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传》主持鄜延路:范仲淹初涉军权


仁宗康定元年(1040)三月,52岁的范仲淹复天章阁待制之职,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未到任即改任陕西都转运使,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三川口战役后,宋廷对中央政府和西北边防都做了重新调整和部署。中书和枢密院二府应对战败负最终领导责任,最高长官被集体罢免。西北主帅范雍被降职,另调韩琦等人主持前线防务。陕西安抚使韩琦上任后,立即向朝廷推荐大自己19岁的范仲淹。韩琦是范仲淹政治上的坚定盟友,对范仲淹的才干十分钦佩。不久前,韩琦就给仁宗提意见,认为现任中央领导班子太平庸,应该更换。韩琦那次推荐的副宰相人选中就有范仲淹。这次韩琦要求急调范仲淹来西北前线,与自己协同作战。仁宗对范仲淹的才干也是非常了解的,朝廷立即同意了韩琦的特别推荐。

都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大权,兼监察管辖区内各级官员。朝廷调遣范仲淹,最初是期望范仲淹负责西北军事战争的一切后勤财政工作。范仲淹接到任命后,调查前线形势,视野并不局限于后勤财政方面,从整局观念出发,五月迅即向朝廷提出应对西夏战争的战略方针。范仲淹分析说:沿边城寨经过最近系列战事,备战程度已经达到五七分,而关中依然十分空虚。如果元昊挥兵直捣关中,切断宋军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前线宋军处境就非常危险。范仲淹提出的对策是边城和关内一起备战,西路、北路、东路、中路各屯兵二三万,相互呼应。西夏军队来犯,便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与大战。两三年后,待宋军逐渐恢复军力、西夏疲于战争之际,再发动反攻。范仲淹特别反对当时急于求成的观点,部分大臣极力主张立即发五路大军,讨伐西夏。范仲淹说:如此轻举妄动,“无功而有患”。范仲淹战略整局观点核心是积极防御,伺机反攻。当时西北前线形势如下:西夏兵力、财力远远不能与北宋相比,但是,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西夏军队的作战能力远远超过宋军。所以,西夏只能集中兵力,引诱宋军出战,对宋军各个击破。范仲淹“积极防御”的策略,切合宋、夏双方的实际情况,是北宋当时在西北前线可以采用的最为恰当的战略措施。朝廷在攻守二策上没有最后决断,但是,在协同防御作战这一方面立即采纳了范仲淹的意见。范仲淹上疏当月,朝廷任命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作为西北前线的主帅;任命韩琦和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作为夏竦的副手。韩琦负责泾原路防务(泾原路治所在渭州,即今甘肃平凉),范仲淹负责鄜延路防务(鄜延路治所在延州,即今延安),夏竦驻扎在永兴军(今西安市)。三人互为犄角,组建成西北前沿新的防线。同时,范仲淹加职为龙图阁直学士。就在这个月,仁宗重新启用吕夷简为宰相,加强中枢班子领导。吕夷简积极赞同仁宗重用范仲淹,并且建议说:“范仲淹是贤能之人,朝廷启用他,怎么可以仅仅恢复旧职?”仁宗非常高兴,要求范仲淹也需尽释前嫌。范仲淹回答说:“我以前提意见,是在讨论国家大事,与吕夷简个人没有矛盾,也不会对他抱恨在心。”范仲淹到前线后,频频写信给吕夷简,汇报情况,发表己见,两人之间有非常好的相互沟通和支持。北宋政治家的胸襟和风度,在吕夷简和范仲淹的交往中有令人钦佩的展现。

范仲淹临危授命,到达延州后,发现当地“戎马之后,原野萧条”,处处破败凄凉。此时,知延州张存不堪重任,以母老为理由,请求调回内地。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际,显示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心胸,主动要求兼知延州,朝廷欣然同意。鄜延路政权、军权、财权集中到范仲淹一人手中。

北宋派文臣作为军队的统帅,文臣多数不通军务,所以,一旦遭遇战争,这就成为北宋军队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北宋文臣中也有个别才干过人、兼通军事的杰出人才,范仲淹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首先,范仲淹对宋、夏双方的形势有非常切合实际的深入透彻的了解,做到了知己知彼。面对北宋社会“积贫积弱”和军队士气低落的现实局面,范仲淹提出了积极防御的应对策略。他反对宋廷妄自尊大,盲目地对西夏发动反攻战役。宋朝军队在数量上虽然要大大超过西夏军队,但是,缺乏“宿将精兵”,缺乏训练,军心涣散,战斗实力反而远远不如对方。而且,宋朝军队如果想讨伐西夏,还要长距离地穿越沙漠等荒凉地带,粮草军需供应都非常困难。有鉴于此,范仲淹反对深入西夏境内的攻击战,主张训练边塞军队,打一场持久的防御战。

其次,针对沿边军队编制和作战方式不合理、缺乏起码的军事训练等现状,范仲淹着手大规模的整顿和变革。宋朝军队官制有总管、钤辖、都监等级别,总管领兵一万人,钤辖领兵五千人,都监领兵三千人。一旦发生战争,逼迫官小的先领弱兵出战,级别高的将领率精兵在后面逗留不前。范仲淹说:“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宋史·范仲淹传》)如果打战不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将领,而只是以官阶的高低作为依据,当然是很荒谬的。范仲淹于是全面检阅延州军队,淘汰老弱军人,选取了一万八千名精兵,分作六队,每队各三千人,分派六位都监统率。对这些选择出来的精兵,又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范仲淹挑选十二位指挥使,分隶六将,负责军队训练工作。每一营挑选二十五名勇敢健壮的士兵,练习弓弩和短兵器的使用。熟练后,让他们担任教头,一教头负责十位士兵的训练工作。而且,让弓箭手学习短兵器的使用,提高士兵综合作战能力。同时,严肃军纪,处斩了数位克扣士兵粮饷的将官和虚报军功的将官,也将煽动闹事的士兵王羲等四人处死,给骄兵悍将一个深刻教训。如果有敌军入侵,就根据敌情的不同,六队轮番出战,相互照应。经过范仲淹的整顿训练,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范仲淹这些做法,很快就在西北前线其他军事防区得以推广。

再次,范仲淹贯彻的是积极的防御战略,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应战。因此,范仲淹派遣经过整顿训练的军队,在延州周边主动出战。范仲淹听取部将周美的意见,派周美率二千军队修复扼守延州要冲的金明寨、万安城,此地在延州城北三十里。城寨修复以后,周美以少胜多,多次抵御来犯的西夏军队。又派遣张亢修复丰林城等处,派遣朱吉等将领相机修复承平、南安两寨,派遣部将狄青、黄世宁等收复了芦子平、塞门寨等军事据点,延州的外围军事防线整体上得到加强。范仲淹又听取部将种世衡的建议,派遣种世衡率兵在离延州二百里的故垒上修筑城寨,取名为“青涧城”。种世衡一边作战,一边修建城寨。清涧城修成后,种世衡在范仲淹的诸多命令指导下,开拓荒田一千顷,招徕商人,地方生机很快恢复。种世衡又团结当地羌族,联合羌族军队抵御来犯之敌,清涧城成为延州的有力屏障。修建城寨过程中,役夫异常辛苦,边塞严寒,每天都有逃亡者。范仲淹特地请求为役夫每月增加“酱菜钱”等支出,改善役夫伙食,加速工程修建进度。范仲淹再派遣葛怀敏、朱观等率兵出击,攻破西夏垒寨十余处。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变屡战屡败为初战告捷,延州前线的紧张危险形势得到了充分的缓解。

第四,范仲淹对相互策应作战下达具体指示,要求改变以往只是在西夏境外虚张声势的做法。当西夏侵犯宋朝一路守军的时候,另一路宋军出兵策应,必须深入西夏境内,进攻西夏的要害城寨,大批消灭西夏后方部队,真正起到“分张贼势”的军事作用。同时,范仲淹反对固定的用兵模式。枢密院曾经有这样的命令:遇到敌军入侵,各路部队要抢先占领险要地势,寻找机会进攻敌军。不得以防守为名拥兵不出,否则,军法处置。这条命令可以针对怯战、避战者,但却不能一概而论。范仲淹上奏疏说:“自古用兵无常势,不可以画一定制。许多城寨守军,多则千余人,少则五六百人、二三百人,守卫城寨兵力都不足。遇敌军入侵,守将有逞匹夫之勇的,见小利就出兵,与敌人争斗。西夏经常用老弱士兵引诱,然后用精兵断宋军后路,聚歼宋军。城寨没有了守卫的军队,随即也陷落。临敌作战,随机应变,不可以拘以条贯。请求废止这条命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范仲淹部署大小战役,都是自己积极主动思考的结果。冬天时枢密院曾经奉圣旨下札子询问范仲淹:“约遇、没兀二人率领七百余人驻扎在塞门寨,为什么不派遣军队消灭他们?”范仲淹回答说:“延州到塞门寨沿途都是没有人烟的荒凉地带,而且有水流弯曲的地方五十七处,涉水而过恐怕会冻伤将士手足。况且,塞门寨地势孤绝,即使得到了也难驻兵守卫。不如现在训练士兵,到春天回暖时再派遣军队讨伐,这样可以减少部队损耗。”如前所言,范仲淹最终收复了塞门寨。范仲淹又特别注意抚慰、奖励阵亡将士家属,以鼓舞军队斗志。自己也时常亲临前线视察,以了解前方敌情和属下军队的战斗状况,以及当地百姓生活、生产情况。如康定元年九月,范仲淹与转运使明镐一切巡边,沿途跋涉艰难,遇到雨天,山崖路滑危险,到处泥泞,范仲淹都无所畏惧。

第五,范仲淹善待俘获的少数民族首领,令其真心臣服。康定元年九月,宋将任福攻破白豹寨,活捉一位女首领李家妹,李家妹被罚入庆州官府做奴婢。范仲淹知道后认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心生怨毒,对宋朝有更多仇恨,会设法与宋朝对抗。范仲淹立即派遣部将石斌等人去处理此事。石斌等询问得知,庆州淮安镇投诚过来的军士中有李家妹的亲叔,范仲淹即让石斌等送李家妹到她叔叔家,让她叔叔照看,选择好人家出嫁。李家妹骨肉团聚时,都感动流泪。这样的妥善处理,能够化解相当部分的民族矛盾。范仲淹在守卫边塞的系列战争中,发现了许多军事人才。例如,北宋名将狄青此时就在范仲淹属下,深得信赖,推许狄青将来能成国家栋梁之材。范仲淹于是送《左传》给狄青,特别嘱咐说:“熟读这部书,就可以对大事做出自己的判断。将帅不知道古今,只是匹夫之勇。”狄青此后发奋读书,学习古今军事理论,终成一代名将。此外,张亢、周美、种世衡等都是一代名将。范仲淹在西北前线举荐的文武人才,数不胜数,一时边疆人才济济。关于用人,范仲淹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时人将其归纳为“多取气节,阔略细故”(《石林燕语》卷十)。就是注重人才道德修养等总体表现,而不在意他们是否有小缺点、小过失。范仲淹在西北前线往往从军情需要的角度出发,突破朝廷规定,启用因过错被降级或废置的有用之才。范仲淹说:“人有才能而又没有瑕疵的,当然要得到使用。但如果因他们有了过失,就不启用,那他们就成了废人。”另一方面,残暴者、贪婪者、无能者,纷纷被调离或免职,朝廷几乎对范仲淹言听计从,西北官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范仲淹举荐的孙沔、田况、滕宗谅等官员,以后在守卫西北边塞的过程中都有突出的贡献。据说西夏人都有这样的说法:“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长编》卷一二八)就是说:再也不能打延州的主意了,范仲淹胸中就有数万大军。大范,指范雍;小范,指范仲淹。可见西夏人对范仲淹的敬畏之心。

在民政治理方面,范仲淹采取诸多务实措施,恢复当地生产,尽量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北宋与西夏战争爆发的初始阶段,朝廷将巨大的军费开支都摊派到边塞当地百姓头上,百姓不堪重负,大量逃亡,甚至有自杀以逃避沉重赋役的。范仲淹到任后,立即发布命令,罢除一切额外苛刻聚敛。对于关中百姓所承担的输送西北边塞的赋税粮草部分,范仲淹也设法予以方便,免除百姓运输困难。因为关中是西北前线的大后方,后方民力得以舒困,对源源不绝支持前线大有作用。范仲淹特别选中鄜城县,这里“南至同州、河中府各是四程,北至鄜州两程,至延州五程,物价稍贱”(《年谱补遗》)。地理位置合适,物价相对低廉。范仲淹奏报朝廷获得同意,将鄜城升格为军,在这里修建营房、仓库、住宅房屋,周边州军的赋税都送到此地。百姓输送赋税的路程缩短了一半。又,当地朱士成等八九百户人家为逃避秋税,举家逃亡。这种事情在延州下属郡县也普遍发生。范仲淹令当地官府逐乡逐村地落实登记,接管逃亡人家的土地、桑林,禁止官府像以往那样毁坏逃亡家庭产业、焚烧房屋的做法,设法招抚百姓归家生产,让朝廷重新获得税收。以往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只能导致逃亡者再也不能回家复业。对于新收复或修建的城寨,范仲淹下令帮助流民回家复业,或招徕逃亡百姓耕种废弃田地,没有耕牛等农业用具的,官府贷款帮助购买。对居住在新收复或修建城寨的贫困饥寒的少数民族百姓,范仲淹令种世衡等人统计户口数目,每户人口十人以上,官府借贷粮食一石;十口以下,借贷五斗。一定要让他们安心居住生产,不能出现新的流亡现象。范仲淹又在许多城寨设置“榷场”,官府参与当地商业贸易活动,用布帛换取当地百姓的青盐。青盐运到庆州和环州之后,价格可以翻番。所获利润,用于军队日常支出,为军队筹集了相当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