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34计 蘑菇战术:空城计人地皆存


时间:一九四七年
地点:陕甘宁共区大本营——延安
兵力对照:二万馀对二十三万
策略:暂弃延安,主力隐蔽游走,伺机突袭,待敌军兵疲粮缺时予以痛击
结果:历时一年馀,收复延安,歼敌十万

看官,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务请牢记——

存入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句名言是一九四七年在指挥延安之战时说的。

那年三月初,蒋介石集结三十四个旅二十二万人的兵力,准备向陕甘宁共区发动攻击,其首要目标是毛泽东的“巢穴”——延安。

向延安进犯的胡宗南部共十五个旅,共军兵力过少,仅为国军的十分之一。因此,毛泽东决定撤出延安,诱敌深入,以便各个击破。

当时,许多人对放弃延安大惑不解,很不愿意。毛泽东耐心说明撤走的必要。他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年,挖了窑洞,种了小米,指挥全国革命,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死保”。他反覆说明,作战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毛泽东又说:“敌人有二十三万人,我们才两万多。两万多人要消灭二十三万人,是有困难的。要战胜敌人,得有正确的作战方针。现在,就靠你们‘磨心’,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团团转。这种办法就叫‘蘑菇’战术,陕北山高路隘,你们牵上敌人去爬吧。等它爬够了,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歼灭它。

三月十六日,胡宗南的人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进抵垦区金盆湾、南泥湾一带,逼近延安。在敌军兵临城下时,毛泽东仍在那里坚持工作。十八日,敌军开到延安城郊三十里铺,枪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才最后离开办公处。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还为着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且驱逐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

三月十二日,胡宗南部十四万人为主攻,从洛川、宜川一线分两路向延安进犯;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部十二个师、榆林第二十二军两个师为策应,相继由西、北两面出动;国军统帅部先后抽调一百架左右的飞机,对延安及其附近大举轰炸。

三月十六日,共军还奉毛泽东之命组成西北野战兵团,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为副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陕甘宁边区所有部队的作战。

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陕北共军主力决战,西北野战兵团采取神奇莫测的运动战法,以一小部分兵力佯装主力边战边退,把敌军主力诱向延安西北安塞方向,而将主力隐蔽集结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以南设伏。三月二十五日,胡军担任侧翼掩护的第三十一旅旅部及一个团二千九百馀人进入伏击圈内,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即被全部歼灭。

四月十七日,毛泽东亲自发出《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指出:“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做‘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青化砭一役后,胡军发现西北共军主力在延安东北地区,就由安塞转向延安东北追击。其数万大军在延川、清涧、瓦窑堡一带兜圈,处处扑空。四月中旬,胡军以八个旅由蟠龙、青化砭向西移动,以驻瓦窑堡的第一三五旅南下,企图歼灭西北共军主力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共军以一部向西吸引其主力,大部在瓦窑堡以南设伏。四月十四日,南下的胡军第一三五旅四千七百人进至羊马河地区,经八小时激战,全部被歼。

四月下旬,蒋介石以为中共中央及西北共军主力正在东渡黄河,遂命令胡宗南部迅速沿咸榆公路北进,第二十二军由榆林南下,企图夹击歼灭西北共军于吴堡地区,或逼迫其东渡黄河。西北共军以一部佯装主力,诱敌主力北上,而集中四旅秘密南下,袭击对方重要补给基地蟠龙镇。五月二日,对蟠龙镇守军发起攻击,经两天三夜激战,全歼驻蟠龙之敌一个旅部及一个团共六千七百馀人。

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十日,歼宁夏马鸿逵部四千四百人。

八月六日至十一日,歼榆林外围守敌五千二百馀人。

八月二十日,在米脂东北之沙家店地区歼敌六千馀人。

这样,经过七次作战,便将胡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完全打败。

仅仅过了一年多,延安又被毛泽东占领,胡军损兵折将十万人之后,不得不撤走。

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在延安写过最出色的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延安失而复得,毛泽东更有王者风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