经博士”为教师。但如周代的“辟壅”、“頖宫”,汉代的“太学”,只是教育贵族子弟的机构而已。真正两汉的人才,大家比较熟知的,如董仲舒、公孙弘等辈,也都是来自民间,从社会中自学成才而选拔为国用。

汉初,在秦代“焚书坑儒”打击读书人、知识分子之后,遗民故老继起,以平生记忆背诵所学,重新口诵授徒,因此后世得以流传儒家十三经,以及诸子百家等书。

但因只靠记忆背诵口授遗文,难免有错,因此汉儒汉学的兴起,以注重考注文字与解释言文的“考证”(亦称考据)为主,形成两汉学术特别注重小学(说文)、训诂(释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