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第二十七章、论礼


孔子闲居,子张子贡言游侍,论及于礼。

孔子曰:「居,汝三人者,吾语汝以礼,周流无不遍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如何?」

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

子曰:「给夺慈仁。」

子贡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礼者?」

子曰:「礼乎,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领恶而全好者与?」

子曰:「然。」

子贡问何也?

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仁鬼神也;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飨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明乎郊社之义,禘尝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是故居家有礼,故长幼辨以之;闺门有礼,故三族和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是以宫室得其度,鼎俎得其象,物得其时,乐得其节,车得其轼,鬼神得其享,丧纪得其哀,辩说得其党,百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措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也。」

言游退,子张进曰:「敢问礼何谓也?」

子曰:「礼者,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伥伥乎何所之,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故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

是故以其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势,宫室失其度,鼎俎失其象,物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轼,鬼神失其享,丧纪失其哀,辩说失其党,百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措于前,凡动之众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四海。」

子曰:「慎听之,汝三人者,吾语汝,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矣。两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悬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舞,夏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

行中规,旋中矩,銮和中采荠,客出以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于礼焉,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管象舞,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夫礼者,理也,乐者,节也,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于德薄,于礼虚。」

子贡作而问曰:「然则夔其穷与?」

子曰:「古之人与上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凡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三子者既得闻此论于夫子也,焕若发蒙焉。

子夏侍坐于孔子曰:「敢问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

孔子曰:「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源,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子夏曰:「敢问何谓五至?」

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诗礼相成,哀乐相生,是以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志气塞于天地,行之克于四海,此之谓五至矣。」

子贡曰:「敢问何谓三无?」

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子夏曰:「敢问三无何诗近之?」

孔子曰:「夙夜基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扶伏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美矣,大矣,言尽于此而已?」

孔子曰:「何谓其然?吾语汝,其义犹有五起焉。」

子贡曰:「何如?」

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所愿必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施及万邦。既然而又奉之以三无私,而劳天下,此之谓五起。」

子夏曰:「何谓三无私?」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祇。』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