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14.先内线还是先外线一陈、粟之争


1946年7 月13日,蒋介石在以30万大军发动对中原解放区进攻后,又以58个整编旅近50万的兵力对华东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华东人民解放军分两个野战集团,分别在华中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全面内战爆发前要求南线的刘邓、陈毅和粟谭三军大举出击的部署,以敌进我也进的方式,实行外线作战,即绕到国民党军的背后作战,大量消灭敌人,以争取和平。但是,由于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与前线指挥员反复协商后,又决定改外线出击为内线歼敌。

华东军民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先战苏中,又战淮南和淮北,再战胶济线和鲁南、鲁中,连续作战四个月,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8 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更为可贵的是,华中解放军依靠内线,七战七捷,不仅大量的歼灭了国民党军(5 万多人),而且起到了战略侦察作用,为解放军获得依托内线,从而歼灭用美式、日式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宝贵经验,是南线凯歌的最优美的乐章。

14.先内线还是先外线一陈、粟之争

全面内战爆发前,无论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还是华东解放区的领导人,都十分清楚,国民党军肯定将会集中最精锐的部队来进攻华东解放区。其原因是非常清楚的,有如下述:华东解放区,含苏皖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创建的根据地,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东濒黄海、渤海,南临长江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隔江相望,西抵沟通南北的陆上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相邻,北与晋察冀解放区相接。境内有黄河、淮河、运河等水上交通线。就地形而言,鲁西地区为平原,鲁中地区多山,淮北地区为平原,苏中地区为平原,且河渠纵横。胶济铁路与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是浩瀚的渤海。解放区面积为31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有城市%座。除济南、青岛、克州、潍县等少数几个城市为国民党军所盘踞外,全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华东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

驻扎在华东地区的华东军区和新四军,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手上掌握的最强大的几张王牌之一,全区兵力共有42万人,其中野战军约13万人,另有民兵150 万人。与毛泽东一同在井冈山燃起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陈毅,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由于华东解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始终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对华东人民解放军既恨又怕。怕的是华东这支战略性力量就在其身边,等于身边睡着一只猛虎;恨的是华东人民解放军能征善战。

还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就不断制造磨擦,袭扰新四军,还妄图借日本人之手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力量。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即派出重兵大举进攻华东解放区,到1946年6 月,蒋介石为进攻华东解放区,已调动58个旅,46万人,约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1 /3.蒋介石的部署是,进攻苏皖解放区的兵力共11个整编师30个旅。由徐州绥署直接指挥整编第28师、整编第69师(欠99旅)、整编第57师之预备第3 旅和第117 旅、第7 军、整编第48师等部共12个旅,自津浦路徐州、蚌埠段东进,主要矛头直指苏皖解放区的首府淮阴;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指挥整编第25、第83、第49、第的、第21师及整编第69师第99旅共5 个整编师15个旅,由南通、泰兴、扬州北犯,主力沿(南)通(赣)公路直指盐城;有着王牌军之称的第5 军和整编第74师,由六合等地向淮南的津浦路东解放区进攻,由南面威胁淮阴。

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兵力共8 个军(整编师)对个师(旅)。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的第73、第12、第96. 第8 、第54军共5 个军15个师,分由青岛、潍县和济南,东西对进。企图打通胶济铁路;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指挥整编第59、第刀师会同整编第sl师共6 个旅,分由贾汪、韩庄进攻台儿庄和枣庄。

蒋介石还把国民党军为数不多的特种作战部队大部部署在华东地区,计有1 个快速纵队、1 个装甲兵教导总队、3 个美式重型地炮团、3 个工兵团、1 个空军联队及4 个交通警察总队。

蒋介石集团在华东解放区周边摆了这么多重兵,来势汹汹气焰嚣张。

怎样破敌?何能取胜?毛泽东进行了精心的运筹。

1946年6 月22日,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的作战计划,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考虑。重点是:《一)太行解放区的部队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尽可能攻取陇海路沿线南北几十座城镇,着重在野战中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二)山东野战军则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苏皖解放区部队攻取津浦路徐蚌间以及陇海路黄口、徐州段各点,着重调动徐州之国民党军,在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三)集中解放军主力对付长江以北之敌,配合太行、山东两军作战;(四)上述作战胜利后,如有利时,可考虑集中山东和太行两大野战军的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直接威胁蒋介石的老巢。毛泽东还特别指出,这一计划的核心精神就着重向南,与蒋介石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后面,处于被动地位。

两天后,毛泽东又对他的南线作战计划作了补充,把计划分为两个作战阶段,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致电陈毅、舒同,并告刘伯承、邓小平和薄一波。电报名称为(对南线作战的补充指示)。

毛泽东设想进一步扩大南线出击作战的规模:(一)由太行、山东两区主力外线出击,扩大为华中野战军参加的南线三军主力外线出击。即“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国民党军,粟(裕)谭(震林)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即淮南津浦路东。西两地区)之国民党军,策应北线作战。(二)扩大太行、山东两区的作战计划规模,让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担负的作战地域扩大至徐州;山东野战军陈毅和舒同所部的作战范围向南扩展至蚌埠。最后,三军同时渡淮(河)向南进击。

毛泽东的这两封作战电报是绝密级的,只限于刘、邓、薄和陈、舒五人知道,并嘱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等认真考虑上述计划的利弊,速告中央。

电报没有直接发给粟裕所在华中局和华中军区,以及华中野战军的领导人。但为了确保这一作战计划的实施,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中原突围作战开始当天,即1946年6 月26日已将上述作战计划告知华中局和华中军区领导人,同时还发给了陈毅。

这份电文同样是毛泽东自己起草的,电报全文为:“(一)八天期满后,国民党即将向我大举进攻。(二)为粉碎国民党之进攻,决令刘邓主力出陇海豫东,陈舒主力出徐蚌间,调动敌人而歼灭之。(三)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四)用全力策动孙良诚起义。(五)午灰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攻击。(六)你们一切听陈舒指挥。(七)为应付连续作战,你们应准备动员并适当使用自己的各项后备力量,一切作长期打算。”

电报并限粟谭于7 月1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西移淮南作战。

陈毅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表示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并于6 月27日以华东局的名义致电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命令华中野战军除留一个纵队坚持苏中地区,牵制国民党军外,集中陶(勇)王(必成)两纵队及第5 旅、第10纵在六合、天长间整训,准备于津浦铁路蚌埠、浦口段作战。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却有着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完全不同的想法。这就是粟裕的特点,每当战争的关键时刻,总能以一位共产党员特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一位长期在前线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的将军对士兵、对胜利特别的关爱,一次又一次提出切合战争实际情况的好建议,为赢得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粟裕接到毛泽东和陈毅的电报时,正在苏中前线指挥作战。他从战争实际情况出发,对南下作战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根据地内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向外线出击。

6 月27日,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及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提出他对华东战争局势的思考和对策。电报全文如下:山野、军委、华中东区:(一)中央二十六日电及华东局二十七日电敬悉。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惟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将五旅调往淮南,连同淮南独立旅及十八团并路西部队共约八个团,如必要时可能从九纵抽调三个团至淮南参战,共十一个团。山东既有生力军至七分区,则九纵愈可以南下,苏中主力则以扬(州)。泰(州)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

2.如第一方案不成,则谢(十)纵队必须留苏中,协同七纵方能守住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否则对华中影响甚大。俟苏中顽军西调后,再适时抽调谢纵西去三分区参战。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明。因一、六师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军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二)如立即执行第一方案,在七月十日以前无法完成新的进攻准备,最快需迟至七月二十日到新区集中完毕。

(三)我明晨召集各师、纵首长传达中央方针,明午后由海安出发回淮安面商。

上述意见,请军部即派专人送新安镇转呈军长(陈毅)

粟裕发出此电后,感到事学重大,立即赶回淮安,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一起商量。粟裕向华中局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人陈述了他所以提出建议的三点基本考虑。粟裕在其战争回忆录中写道:第一,淮南地区人口仅一百三十余万,抗日战争后期,该区环境比较安定,转入战时状况需有一个过程。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主力如在淮南作战,不仅粮食需由苏中供给,就连支前民工也需由苏中补给。主力部队开到,加上民工、干部,每天至少需要粮食十万斤,两三个月的粮食将达数百万斤,其他军需也相当繁重,将给初期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第二,苏中当面有敌军九个旅,如我华中主力西进,留守部队难以担任钳制任务,该区有被敌迅速占领之极大可能。苏中地富人稠,人口九百万,占华中总人口的五分之二,粮食亦占华中总产量的五分之二,沿江商业繁盛,税收占华中的一半,这些都是支援战争的巨大力量,一旦沦入敌手,就为敌所用。而且苏中地近京沪,如不战而弃,政治影响也不利。

第三,淮南之敌有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一个旅也在淮南(另两个旅在南京,一打起来势必北渡淮南)。这两支部队均属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加上淮南其他敌军,兵力较强。相对来说,苏中之敌较弱。

6 月29日,粟裕和其他领导人联名又给中央军委、陈毅发了一份电报。称:“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苏中公粮收人占华中二分之一,人口亦占五分之二,对支持今后的战争有极大作用”,“苏中地(方)武(装)已很弱,难于担任钳制任务。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因此,粟等再建议:“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和第六师仍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在山东及太行两解放区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华中野战军第一、第六师再加人蚌埠、浦口作战,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就在粟裕等人提出建议的同一天,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舒同和邓子恢、张鼎丞,继续就南线出击作战问题进行部署,并要求华东和晋冀鲁豫两大区的主力开始调动部队,准备作战,支援中原突围的李先念部:“(一)我郑李除留万人于原地打游击外,主力四万余决于二十九日突出平汉线,向豫鄂西前进,以求生存,该军西进必能吸引该地敌军大部向西,但我军被强敌压迫在豫鄂西地区,恐难支持长久;(二)你们行动可以救中原为名,时间迟早以部队调动及攻击准备之完成为标准,由刘邓统一规定,总以既能完成准备又能不失时机为原则,远地部队应即开始秘密移动。”

此时,毛泽东还没有接到来自华中前线粟裕司令部的第二份建议电报,而对粟裕第一份建议电报(6 月27日)等于作了否定的回答。但到6 月30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毛泽东研究了粟裕的第二个电报后,致电华中野战军:同意“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

这表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已经开始认真对待粟裕所提建议。这也是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伟大之处,也是他最终打败蒋介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在30日这一天,毛泽东也专电陈毅:“华中29日酉(时)电力主留在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战作为钳制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望告。”

在此之前,陈毅已经拒绝粟裕修改先期作战计划的建议,并于30日这一天以十分坚定的口气致电华中局:“我们认为7 月间非打不可,则王(必成)陶(勇)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7 月15日到7 月20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我们认为王。陶留苏中,一二仗无法改变该地严重局势,胶滞于该地于全局不利。四旅不能调淮南。”

字里行间,反应出两位前线指挥员完全不同的作战思路。

为了慎重决策,毛泽东于6 月30日先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舒同、邓子恢、张鼎丞,决定推迟外线出击的时间,指出:“蒋为各方所迫。,将发继续停攻命令。似此我各部暂时宜位于待机位置,以免集中过早暴露企图。”这实际上是为最后改变先前作战计划,作一个过渡,或者说为更正确地决策提供时间。

此后,一方面由于粟裕建议确有合理性,一方面是中原突围部队全线越过平汉路,跳出了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这样向南出击的时机已经消失,毛泽东随即决定改变先期作战方案,变向外线出击为内线歼敌。

1946年7 月4 日,毛泽东致电刘邓、陈舒、华中局:“据华中电,刘汝明曹福林部队传出消息,该两军将由考城、东明开济宁;据剑英电,7 月1 日午东收到国方备忘录,限我军7 月30日退出东明及至考城之走廊,否则一切后果由我负责;揣恩来7 月2 日电,现在形势边打边谈,打又为主;据刘邓电,顽方准备以三十一集团(军)进攻焦作,以四十四集团(军)进攻冀南;据陈电,济南、潍县两顽正攻胶济路,等语。似此,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果如此,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至此,毛泽东改变了外线出击的战略决策。对这一重要变化,陈毅等在7 月*日表示支持,他致电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并告中共中央和刘伯承、邓小平。电报说:“据华中消息,桂系国民党军将以两个师进攻我淮北地区,估计进攻灵壁的可能性大。我们对其进攻淮北应有反击准备,但鲁南大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暴露我军企图。建议华中军区令第九纵队利用青纱帐设伏,能歼击桂系国民党军一部就好。”鲁南大军“此时不宜南下”,即指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暂不进行外线出击。

这次改变作战方案,毛泽东是了解陈毅与粟裕间是存在不同意见的。为了不干扰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即将发起的苏中战役,毛泽东于7 月13日致电南线的陈毅、张云逸、黎玉,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重申先在内线作战的意义。电报全文如下:“(一)陈张11日子时电判断及部署均正确,对桂顽进攻淮北,应有反击准备,但鲁南大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陷于被动地位。(二)刘邓所部亦在现地整训待机,不要轻动。(三)7 月12日称: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北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四)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的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人战斗,最为有利。(五)山东对胶济方面休整待机力戒浪战之部署亦是正确的。(六)一切作长期打算,争取最后胜利。”

7 月14日,陈毅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仍坚持南下进行外线作战。他在电报中说:“敌本月如大举进攻苏皖,是敌分区蚕食的诡计。苏皖现有力量难于胜任应付,必须友邻同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我们意见,应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南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又说,“如敌大举进攻苏皖,我军亦不大举向南,则使苏皖陷于单独作战,实大不利。故我们意见,主张敌本月大举进攻苏皖时,我军应即接原定南进计划行动。”

此时的毛泽东十分冷静,他坚持让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以利先摸清敌人虚实——对国民党军的作战能力进行战略侦察,对而后作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7 月15日,以中共中央军委名义复电陈毅、宋时轮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称:“7 月14日电悉。在蒋军尚未进攻苏皖时,我军仍在现地待机,最近几天,可以看一看泰兴战斗(指粟裕发起苏中战役的第一仗)结果如何?”。

当日,中央军委起草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转粟裕并告陈毅、宋时轮电:“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胜仗,方能解决问题。”支持粟裕在苏中作战。

苏中战役第一阶段战斗胜利后,粟裕与陈毅就作战方向继续进行磋商;苏中作战第二仗胜利后,国民党军继续向苏中地区增调兵力,而淮南解放区则已被国民党军突人,华中形势日趋紧张。为了确保苏中作战继续取得胜利,粟裕于7 月25日致电陈毅、华中军区并中共中央:“当面尚有顽十个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三万五千人(官兵在内)之野战军于一个突击方向,于短期内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目前我淮南部队很难保住天长与吁胎,果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故建议淮北战役尚未大打时,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有效,如何?盼考虑。”

就在同一天,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路到达淮北。他接到粟裕的建议后,感到问题很大,就于7 月27日致电中共中央:“我兵力胶济线三万余,淮北(指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淮北部队)五万,苏中三万余,每处均难进行连续战斗,以苏中为例,该部一战可解决两个师(旅)或三个师(旅),过此便难继续胜任。我淮北部队数量较多,也只能寻求打敌两个师或三个师的仗,过此不宜轻试。因此,我认为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乃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即淮南)转移。”

陈毅的意见是很清楚的,仍然坚持毛泽东在全面内战爆发前提出的集中山东、华中和晋冀鲁豫三路大军主力南下外线作战的计划,而不同意粟裕主张的继续在苏中内线作战。粟裕则在接到陈毅让他西调的电报后,于8 月1 日致电陈毅,表示反对。据粟裕在其回忆录中记述:“根据近来战斗,我仅以少数兵力(不足两个团)阻止强大敌人的进攻,顽军伤亡消耗均甚大,其战斗勇气极差,我们正计划于阵地前求歼其一部。如能增加一个旅至四个团之生力军,则进攻之敌不仅可以击溃,甚至可以歼灭大部,如此则苏中战局可能改观。因此建议速将五旅及特务团以最迅速方法运送至高邮南部。”并说:“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的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呼胎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华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

陈毅在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显得有些激动,并于当天下午把自己的主张报告毛泽东,称:“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粟裕舍不得离开苏中,以主力在该地打转,实际上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重要,此道理以前讲过多次,讲不通。现在,粟裕如在海安、东台打几个胜仗,恐仍不能退敌,值得考虑一下。”“敌此次进攻特点,是仗恃其数量优势,如某一路被歼灭即迅速补上,维持其前进态势。我各路迎战,必不能击中其要害,必须在主要方面进行连续的彻底的消灭,创造新解放区,并策动起义,才能击中要害,破其态势,达到保卫老解放区之目的。”“我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北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由军委统一调动,减少往返商量,方足以应付。”

可见,陈毅坚持让粟裕西进,因为他认为战略重点应在淮南。

粟裕要东调。陈毅要西移,这使毛泽东也难以表明态度。处在战争初期,在没有摸清国民党军队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就进行无依托的外线作战,这是不符合弱旅战胜强敌规律的。所以,毛泽东在回复陈毅的电报中称:“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但在次日(8 月2 日)给粟裕的电报中则称:“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击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毛泽东态度显然受到了陈毅的影响,他既不反对粟裕在苏中继续歼敌,但也不放弃出击淮南的计划。

粟裕也不愿在自己的立场上退却,并在8 月5 日致电陈毅并中共中央:“在五旅参加苏中条件下,于八月内再歼两个旅是有把握的。”“如五旅不来,而仅以现有兵力作战则感到吃力,对九月份战斗亦将有影响,且对苏中局面不能得较快的好转,因此要求五旅仍应东调”,“我坚决要求五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改变苏中战局而使主力西移。否则淮南、苏中均成僵局,于整个战局亦不利。”

粟裕态度是坚定的,也有坚实的基础(因为他不断打胜仗),同时也是符合战争实际的。作为统帅的毛泽东,虽知道粟裕建议的合理性,但还是尊重华东战略区领导人陈毅的意见。

8 月6 日,他致电陈毅,提出:“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西调,如西面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则无话说。”毛泽东明显带有劝慰的色彩。

8 月7 日粟裕再度向陈毅和中共中央提出调“五旅”的要求。毛泽东于当天回复粟裕,提出两个作战方案让粟选择:一是“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的方针,而由你率主力与陈毅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津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二是“照你八月五日电办法,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就在毛泽东发出电报后,粟裕又从前线来电,称:“五旅已东调,歼敌良机已到。”

8 月8 日,毛泽东当即复电粟裕并转陈毅:“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如有便利条件则可连续歼敌两个旅。”“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然而,陈毅仍然坚持集中南线三大主力外线出击计划。8 月8 日,陈毅又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并粟裕发电,指出:“粟(裕)部在苏中已打两个胜仗,这是正确而必要的,今后应迅速西调为好,苏中再打一胜仗不一定能改变局面。我三大主力在陇海。津浦获得胜利,徐州顽军可起义,可开辟新解放区,大量调动敌人,苏中局面方可保无虑。现山东、太行均须全力向南向西会师,集中主力留滞苏中与敌人分路纠缠,必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

过了4 天,即8 月12日,毛泽东才复电陈毅:“粟裕军前日在苏中第二个胜仗,不但使苏中蒋军陷人极大困难,亦将使淮南第五军无法北调,粟部在苏中民情熟悉,补给容易,地形便利,苏中敌军装备亦比第五军差,较易取胜。马上调淮南,因敌人硬,地势险,不一定能完成切断蚌浦路任务,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人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

粟裕在苏中连续取得战斗胜利的同时,陈毅在淮北没有大的胜利,特别是进攻泅县城的作战还损失较大。战争现实终于说服了陈毅。8 月13日,他致电粟谭:“宜就地开展局面,不必忙于西调,军委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宜争取数日休整,再求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力配合各方。”

至此,陈粟间关于东调、西移的争论结束,实则是先内线作战还是立即外线作战的争论,完全是统一认识问题。他们间的争论,都是出于对战争的高度责任心和对人民的一片忠诚,不带任何个人因素,因此是光明磊落的。争论并不影响他们间深厚的战斗情意。9 月19日,陈粟会合后,陈毅还专门就此事向中央作了自我批评,并向军委建议“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10月15日,毛泽东在给陈毅等华东领导人的电报中称:“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毛泽东对陈毅和粟裕都给子了充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