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九、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05)


第三堂(01)

1、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

本来准备晚饭后大家随便谈天,现在你们又问中国文化修身养性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各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大学》里头有几句话,你们大概都会背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六岁入小学,十八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

儒家所谓的圣人,在道家老庄的讲法叫真人,你听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成年以后没有真正修养心性,都是不够成熟的,就不足以称为成年人。以真人这个名称来说,必须要有真正心性的修养,认得那个生命根本。道家所说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换句话说,没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尸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说明“内圣”以后,才可以起大机大用之“外王”。这个“”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不过是职务的不同,其实都是启动心性外用的行为。所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才是一个完成圆满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圣人或真人了。

那么怎么修养呢?我背给你们听,这里头有七个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知止而后有定”,第一个是知性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生来能知之自性的功用,学佛学道,成仙成佛,第一步也都先要知道“知止而后有定”。譬如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都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吗?这个能知之自性是什么呢?这个能知之自性,不在脑里头,也不在身上,是与身心内外都相通的。但现在西方医学与科学,都认为能知之自性是生理的、唯物的,归之于脑的作用,其实脑不过是身识的一个总汇。这个问题要详细研究,是很深刻、很广泛的,不是一两个钟头能讲得清楚的。我们中国文化讲本体是心物一元的,知性不在脑,是通过脑而起作用,这个要特别注意。

再说我们的思想、身体要怎么定呢?平常人的知性,是跳跃、散乱、昏昧不定的,但是又必须要以知性的宁静、清明,把散乱、昏昧去掉,专一在清明的境界上,这才叫作“知止”。知止了以后再进一层才是定。佛教进来中国以后,把大小乘修行的一个要点叫“禅定”。“”是梵文的翻音,“”是借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字来的。

这个“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渐渐会进入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这叫做“”。到了静的境界以后,再复进入非常安宁、舒适、轻灵的境界,这叫做“”;借用佛学特别的名辞,叫它是“轻安”。再由轻安、清明,不散乱、不昏昧,非常接近洁净的境界,就会发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慧力,这叫做“”。

这个“”的意思,不是思想考虑的虑,是在定静安适的境界里,自性产生的智能功能,不同于平常散乱、昏昧的思想,它是上面所说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智慧境界,这两句名言出自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的《中庸》,就是对于“安而后能虑”的诠释。我们现在借用佛学的名辞来说明这个“”字的内涵,就是“般若”的境界,中文可翻译为慧智。它不同于一般的聪明,我们现在用的思想学问都是聪明所生,不是慧智,慧智跟聪明大有差别。透过这个慧智,然后彻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在《大学》就叫做“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得个生命本有智能功能的大机大用,这才叫做“明明德”。

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思想像陀螺一样在转,佛法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弹指之间,思想有九百六十转,这是生命中认知的大科学。比方我们写一篇文章,或写一个字,那里头不知有多少思想在转动啊!你给情人写一封信,“亲爱的,我爱你……”这一念之间的思想情绪已经从国外转起,转到中国了。像人们谈情也好,讲话也好,思想转动得很厉害,极不稳定。注意哦!比如我们说一个“现在”,这句话是一个思想,是一个念头在动,这是“”不是“”。当说个“现在”,里头早已经想到下面要说的另一句话,不止几百转了,这是很微细“”的作用。因此要随时知止,把它定在那里,像陀螺一样虽在转动,其实陀螺中心点都在本位。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这是第一步啊!

定而后能静”,什么叫静?这里头牵涉到物理科学。宇宙的功能究竟是动还是静,都是个大问题。世界上万物的生命没有真正的静止,生理、物理的世界都在动。轻度的动,慢慢的动,看起来是安静的,这是假的静,不是真的静。譬如前两天的地震,本来地球内部都在变动,不过现在因为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地和风(气)、水、火中间起大冲突,有大的震动,我们才明显戚觉到震动。其实有很多的震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而有些其他的生物,反而比我们更能感受得到。

如何才能做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知止”,真正认知一个能使它安静下来的作用,才能做到所谓的大静、大定了,那就要牵涉到哲学上的本体论,现在只能大略带过。所以大学之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须从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

2、静坐修养 端容正坐

静养就是安静,静坐不一定要这样盘坐,但盘腿静坐很重要。你看隋唐以前塑的佛像三围标准,一定是两腿盘好,屁股是稍向后凸,细腰身,坐得很端正,这叫七支坐法。中国的佛像有些是大肚子的,那是宋朝以后塑的,比较不合标准。关于静坐的姿势,可以看我讲过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静坐的外形很多,你们初学坐不一定要学七支坐法,你们就在藤椅上这样坐着,两腿放正,两手放腿上面,这是儒家的坐姿,叫做“端容正坐”。你看古人坐在木椅子上,一定是端容正坐的姿态。我们六七岁读的《千字文》,有“形端表正”四个字,形体很端正,不是挺胸,是腰要正直,腰是生命的根本,练武功打少林拳、太极拳,重要是腰力。我们生命上下两个部分,就是在腰这里转折,腰正身体就正。你看我们很多同学还没有到中年耶!坐下来身体歪七扭八、弯腰驼背,不然就觉得难过,像这样的话,健康早就出了问题。你看以前满清宫廷的教育,还有蒙古、西藏一带有些地方,他们从小的教育,比较注重要坐得端正。在中国文化传统习惯是不坐软床椅的,坐软的床椅脊椎容易变形,变形就容易生病,所以现在的沙发床、沙发椅非常害人,像我从小到现在睡的都是硬板的床。

人怎么能够安定下来呢?现在崇尚唯物的说法,就是靠机器。其实我们本身,头上面就有几个机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呼吸,嘴巴吃东西。嘴巴里重要的是舌头,静坐时舌抵上颚(有一凹形的穴道),口水滋生,不会口干舌燥。关于眼睛,你们很多人戴眼镜,我觉得很遗憾。像我已经八九十岁了,我还讨厌戴眼镜,有时候像这种小字,我可以不戴眼镜看。有个人的眼睛,我经常笑她,两眼一瞪吓死人的,因为她练过眼,这在过去的道家叫做吸收日月精华,她可以对着太阳看上奸几个钟头,把太阳看得不是太阳,是个影像。

那么怎么安静呢?现在告诉你们,静坐修养时,你们戴眼镜的人,最好把眼镜拿掉,眼前先随便找一个定点,眼皮不要低下来,你自己试一下体会看看。我们普通闭眼,是把上眼皮盖到下面来,眼珠是下沉的。但人上了麻醉药,或被人一棍打晕了,那时眼珠可能是上翻的。而正统的眼神,两眼是直线平视向前面看的,或对着虚空看。像我练习惯了,眼睛看出去的范围比较宽,连两边眼角这里我都看见了。你们近视眼的好可怜,戴上眼镜,被眼镜架挡住,看的范围就小了。尤其是喜欢写小字的人,更容易近视。我小时候发现自己视力下降,赶快改正写大字,所以我的视力还保养得比较好。我训练兵的时候,叫他们眼睛平时要多练习转动,不动就不行了,近视的人就是太过于死死盯住前面。

修习静定,眼神先找一个定点平视,不要低视,不要上望,似看非看,不要用力。印度或西藏学密宗的,花教、红教、白教,都是注重这个眼神。可是现在看到许多修行人载很镜,找一看,我的眼睛就低下来,很失望。眼睛正的平视习惯了,虽没有特别注意看,但前面的影子都很清楚,这是练习眼睛方面的要点。

耳朵当然听见外面的声音,假定耳朵聋的也不要管,你说聋子听不听得见声音啊?听见,听到自己里头嗡嗡嗡的声音,那个能听的“”并没有损失,所谓聋子是听觉功能的神经闭塞而已。所以佛问弟子们,瞎子看得见吗?有个弟子说看不见。佛说你错了,瞎子也看见,它看见前面黑洞洞的,什么都没有,但还是有个影像的。眼睛这样,耳朵也是这样,这都是生理的科学。

接下来说,静坐时想静,可是思想停不了。注意哦!你的知性是内外都普遍存在的,不要向里头去找。你们试试看,随便找个地方眼睛这么平正一放,看这个虚空,也不要管耳朵,就宁静下来了。这时里头感觉、知觉最为重要,你们体会一下!这个感觉是身体的、生理的;知觉是知道思想及感觉的作用。先说感觉,当你静下来,有两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你感觉到这里难受、那里难过,这个难过已经是病了,轻微的痛叫做难受,重的叫痛,气血不通才会痛,通了就不痛,很舒服的。当老师的,一看有些孩子坐在那里,愣愣的,闷闷的,已经知道他有病了,至少他那个脑筋已经不清楚了嘛!清明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很灵活、很灵敏的,什么都知道。一般打坐修道的人,身体的感觉触受很多,归纳有几个状态,就是冷、暖、轻、重、粗、涩、细、滑,这叫做八触。修行人身体要很轻灵,也许我比你们还轻灵。这个是感觉方面。

关于知觉方面,最困难是思想停不了,刚才讲一弹指间意识九百六十转,那么你把眼睛一定,耳朵放下,你假装静;再不然有一个办法,在密宗是大秘密法,我都把它公开了。我认为道是天下的公道,其中秘密,不属于你的,也不是我的,有人要,应该公布出来。要是保留秘密,不肯教人,那是世界上最自私自利的人,还学个什么道!所以你们要凭这个精神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