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万章》舜是孝子吗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

万章问孟子:老师你说舜是大孝子,舜的父亲、母亲、弟弟都对他不好,逼他到偏僻荒野的地方去开垦。他当然很痛苦,在那里「号泣于旻天」,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悲痛地喊:我的天呀!一个人哭有三种状况,有声无泪为「」,有泪无声为「」,有声有泪为「」。那么你说他大孝,奉父母之命去开垦,「何为其号泣也」,为什么他又要流泪大叫呢?孟子说:「怨慕也。」这是他的一种怨慕。当然有怨,他因离开兄弟父母而痛苦,所以怨慕。

这种怨慕的哭,等于从前的新娘子出嫁,本来是喜事,不该哭的,临到上花轿却哭了。因为顿然离开父母和生活了十多二十年的温暖家庭,嫁到别人家去,生活习惯都陌生,因此哭了。舜的怨慕与这个情形相似。万章又问了:一个真的孝子,如果父母喜欢自己,就高兴,父母对自己的慈爱,是永远忘不了的;假如父母讨厌自己,要你去劳苦,也不应该有怨恨的心理。老天既然安排他们是自己的父母,就没有什么话说,只有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做,才是做子女应有的立场和态度。现在舜被赶出门来去垦荒,他却在那里流泪喊天,他是在埋怨。老师曾说他是那么好的圣人,他这样埋怨,总不应该吧!

孟子于是就提出曾子的弟子公明高,和他的弟子长息之间的一件事,作为对万章的答复。

孟子说:以前长息对老师公明高,和你万章现在一样,提过这个问题。那时长息向公明高说:舜被父母赶出去垦田,这件事历史相传都是如此。可是舜垦田的时候,在那里怨天尤人,埋怨父母,而大家又说他是孝子,我就不懂这是什么道理了。当时公明高告诉长息说,你还年轻,对于这种道理,不是你可了解的。

孟子说了这段话,继续解说:一个真正的孝子,在心理上,只有接受、听命。父子之间,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讨论的,因为讨论起道理来,那就很麻烦了。所以公明高只能说到这里为止。

实际上,舜当时的心情是想父母命他去开垦种田,他就尽力去开垦种田;身体是父母生的,生命是由父母那里来的,父母即使要将自己的生命拿去,也只有顺他们的心意做,这是没有办法的。

至于父母爱不爱我,对我这个孩子所要求的是对或错,这是父母的事情,和我这个为人子女的毫不相干。做儿女的,只有尽对父母的责任,守儿女的本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