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雅说 第三段、十二因缘和四圣谛(04)四圣谛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谛,就是真理。四圣谛从什么是苦入手,深入分析了造成苦的原因,灭掉这些苦以及修行的步骤。四圣谛是佛教又一重要理论。

1苦谛什么是苦?3苦(按层次分)、8苦(按各类分)
2集谛说明苦的原因,有6根本烦恼(见惑、思惑),3种业
3灭谛灭烦恼,得涅槃解脱
4道谛修行的方法和步骤

1. 苦谛

按感受来分,苦可以分为三苦:

1坏苦事情往往好景不长,总是要向坏的一面发展,因变化、消失而生坏苦
2行苦做任何事都非常艰辛,且受打击,由此而生行苦
3苦苦因感受苦,此事本身就是苦,是以苦苦。

按生命活动来分,苦又可以分为八种:

1事物的出生都很艰难危险,包括人的出生。
2出生之后必然衰老,由此而生老苦
3病魔的折磨更让人生苦
4死亡是人最大的苦
5怨憎会不愿意见到、碰到之事偏会遇到
6受别离不愿意离别之事也必将离别
7求不得希望得到的东西偏偏得不到
8五蕴炽盛五蕴之苦皆同时发生。

2. 集谛

集,就是集合,苦、烦恼之集合、积累,也就是烦恼是怎样形成起来的。烦恼有根本烦恼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前5个为思惑,不正见又包括5个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随烦恼二十种,其中小随烦恼10种,中随烦恼2种,大随烦恼8种:

No12345678910
根本烦恼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
思惑见惑(不正见)
随烦恼忿
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业,就是业报,是行为的结果。业有多种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123
按行为分身业口业意业
按善恶分善业恶业无记业
按影响分共业不共业
按报果分正报依报
按时间分定业不定业
按轮回分引业满业

3. 灭谛

灭,就是寂灭、涅槃的意思,也就是消除烦恼。涅槃分有余涅槃(阿罗汉果)和无余涅槃(佛果)。有余涅槃前的修行有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前三个的修行为有漏(有学),而阿罗汉果为无漏(无学)。

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称之为有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称之为无学。所有烦恼是从从根而入,如果六根清净,烦恼不能从此而入,则称之为无漏,反之,如果六根还有烦恼进入,则称之为有漏。

小乘四果去除的烦恼 三界
须陀洹戒禁取见、身见、疑欲界
斯陀含贪、嗔、痴欲界
阿那含戒禁取见、身见、疑、贪(淫欲之贪)、嗔欲界
阿罗汉色戒取、无色戒取、掉举、我慢、无明色界、无色界
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四定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

4. 道谛

道谛主要是讲修行的方法和次第。总的原则上不外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步,初学者往往在戒方面就实行不了,所以释迦牟尼告诉初学者要以戒为师。

为了让戒能实行,需要三皈依、五戒十善、忏悔、五停心、三十七道品 、六波罗蜜。

三皈依
原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坛经三宝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
五戒十善
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五停心
不净观慈心观出入息观因缘观界分别观
六波罗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三十七道品
资粮道
四念处
  1. 身念处,观身不净
  2. 受念处,观受是苦
  3. 心念处,观心无常
  4. 法念处,观法无我
四正勤
  1. 未生恶法令不生
  2. 已生恶法恒令灭
  3. 未生善法令出生
  4. 已生善法令增长
四如意足
  1. 欲如意足
  2. 精进如意足
  3. 心如意足
  4. 思惟如意足
加行道见道修道
五根
  1. 信根
  2. 精进根
  3. 念根
  4. 定根
  5. 慧根
五力
  1. 信力
  2. 精进力
  3. 念力
  4. 定力
  5. 慧力
七觉支
  1. 择法觉支
  2. 精进觉支
  3. 喜觉支
  4. 轻安觉支
  5. 念觉支
  6. 定觉支
  7. 舍觉支
八正道
  1. 正见
  2. 正思维
  3. 正语
  4. 正业
  5. 正命
  6. 正精进
  7. 正念
  8. 正定

五、整段解读

“诸法空相”后面的六个“不”是描述空相,法有心生,也随心灭,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有因缘则生,因缘消而法灭。所谓法灭,就是回归到空相。其实,我们周边的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无不如此,在短时间之内,好像实际存在,百年之后入土,万年、亿年之后它在哪儿?

“是故空中无色”开始,讲的是当万物回归到空相之时,也就不存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也不存在六根、六尘和六识了。这种空相状态已经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了,自然也不会有十 二因缘导致六道轮回。没有了六道轮回,自然也不会有苦、集、灭、道来解脱烦恼了,这时,边般若智慧也不需要了,真正实现了无为,无所得也无所失。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