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3.16章 什么是智慧的实相


【《楞伽经》原文】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施设。所攝受非性,摄受亦非性。以无攝故,智则不生。唯施设名耳。云何世尊。为不觉性自相共相,异不异故,智不得耶。为自相共相,种种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耶。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障故,智不得耶。为极远极近故,智不得耶。为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觉自共相异不异,智不得者。不应说智,应说无智。以有事不得故。若复种种自共相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者。彼亦无智,非是智。世尊。有尔燄故智生,非无性会尔燄,故名为智。若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应是无智。以有事不可得故。

佛告大慧。不如是。无智。应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隐覆说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觉自心现量,有无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不得故,智于尔燄不生。顺三解脱,智亦不得。非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伪习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故于外事处所,相性无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计著。不觉自心现量。于智尔燄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观察不得,依于断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有诸攀缘事 智慧不观察 此无智非智 是妄想者说
于不异相性 智慧不观察 障碍及远近 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 而智慧不生 而实有尔焰 是亦说邪智

【南怀瑾老师解读】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依您所说,这个分别攀缘的妄想心,如加以智慧观照,就都无根本可得,只是依世间的习惯,假设而形成的。

“事实上,假设的妄想现象,根本就没有能摄取和所摄取的自性存在。如果能够了知这些都是内心意识分别的所生,于是能摄和所摄的也都自然空了。那么,所谓的智,也同样没有能摄及所摄的境界,也只是一种表达时的假设名辞而已。

“然而,究竟是因为人们不能感觉自他等共同性相的异同,所以不能证得智相呢?或因为自他等种种的自性相,可以自由隐蔽,所以不能证得智相呢?或因为被物质世界的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所障碍,不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空间远近的距离,不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年龄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的聋盲,不能证得智相呢?

“假使是由于不能感觉自他等共同性相的同异,而不能证得智者,那就不应该说是智,而是无智,因为他连这些事都不能证得啊!

“假使是由于被自他等种种性相所隐蔽,而不能证得智者,也只能说是无智,而不能说是智。因为能明照一切,才说是智,并不是不能明照一切的也算是智啊!

“假使由于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或远近距离、老小聋盲等、身心诸不健全的关系,不能证得智相者,应该说是根本无智,因为也有许多事是智所不能证的啊!”

佛说:“我不是像你所说的,这样便是无智,那样才是智,但也不是说这些就不属于智的范围,我不会这样含糊隐约其辞的。在妄想分别和攀缘执著的妄心现状中,是不能求得智慧实相的。这些都是妄心的设施量所形成的心理状态。

“但能自觉内证都是自心现量,了知一切外物之性都是非性,究竟是有或是没有,事实上都不可得,与其了不可得,所以在内外一切境界上,智慧朗然,幻影不生。由此顺着解脱门而证觉所谓智,也是不可得的。

“这不是像普通人以妄想分别,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有性、无性的虚妄习气之中,以推测智相的实境,认为这样才算是知道了智,那样却不是知道智。所以人们对外界一切境象,寻求性和无性等的妄想不断发生。却不自知都是自心现量所形成,却说那是我和我所的各种状态。而且加以执著,不能自觉内证自心现量,却推测智相而生起许多妄想,由于用妄想心以求智,所以观察外性非性而不可得,就堕入断见之中,认为根本没有自性了。”

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有诸攀缘事。智慧不观察。 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

(这是说:在有妄想分别的攀缘状态中,观察智慧实相,说这是智那不是智等等,都是妄想者所说,并不是智的实相。)

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 障碍及远近。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而智慧不生。 而实有尔焰。是亦说邪智。

(这是说:如果说因为自他同异等性相的分歧,或是被物质所障碍,以及远近距离所阻隔,才得不到智相,这些观念,都是邪见。还有认为是因年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不健全的关系,而明照一切的智慧境界不生,这也是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