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87回 尼克松初进中南海 乔冠华再战钓鱼台


话说陈毅元帅饱受林彪、江青一伙的气,致成肠癌,不治辞世。毛泽东闻讯,硬撑病体前去八宝山公墓悼念。周恩来听到毛泽东去八宝山了,心中一喜,连忙通知在京的所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家、党、军队的所有重要领导干部赶赴八宝山,出席陈毅元帅的追悼会。

追悼会前,毛泽东和西哈努克亲王、陈毅夫人张茜谈话,谈到邓小平属人民内部矛盾。周恩来听后心中又是一喜,暗示陈毅的子女把这句最高指示传播出去,促成邓小平再次出山。这是后话,暂且按下。

周恩来回到西花厅以后,刚轻咳几声,电话铃响了起来,周恩来拿起电话一听,原来是章文晋从杭州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打的时间很长,周恩来听着先是惊诧,继而气愤,最后脸色铁青地对章文晋说:"你们不要走开,我马上向主席请示。”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把周恩来气成这样呢?原来基辛格去年7月访华以后,中美双方达成协议,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7月15日,中美同时发表公报,向世界公布这件事,顿时成为世界头条爆炸性新闻,其轰动效应不亚于一支外星人队伍降临地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七·一五公报发表后的瞬间,全世界所有的电波几乎都在传送着这条消息,全世界所有的政府官员、记者、外交官都在读着这条消息,所有的情报机构都发出指令要求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可是不久,发生了林彪叛逃事件,一份份情报摆到了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办公桌上:9月13日,一架军人乘坐的三叉戟中国民航机"误入"蒙古境内,在温都尔汗坠毁。紧接着,中国政府下达封航令,三天之内,中国没有一架飞机起降。有迹象表明,中国的军队已进入一级战备。中国领导人已有一个星期没有在报纸和电视上露面,庆祝国庆节的彩排停止,所有林彪的题词及赞颂林彪的标语一夜之间从所有的大街上消失了。

尼克松、基辛格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些情报,猜到中国内部肯定出了大事,他最担心的是这是否会影响已经开始了的中美接近。如果中美接近由此中断,那么尼克松将在政治上受到莫大的损失,在十几个月之后的大选中能否连任大成问题。如果中美接近的进程如期实现,那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事实很快证明,中国人是守信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久就从中国驻巴黎大使黄华那里得到确实消息,中国政府继续为改善中美关系而作出努力,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决定不变。尼克松、基辛格听到中国政府的这个保证,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不久,周恩来总理再次邀请基辛格博士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具体准备。准备工作除了安全、通讯、宣传、日程等方面的安排以外,主要是准备会谈公报,公报必须在尼克松访华前写好。公报中要谈的问题很多,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台湾问题,周恩来坚持要基辛格写上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基辛格当然早就和尼克松总统达成共识,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他必须要考虑到尼克松总统的处境。多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把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当作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现在一下子要把国民党抛掉,这个弯子拐得太大,搞不好要翻车的,但弯子必须要拐。周恩来坦率,但一摆出原则就不容对方讨价还价。基辛格想来想去,想找一个办法,既符合周恩来的要求,也让国内那些保守派、国外的政治家、台湾的国民党人都能接受。这位哈佛教授果然点子多。他想:中国大陆的共产党政府说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也说只有一个中国,大肆镇压台独分子,我为何不利用这一点呢?于是他向周恩来提出:"关于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的立场可以这样写,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周恩来听了点点头说:"博士到底是博士。”

基辛格完成了联合公报的准备工作,结束了在中国的几天访问,于10月26日回美国了。尼克松总统得知联合公报的基本内容都已谈妥,便决定再派黑格将军率团来华,为总统访问作具体安排。中国政府也紧张地作一系列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他每天听取熊向晖等人的汇报,发出指示,西花厅的灯彻夜亮着。周恩来把秘书们的造反建议早扔到脑后了,但是,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文化大革命使他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周恩来明显地老了,每天靠吃药维持着工作精力。

这个时期让周恩来操心的还有一件事,说起来也是一件大喜事。就在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期间,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于10月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政府提出的既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人联合国,并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又保留蒋介石集团代表权的所谓"双重代表权"提案,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二十二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提案。10月25日晚上,提案通过后,联合国大会一片欢腾。消息传来,一个问题即摆在中国政府面前,要不要组团参加联合国大会。外交部已经习惯于多年来把联合国大会看成是资产阶级讲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控制的表决机器,决定不去。他们给毛泽东的报告还没有写好,毛泽东的电话已经打到人民大会堂了。周恩来接过电话,只听毛泽东说道:

"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我国今年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倒台,另一个就是恢复联大席位。”

毛泽东催着马上就组团去,并且指定"乔老爷"当团长,黄华当副团长。

"乔老爷"本名乔冠华,抗战时期曾在重庆《新华日报》和中共代表团工作过,建国后一直在外交部工作,I951年曾和伍修权将军代表中国出席联大,伍修权在联大发言,痛斥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行,在世界引起震动,号称"伍修权大闹联合国"。现在乔冠华担任外交部部长。

乔冠华为什么又叫做乔老爷呢?原来六十年代初期,国内一家电影厂拍了一部故事片《乔老爷上轿》,描写了一个姓乔的秀才路见不平,救助弱女的故事,整个故事阴差阳错,引人发笑。一时间,许多姓乔的人都被朋友们戏称为乔老爷,乔冠华被戏称为乔老爷,也是由此而来。

乔冠华受命组团,和黄华副团长率代表团飞赴美国纽约,11月15日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的全体会议。当乔冠华团长、黄华副团长、代表团代表符浩、熊向晖、陈楚进入会场,在中国的席位就坐时,许多友好国家的代表立即前来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欢迎。大会主席马利克致欢迎词:"我作为大会主席,非常高兴地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联合国组织的工作,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接着五十七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致了欢迎词,乔冠华和黄华在席位上开怀大笑,充分显示了新中国外交官的信心。最后乔冠华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坛讲话,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他讲完话后,又有许多国家的代表走过来表示祝贺,会议气氛之热烈,为联大有史以来所少见。

与此同时,被赶出联大的台湾国民党代表悄悄地提着行李,黯然神伤地回去了。

周恩来始终注意着中国代表团在联大的活动。新华社送来了内参和图片,其中一张照片拍的是乔冠华和黄华在联大中国席位上笑得前仰后合的情景,周恩来看着也笑了。指令把这张照片和其他一些图片由新华社发给全国各级宣传部门张贴宣传。年底,乔冠华和熊向晖回到国内,周恩来马上又交给了他们一项任务,乔冠华负责联合公报的最后谈判工作,熊向晖负责接待即将来华的黑格将军,具体安排尼克松访华的有关事项。

问题就出在黑格将军来华后的行程安排上。黑格将军叫亚历山大·黑格,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尼克松访华是件大事,周恩来估计随尼克松来的美国人不会少于50人。基辛格告诉他,不是50人,而是700人,相当于一个营。周恩来倒着实吃了一惊,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中有官员、有保卫、有记者,到底是超级大国的总统,出行也和其他国不一样。这要是到了一个小国,还确实一下子找不到这么多房子供700人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方面自然不成问题,但是怎么住,怎么走,得具体安排。

1972年1月3日,也就是在陈毅元帅逝世前三天,黑格带着18个人的先遣小组来华。到京后,周恩来指示熊向晖把总,召集公安部、广播事业管理局、外交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的有关负责人与黑格将军带来的人分口谈判,进行安排。l月6日,周恩来又与黑格进行谈判,安排好了有关事项。

1月7日,黑格按着安排好的尼克松总统的行程,起身到尼克松总统将要去的上海、杭州实地考察。黑格到上海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靠打砸抢起家的王洪文躲着不见,由副主任徐景贤出面接待。宴会上,徐景贤起立祝酒,黑格不知道按东方人的习惯,他应该致答词,一来黑格想着打前站的事,二来他觉得自己是为总统打前站的,也没有想到这是欢迎他的正式宴会,也就想不起来致答词。这只是黑格的一个小疏忽,事后侧面向他提醒也可以了。孰料上海这一帮造反派头头胡闹惯了,完全不把中央的大事放在心上,竟然大整起黑格来了。第二天黑格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他们把黑格叫出来提抗议。黑格到底是美国客人,他们不好过分放肆。要是换了别人,这帮人的造反派的脾气早上来了,不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才怪呢。黑格离开上海,又到了杭州。尼克松将游西湖,黑格先游一趟试试。正是三九天气,杭州虽是南方,然而湖面上冷风吹来,也让人有些受不了。杭州方面已得到上海整黑格的通知,游船里什么都没有放,只有清茶一杯。黑格一心想着完成任务,对中国的怠慢不去计较。北京外交部来的带队的章文晋眼见黑格受此冷遇,恐怕出问题,用电话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接到章文晋的电话后,立即驱车来到游泳池,向毛泽东报告了上海、杭州整黑格的情况。毛泽东听后十分生气,告诉周恩来:"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我的话,他们整黑格是不顾中美关系大局,对抗中央方针,必须写出检讨。杭州要补课,黑格途经上海时要加温,美国人爱吃糖,每个人送十斤糖。”

周恩来从游泳池出来,立即打电话到杭州,把杭州的领导人严厉批评一通,指示他们马上对黑格加温。杭州、上海的领导人接到电话通知,得知主席动怒,个个吓得屁滚尿流,杭州立即举办盛大宴会宴请黑格。黑格第二天飞经上海机场停留时,王洪文、马天水、徐景贤等人跑到机场,在候机楼举行盛宴招待黑格,排着队逐个向黑格劝酒,气氛至为热烈。临上飞机时,黑格等每人都得到了十斤重的一盒糖果,糖盒做得十分精致漂亮,缎面闪闪发光。黑格完全给弄糊涂了,上海这帮人何以前踞而后躬。他当然不知道是毛泽东下了命令,所以只能长叹一声:神秘的东方啊!

黑格走了以后,周恩来全力以赴地准备迎接尼克松总统了。这天他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检查乐团排练情况。根据计划,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要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尼克松总统,宴会时要演奏宴乐。演奏任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担任,演奏的曲目有中国的歌曲、也有美国的歌曲。美国的歌曲是《美丽的阿美利加》、《草堆里的火鸡》,这两首曲子是在美国很流行的。当时挑选这两支曲子时,尽管遭到江青和她的亲信,文化部部长于会泳和副部长刘庆棠的反对,但几经讨论,还是定下来了。

周恩来来到东大厅,观看了乐团的排练,只见队伍整齐,军容威严,吹奏熟练,乐曲十分动人。这些乐团演奏员从文革以来,每天吹奏的就是那么几个曲子,猛一吹奏轻松愉快,大有异国风味的美国歌曲,都有一种新鲜感,因此吹奏时表情十分丰富,周恩来对此十分满意。一曲终了,周恩来向前勉励大家:"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吹得十分动听,使我忍不住听了一阵。这两支曲子是尼克松总统就职时他亲自挑选的两支曲子,你们是用自己的管乐器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服务。"乐团演奏员听了总理的表扬,个个眉飞色舞,指挥银棒一挥,大家又认真地演奏起来。

周恩来检查了各部门准备情况,都已诸事妥当,各就各位。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单等着尼克松总统从大洋彼岸飞来了。

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的草坪上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然后神态庄严地登上直升飞机去机场。总统座机"空军一号"早已做好起飞准备,尼克松登上飞机后,一声令下,座机拔地而起,向东方飞来。尼克松坐在飞机上,俯视着机翼下的万顷云涛,思绪万千。他看了许多北京天安门广场集会的电影资料,也熟知北京欢迎外国元首时倾城而出,夹道欢迎,张灯结彩的盛况,他想象着自己到北京后受到十里大街夹道欢迎的情景,心中十分得意。

空中小姐送来了午餐和饮料,不同以往的是没有给客人送来刀叉,却分给每人一双筷子。尼克松熟练地拿起筷子,随心所欲地用筷子夹着肉块。空中小姐吃惊地看着,天哪,总统竟会使用这两根魔棍。尼克松看空中小姐惊诧的表情,更得意了,用筷子夹来夹去,尽情地表演了一番这套杂技。空中小姐们不知道,尼克松为了访华,已经偷偷地苦练半年了。

经过几天的飞行,尼克松的座机飞到了南苑机场。尼克松走出舱门,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机场上没有姑娘,也没有鲜花,也没有红地毯。一面美国国旗,一面中国国旗并排在旗杆上空飘扬,倒是那由三百多人组成的仪仗队令人心头振奋。

欢迎是低调的,但又合乎礼仪,特别使尼克松兴奋的是周恩来总理在他出舱门前,已在舷梯下等着。天气阴冷,刮着风,周恩来却没有戴帽子,表示了主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

尼克松走出舱门,马上有一名随机而来的保卫人员站在舱门口,把基辛格、国务卿罗杰斯挡住。尼克松早就想好了,他要一个人先走下飞机与周恩来握手,以便记者的镜头全集中在他和周恩来的身上,让世界都知道,尼克松纠正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不与周恩来握手的错误。

尼克松一走出舱门,周恩来就鼓起掌来,还有几级舷梯时,周恩来和尼克松同时伸出了手,尼克松紧走几步走下舷梯,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互相摇晃着,足足有一分钟。周恩来感慨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阔的海来和我握手,已经是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说:"我们是为了谋求全人类的和平而来的。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

军乐队奏起了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和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仪仗队指挥陪同尼克松检阅仪仗队。仪仗队员身材高大,穿着呢子礼服,军容威严,向尼克松行注目礼。随后是分列式,动作整齐划一,姿势威严大方,步伐铿锵有力,军人们举着带刺刀的步枪,从检阅台前正步走过。尼克松觉得这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为出色的仪仗队。他从这支小部队身上,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的车队驶往钓鱼台,所经大街没有彩旗,没有欢迎的人群。相反,整个大街空荡荡,行人稀少,车辆停驶,一路绿灯。尼克松心里颇为失望。

其实,尼克松大可不必介意。当华盛顿还悬挂着国民党"大使馆"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时,怎能指望北京举行盛大的仪式来欢迎他呢?尼克松很快地觉察出来了,仪式是低调的,但欢迎是热诚的。尼克松一行刚住进钓鱼台国宾馆,宾主互相介绍之后,即被请去出席午宴。宴会十分丰盛,菜像流水一样一道道地端来,没完没了,每道菜都是烹调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杰作。茅台酒和其他酒、饮料摆满了桌子。尼克松苦练了半年的筷子功大放异彩,令中国主人赞叹不止。

更叫尼克松的心里热乎的是,午宴完毕,尼克松刚盥洗完毕,周恩来即来对基辛格说:"毛主席现在想会见总统,请你一起去。"基辛格没有想到毛主席这么快就要会见总统,连忙上楼去请尼克松。一推门,只见尼克松正在脱衣服想去淋浴。基辛格也顾不上礼节了,气喘吁吁地说:"总统,快,毛泽东主席要会见你,就是现在。"尼克松又惊又喜,连忙穿好衣服走出房来。坐在高级防弹红旗车上,尼克松品咂着来华后的感受。他知道毛泽东住在中南海深居简出,很少会见外宾,即使要见,也得预约。像这样客人一下飞机,即刻约见,实在是个例外,尼克松进一步体会到了中国人对他们的热诚欢迎。

尼克松坐着红旗车,在游泳池停了下来,周恩来陪他进入毛泽东的会客室。房间布置极为朴素,除了满架满桌的书,别无长物。尼克松进了房间后,毛泽东由张玉凤扶着站起来,向尼克松伸出了手,尼克松用两手握住毛泽东的手,毛泽东也将左手搭了上去。两人笑着,互相打量着对方,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共产党的领袖,一个是著名的反共分子,但历史却让他们相会在中南海。

毛泽东招呼尼克松坐下来,抱歉地说:"我已不能很好地讲话了。"不过尼克松感到主席可能是中风导致行动不便,但目光锐利,思想敏捷,如同闪电。基辛格寒暄说:"我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指定学生研读主席的著作。"毛泽东很谦虚地说:"我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没有什么可学的。"尼克松真诚地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毛泽东摇摇头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毛泽东笑笑,一下子把话题转到了台湾:"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喜欢这个,他叫我们共匪。最近他有一个讲话,你看过没有?"尼克松很有兴味地问:"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叫他什么?"毛泽东会意地笑了,周恩来代毛泽东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有时在报纸上我们叫他匪,他们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我们互相对骂。"周恩来的话使大家都笑了,毛泽东说:"其实,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同他的交情长得多。"会谈的气氛很轻松,毛泽东又饶有兴味地谈到基辛格第一次秘密来华的趣事。尼克松夸赞地说:"只有他能够在行动不自由的情况下去巴黎十二次,来北京一次,而没有人知道,除了有两三个漂亮的姑娘。”

尼克松所说的姑娘是指随同基辛格来华访问的那几位小姐。基辛格插嘴为自己辩护:"她们不知道,我是利用她们作掩护的。"尼克松笑着看了一眼基辛格说:"凡是能用漂亮的姑娘作掩护的,一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家。"毛泽东打趣地说:"这么说,你们常常利用你们的姑娘了?"尼克松指着基辛格说:"他的姑娘,不是我的。如果我用姑娘作掩护,麻烦可就大了。"周恩来补充了一句:"特别在大选的时候。"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在美国大选中,私生活问题常被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炮弹。

说到大选,毛泽东又笑起来:"上次选举,我投了你一票。"这话多风趣,尼克松也幽默地说"你是在两害之中取其轻的。"毛泽东很开心,又很认真地说:"我喜欢右派,人家说你们共和党是右派,说希思首相也是右派,人家还说西德的基督教民主党是右派,这些右派当权,我比较高兴。"尼克松也开心地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美国的左派只能夸夸其谈的事,右派却能做到,至少目前是如此。”

尼克松接着谈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主席先生,我知道,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形势--比如,为什么苏联人在面对你们的边境上部署的兵力比面对西欧的边境上部署的还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危险究竟来自何方?是美国的侵略,还是苏联的侵略?从中国的观点来看,日本是保持中立并且完全没有国防好呢?还是和美国有某种共同防御关系好呢?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

毛泽东知道尼克松引用的是他的词《满江红》里的一个句子,扳着手指头,笑着说:"'只争朝夕'!我觉得,总的说来,我这种人说话像放空炮!比如这样的话:'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周恩来听了哈哈大笑,尼克松自嘲地说:"像我这种人,还有匪帮,概在打倒之列。”

毛泽东探身盯着尼克松,微笑地说:"你,作为个人,也许不在被打倒之列。"他指指基辛格说:"他们说,这个人也属于不被打倒之列。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

毛泽东幽默而友好的谈话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对尼克松的欢迎和接待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和毛泽东的谈话结束以后,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国宴,这也许是尼克松见过的最盛大的国宴,在可以检阅仪仗队的宽阔的宴会大厅里,排满了宴会圆桌。乐队奏着《美丽的阿美利加》、《草堆里的火鸡》。周恩来把一杯茅台酒倒在一个盘子里,点燃它,盘子里燃起了蓝色的火焰,最后火焰熄灭,盘子里滴酒不剩。尼克松早就知道,茅台酒是中国的国酒,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金奖,今日一看周恩来的表演,感到此酒果然名不虚传。他和周恩来频频干杯,听着《草堆里的火鸡》--这支他最喜欢的歌,深深地感到中国人的细心和强有力的、尽善尽美的组织和安排,感到了这个国家的伟大和强盛。

宴会过后,热情的主人安排客人在北京市内游览,基辛格没有去,关在钓鱼台和乔冠华就中美联合公报举行最后谈判,谈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台湾问题。乔冠华是谈判老手,基辛格经验丰富,双方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就是在措词上主张不同。乔冠华主张干脆了当,基辛格主张措词委婉。双方各展手段,决心一试高低,周恩来和尼克松闻讯也参加进来会谈。尼克松知道中国人喜欢坦诚会谈,便直率地讲了自己的处境:措词过直,会使他在国内受到各种攻击,影响大选,影响继续发展中美关系。周恩来听了深以为是,经过毛泽东的批准,采纳了尼克松的意见,使中美联合公报既坚持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又充分照顾了尼克松总统的处境。

大功告成,尼克松举行告别宴会,随后去杭州参观。在西湖之畔,大家在"花港观鱼"景点欣赏金鱼,中国陪同团的两名年轻漂亮的姑娘因事找周恩来,急匆匆地从九曲桥上走过来。基辛格开玩笑说:"瞧,这么漂亮的中国姑娘在追我。"这几天来,大家都熟了,姑娘们毫不客气地回敬基辛格:

"博士先生,你最好站稳点,别掉下湖去喂鱼。"基辛格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尼克松也笑着拍拍基辛格的肩:"享利……"周恩来也笑着开玩笑说:"基辛格博士,你应该感到荣幸,我们的姑娘这是第一次和外国客人开玩笑噢!”

尼克松在杭州游览完后,又坐飞机去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准备在上海发表。突然,周恩来得到报告,美国人要推翻公报,重新谈判。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