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身边工作20年》第29章


邓小平要胡乔木充当国务院的大秀才和政策的制定者、阐释者。这使胡乔木深深地卷入新时代来临之前的搏斗中、激流中。

提起邓小平的改革,人们都知道它是发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谁也无法否认,这场改革发轫于70年代中期。十几年后,邓小平自己就曾说过,“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一九七三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代替周总理管一部分国务院的工作,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这次被称为整顿的改革,构成了此后全面改革的先声。

胡乔木一开始就是邓小平的改革的深深参与者与见证者。

当时,虽然毛泽东仍在人间,但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逻辑角度来看,它已经不能称是毛的时代,而应该看作邓的时代的先导。

邓小平上面一段话,已清楚地叙述了这场改革的脉络。胡乔木介入这场改革,仍以他的理论思维为武器。如果说这是胡乔木的优势,也应说是他参与中国社会变革运动的唯一的和基本的手段。

任何社会革命必须有理论作先导,邓小平深知这一点。几乎在他决定进行整顿的同时,他就意识到舆论将决定整顿的成败。他想起了胡乔木,这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10年间他麾下的重要成员,书记处的候补书记。现在,邓小平要胡乔木充当国务院的大秀才和政策的制定者、阐释者。

这使胡乔木深深地卷入新时代来临之前的搏斗中、激流中。

1975年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周恩来总理病重,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不久,毛泽东又几次批评“四人帮”,中央第一副主席王洪文暂离北京,赴浙江、上海,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6月,由邓小平建议,经政治局讨论通过,毛泽东批准,成立两套理论班子。一是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成员有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另一个是毛选五卷编辑领导小组,成员有康生、邓小平、胡乔木,工作也在政研室。

其实,邓小平主持工作后不久,他就找到前一年刚在国庆招待会上露面的胡乔木谈过,国务院准备设立顾问班子,写理论文章,由胡来牵头比较合适。6月8日,邓小平再次找到胡乔木,通知他决定不设顾问了,成立国务院研究室这样一个正式的班子,任务是编辑毛选,写理论文章,并让胡乔木分管学部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逐步把思想、理论工作统一起来。

6月15日,邓小平正式向中央提议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先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等同志组成”,邓力群是研究室成立后补上去的。

政研室成立后,分两摊办公。一摊在紫光阁,主要任务是按中央的指示写文章,起草文件,做调查研究工作;一摊在西四院,主要负责毛选五卷的编辑工作。政研室的日常工作由邓力群、于光远负责。

胡乔木两摊都得管,自然两边都得跑。

8月8日,邓小平召集政研室成员开会,讨论工业领导体制和企业管理问题。会上,胡乔木向邓小平汇报政研室就这方面访问所作的调查情况,其中特别引起邓小平注意的是,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实际上都是“党委书记负责制”。邓听后说,现在需要解决企业的体制问题。如果将来工会制度健全后,革命委员会是否还有必要存在?那时恐怕还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才好。事事集中在党委显然不行,必须还有职能机构和指挥系统。

会后,邓小平指示政研室参与文件的修改。

10天后,国务院开会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胡乔木等政研室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从196l年调整时期的“工业七十条”谈起,这个文件是他主持搞的,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邓共讲了7个问题,其中包括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问题,加强企业科研工作问题,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抓好产品质量以及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等问题。这些在今天看来是常识性的问题,当时明确提出来,不但需要超人的见识,更需要超人的胆略。

评论会后,文件修改工作交由胡乔木主持,邓力群、于光远参加。

修改稿按照邓小平意见,将原稿14条增至18条,有些就是邓小平在会上讲的原话。后又在几次企业座谈会上征求企业负责人意见,还拿到12个省市委书记座谈会上征求意见。

胡乔木负责后期修改。最后一稿完成于11月3日,共20条,故被称为《工业二十条》,多少有些作为《工业七十条》的后续文件的意思。这二十条是:一、加快工业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任务;二、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三、加强党的领导;四、依靠工人阶级;五、整顿企业管理;六、工业学大庆;七、统一计划;八、发挥两个积极性;九、以农业为基础;十、以钢为纲;十一、立足于挖潜、革新、改造;十二、把质量、品种、规格放在第一位;十三、增加积累,厉行节约;十四、基本建设要打歼灭战;十五、加强社会主义协作;十六、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十七、又红又专;十八、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十九、关心职工生活;二十、工作方法。

“工业二十条”被称为邓小平整顿的纲领性文件。在文件起草中,文件精神就已开始在工业领域部分落实,积极地推动了各方面整顿的进展。

在工业整顿的同时,科技整顿也随之展开。6、7月间,国务院提出中国科学院要整顿、要加强领导,后派胡耀邦等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要求他们尽快提出整顿方案。同时,邓小平还要胡乔木为首的政研室也进行这方面调查。胡乔木很快就起草了一份首都和鞍钢技术人员情况的汇报材料送交上去。

胡耀邦等在中科院工作进展很快。8月中旬,胡耀邦等向邓小平提交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提纲共分6个部分:一是关于肯定科技战线上的成绩问题;二是关于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三是关于力求弄通毛主席提出的科技战线的具体路线问题;四是关于科技战线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五是科技十年规划轮廓的初步设想问题;六是关于科学院院部和直属单位的整顿问题。

月底,邓小平找来胡乔木,谈修改汇报提纲问题。胡乔木认为,提纲总的说是好的,提出了一些问题。问题是思想性不够,文字表述陈旧,再说篇幅也太长,不利于突出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