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十六、谈文学与修养(03)


第二讲

1、文化的重要性

刚才休息阶段,我自己检讨反省了一下,你们远道而来,如果光听我这样乱七八糟乱讲,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一生做任何事,都想要有点贡献,像这样扯开很远,好像到学校或者党部听人家上课、讲话一样,越听越难受,我们改变方式,讨论一下就好。

你们在座诸位都很优秀,而且运气很好,站在金融界的最高点上。过去我们认为,一个知识分子读书出来,进入银行界、金融界是铁饭碗。刚才讲过的,搞金融的人,一切都很满足了,就是觉得自己很渺小,不晓得怎么办。那么刚才我讲了性情这个方向,是想为大家贡献一点修养自己的方法。

这一百年来的演变,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我们现在的金融经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我曾经为金融界的人讲话,问他们“你们研究西方的经济金融,这些东西中国几千年来没有吗?”我的学生很多都是海外留学回来的,我说你们学那个没有用的,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经济是怎么发展的?碰到时代困难的时候,它的金融经济是怎么样挽救过来的?你们有没有研究啊?你们又不懂历史,中国人要翻开中国书来看。

四十年前,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到台湾来问我,说他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他说根据历史发展的法则,一个国家民族一旦灭亡就消失了,在西方历史上看了很多,可是你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亡国了好几次,你们的国家民族却永远是这样蓬勃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啊?我说你问得真好,原因是统一。他问“是政治上统一吗?”我说不对,是文化统一。他说我明白了。

接着他又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他读过《大学》,还用中国话背给我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听了就说你真了不起,这里有什么问题?他说他对《大学》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常佩服,认为完全对,可是还差一条。我问是差了哪一条?他说没有社会的观念。我告诉他,中国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就是社会问题;中国过去讲齐家,这个家就是社会耶!譬如南家、李家,几代下来都不分家的啊,所谓五世同堂,一个家族的成员有上百口,再加上姻亲也是上百口,扩展开来就连结成社会了。所以齐家是很难的,这个“”讲的不是两夫妻小家庭的观念。我也常常告诉现在的中国人,现代人几乎没有家庭制度,连小家庭制度都快没有了,男女关系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2、谈思想

这是我刚才临时想到的,再回过来讲金融保险。我说你们学的经济金融都是西方文化过来的,中国有没有?有,几千年前就有。东方文化同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从儒家、道家乃至诸子百家,都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只要政治安定清明了,经济的问题不必考虑,经济问题是政治的一环,等于一只手的一根指头。而西方的思想刚好相反,十六世纪以后,尤其从十九世纪到现在,西方思想多半认为经济问题解决了,社会就安定了。

今天整个国家的前途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你们在金融界权力蛮大的,在政府机关的黄金殿堂里工作,与社会的距离很远,眼前的路越看越窄。所以刚才我首先提出来,希望大家多读书,注重文学方面;再讲到个人修养以及人性、心性的问题。周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告诉大家心性修养的方法,等一下我们有需要再谈。

我们还是继续先前讲的性情的问题。刚才我们提到唐代诗人的诗,“世事茫茫难自料”,现在大家也都茫茫然,尤其你们诸位在这个职业环境之下,一切都很好,但是对个人生命或者整个社会的前途却有茫然之感,这都牵涉到性情的问题,也牵涉到思想的问题。人性的问题就是思想的问题,这是专属于人类的学问。我们现在普通人都是讲“思想”,而思跟想是什么东西?在中国文化里头,思跟想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到了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综合起来,这个思想有个代号叫念头,念头代表了思想、情绪跟性情,总名叫做念头。

思和想有什么不同呢?先说想,譬如诸位听我讲话,你们真的在听话吗?没有,大家自己看一看就知道。我讲了一句话,你们听到了,心里头开始分析同意不同意,或是想到别的事情,在乱想,不会专门只坐在那里听人家讲话的。又或者在办公室拿笔准备写东西的时候,虽然在写东西,但你脑子里的思想是乱飞的,那个就叫想,在中国文化里头有个名辞,叫做妄想。

思呢?不同了,思比想细得多了,深入的叫思。思是什么东西呢?刚才我说我在这边讲话,你们诸位耳里听到,但心里头各有各的思想,同时在想很多事,话听进耳里能够知道这个老头子讲话对不对、好不好,这是想的作用。思呢?我现在讲话你们听到,假定你心里有个重要的事,不管是金钱、前途、功名、地位,或者爱情亲情等其他情绪,即使你没有去想它,心里头就是有个东西,那个叫思。思等于文学上你们诸位读过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剪不断,放不掉,你没有去想它,但是在心里头放不下,这是性情这个情的问题了。尤其是两个谈恋爱的人分开了,念念不忘的在想他;又譬如说父母把孩子送到外国去读书,远在重洋,心里头永远记挂着,那个都是思。

我再引用苏东坡的词来补充。苏东坡在山东当太守的时候,有天梦到他过世的太太;他的太太很年轻就去世了,埋葬在四川眉山一带。苏东坡梦醒以后,非常怀念亡妻,想到她孤零零的埋葬在远方的荒郊,心里很难过,写了一首词,其中爱情很深。这首词开头是这样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其中这几句“不思量,自难忘”,就是思的道理。我们现在引用这个东西,是要说明思跟想两个是分开的。

刚才讲到性情跟思想有关系,像我们读的书,你们诸位也是人到中年了,去过很多国家,知识很渊博,但这些进来的知识不是学问,中国讲的学问不是指知识,这些知识是妄想,它浮在水面上,东飘西荡的,知识愈多,烦恼就愈深。所以庄子讲过一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聪明人因为太能干了,所以很辛苦;而知识愈渊博的人,痛苦愈大,烦恼愈深。所以庄子又说“无能者无所求”,最好是作一个无能的笨蛋,没有知识,也无所求,人无所求就没有烦恼。人有所求,求官、求名、求利、求健康……有求就皆苦。我现在只是引用这一点说明思想的问题,不是要讨论《庄子》哦。

3、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思跟想是这么两个东西,而我们平常的思想被情绪所左右,情绪又是什么呢?什么叫情呢?中国文化里头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种叫七情,六欲是唐代以后加入的,这个是佛家的文化,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叫六欲。那么思想呢?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混乱,人的年纪愈大,思想愈乱,情绪也愈不稳定,一般讲学问啊、修养啊,就是讲怎么样解脱这些思想束缚,把捆住自己的绳子解开,脱离情绪的困扰;在佛学叫做解脱,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到心性的本来的清净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这就叫学问,不叫作知识了。

学问是什么?要广博多闻,孔子早就提出了几个步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内容很多,要懂得一切宗教、哲学与科学等知识,叫做穷理,穷理是知识面的,而尽性是真正内证的修养,把性情两个东西搞清楚了,自己做一点功夫,这个叫学问。穷理尽性之后“以至于命”,最后学问到家了,就晓得个人及物理世界的生命是怎么样一个道理。现在西方文化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喇嘛教、道家的影响,新兴起研究生命的学问。过去西方的宗教不碰这个,也不大讨论,现在讨论得很热烈,是受东方中国印度的影响。这个生命有没有前生?有没有来世?人死了这个生命是不是还存在?有没有灵魂?这个不是情绪问题了,那这个又是什么?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有很丰富的资料和学问,可是这一百年来,受白话教育的影响,一般人对古书古文没有下过功夫,一点都不知道了。所以今天我个人觉得最悲哀的是,所有的中国人,谈到中国文化都是一片茫然,自己仓库里头有太多宝贝,可是却把钥匙搞丢了。这是教育问题了,受白话教育启蒙的人,打不开这个仓库,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世事茫茫难自料”,像我们这个年龄,讲起文化前途,真是觉得很难过、很悲哀,这个棒子交不下去,不晓得怎么办。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我在这几十分钟以内,想贡献大家,讲讲思想跟性情的问题。你们在金融界打滚的,在我看来是玩火,在火山上玩,虽然你们不是点火的人,不过你们很老练了,就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头,被熏出了火眼金睛,不怕火了,忘记了火的危险。在我看来,现在大家都在玩火,这一把火将来怎么平息,怎么走上一条正路,我已经声明多次了,现在不去讨论金融的问题,讨论起来很长的。在这一个环境里头谈修养,你们诸位要认识思想和情绪问题,尤其大家到了中年了,至少都是四十以上的人,讲句中国的老话,“人到中年万事休”,已经开始准备定下坡路了。一个人假使生命活到六十岁,以每十五年至二十年做个单位,一到中年就是四十了,差不多太阳到天顶,要开始向下沉了。人中年以后的思想,往往就是下坡路的思想。那么个人要如何走修养的路线?又要如何安定自己的情绪?我们先从这一个方向入手。等一下就休息吃饭了,吃过饭以后再告诉大家如何做修养的功夫。

明朝有一个才子讲了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只做了三件事就走路了,哪三件事?“自欺”,自己骗自己,“欺人”,骗人家,结果呢?结果是“被人欺”,被人家骗。人生谁都逃不过这三件事。我们这一堂下课,我心里对诸位有点抱歉,远道而来却没有好的收获,我变成在这里自欺欺人,你们则是被我骗了。我们晚上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