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38 衡门


安贫寡欲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支起横木就算门,横木底下好栖身。
泌丘有水水洋洋,清水填肠也饱人。

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大鳊鱼?
难道娶妻,一定要娶齐国姜家女?

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鲤鱼尝?
难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国子家大姑娘?

1、衡:“横”的假借字。衡门:横木为门,门上无屋,言其简陋。一说东西曰横,横门就是东向或西向的城门。   2、栖迟:叠韵连绵词,栖息盘桓之意。以上二句言负郭陋室也可以居住。   3、泌:指泌丘下的水。洋洋:水流不竭貌。   4、乐:“療”的省借。療,治疗。《韩诗外传》作“疗”。“療饥”等于说充饥解饿。清水解饿当然是夸张之辞,和一、二两句都表示自甘贫陋。   5、鲂:鱼名,就是鳊。鳊是肥美的鱼,黄河的鳊尤其名贵。   6、取:通“娶”。   7、齐君姜姓:姜姓是当时最上层贵族之一。以上四句上二句是下二句的比喻,言娶妻不必选齐姜这样的名族,正如吃鱼不一定要吃黄河的鲂。下章仿此。   8、宋君是殷之后,子姓。

许多解诗者认为此诗乃隐者表述安贫乐道之词。如朱熹《诗集传》云:“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贤者隐居甘贫而无求于外之诗。一章甘贫也,二三章无求也。唯能甘贫,故无求。唯能无求,故甘贫。”这一观点即使不像闻一多先生所言“未免太可笑了”(《说鱼》),至少也有些酸腐。盖因此论带有明显的儒道杂糅的思想痕迹,是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后世文人以六经注我的产物。这一观点与上古民歌的创作实情格格不入,正如《康衢谣》、《击壤歌》明显地属后世文人假托原始歌谣一样。让上古民歌谈安贫乐道未免有些滑稽。

倒是闻一多先生从民俗学角度考释本诗兴象,认为当属情诗的看法较为贴切。按闻先生意见,“衡门之下”乃男女幽会之所,与《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如出一辄;泌水之岸,乃男欢女爱之地,“泌”与密同,在山曰密,在水曰泌,都“是行秘密之事的地方”;“饥”亦非指腹饥,而是性之饥渴;更关键的是,“鱼”在上古是“匹偶”、“情侣”的隐语,“食鱼”所暗示的恰是男女的“合欢或结配”(闻先生的观点见《说鱼》、《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由是,则诗意已明:

夕阳已逝,月上柳梢,一双青年男女悄悄来到城门下密约幽会,一番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之后,激情促使他们双双相拥,又来到郊外河边,伴着哗哗的流水,极尽男欢女爱。或许小伙儿被这难忘良宵所陶醉,竟发表了一段富有哲理的爱情名言:吃鱼何必一定要黄河中的鲂鲤,娶妻又何必非齐姜、宋子不可?只要是两情相悦,谁人不可以共渡美好韶光?言外之意是,他与眼前的女子情感甚笃,非常满意,希望娶她为妻!本诗虽然短促,简单,但表现了上古陈地百姓自由、纯朴的情爱意识,正如民歌中唱的:“风过岭头水过基,男从女愿莫讲离。我俩有情吃水饱,无情吃肉也皱眉。”

本诗在章法上也较独特,先是叙事,由叙事引发议论。“兴”没有放在诗首,而是放在议论之前,且与所兴之事又共同构成旨意相同的议论,使议论充满了形象感而未流于枯燥,无疑加厚了诗意。

《陈风》中多为情诗,说明陈地人民非常善于歌唱爱情。因此,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这样一首富有哲理的情歌,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