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义今释》第六章 修习佛法的程序与方法


06-02、修学佛法进度程序的指示

阿难又问:“这样修证佛地正三昧境界的人,如果还未达到涅槃(圆寂),何以只能称他是乾慧地?由乾慧地再求进步,身心善行渐次增益所发现的四十四位心境现象,与它的界说和目的,以及菩萨的十地境界。乃至等觉(相等于佛地的正觉)菩萨的果地,究竟是如何情形?希望佛再加说明。

佛说:“自性本来是灵妙圆明的。既非任何一个名望可以形容,更非任何一种现象可以比拟。就其形而上的本位而言:本体自性中,本来没有物理世界与众生世界的存在。因为妄动,然后才有物理世界的众生的生起。既然有生,一定就有相对待的作用,跟着就会灭了。有了生灭,就称为妄心。如果生灭不停的妄心消灭了,就名真如,或称为真心,或叫做真性。悟得其理,证到其事的,便称作无上菩提,已得无上正等正觉。以其现象而言,就称之为大涅槃(圆寂)。其实,这两个名词,只是互相说明表示的名号。你现在要修佛的真正三昧,直入佛的大涅槃境界,首先应当认识这众生界和物理世界两种颠倒的原因。如果再不生起颠倒,就可以达到佛的真正三昧的境地。

如何叫做人生颠倒呢?由于真心自性是本来灵明圆满的。灵明至极,于是发起自性功能的妄动。自性妄动不息,就有了生灭不停的作用。于是从自性本体的毕竟虚无空寂的本位中,生起胜妙实有的有为作用。这个有所为的有为作用,原来并不因为有个什么原因才发生。只是当自性功能妄动的时候,突然发生,暂时存在,偶然停留而形成一种现象,其实并无固定的根本。从这个无所住但有现象的有为作用,而形成了物理世界和一切众生界。无奈一切众生反而迷失了自性本来的圆满光明,便发生虚妄的知见,误以为那些有为现象为真实的存在。其实,不知道这个虚妄的作用和现象,并无一个固定的自体,更没有实在存在的东西可以依持。可是如果要想返复归还到真如的本性,有这个要想求得真如的心,就不是真的真如自性了。如用这个并非真心自体来求得返本还元之道,显然又成为一种错误的现象。‘非生非住,非心非心非法’,无生之中求生。不可住之中求住。依妄心而求真如,用谬误的理则而求真理,辗转发生心理连属不休的力量,形成业力的作用。因此,业力相同的就互相感应,产生交感的作用,彼此相生相灭,所以才有众生的种种颠倒的存在。

如何叫做世界颠倒呢?这些有为的万有现象,既已形成有所为以后,便自然的成为分段的妄有妄生,因此成立空间的界限与方位。其实,那都不是万有自作或是人为的造成,也不由于先天有个决定性的原因,更没有一个必然性的果然存在。因此时间的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作用。)和空间的四个方位。互相和合干涉,互相分化又互相统一。(宇宙犹如一个大而无比的自然物理化学的洪炉。)变化生出一切众生的种类。(参看本书第四章)因此世界上因有动力的妄能而有声音,因有声音而有物理的色相。因物理的色相而有香臭。因有香臭而有感触。因感触而有味性。因味性而有思惟意识。(这六种作用,如连环联圈不断,互为因果,互为起灭)由此六种现象,构成杂乱的妄想,形成业力性能。(有正反和排吸,统一和分化的相对作用。)成立内外正反的十二种区分。由此台轮圈一样地旋转不停,所以世间上有声音香臭味性感触等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由六位的能所互变,自始至终,终复为始。充其量的反复变化,都穷极于十二变之中,形成一个轮周似的旋复作用。依据这种轮转似的颠倒变化作用,构成众生界的现象,所以世界上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有色相和情想的)、无色(没有色相和情想的)、有想(有精神存在而无形相可见,如鬼神精灵之类)、无想(没有精神作用而有形相可见,如精神化做土木金石矿物等的物质之类)、非有色(无坚固的色情而有形象的存在,如水母浮石等)、非无色(偶然暂有色情作用,而没有长存的形象可得),非有想(好像似有知觉,而其实没有情想的作用,如蒲卢、向日葵、含羞草等)、非无想(好像没有情想,而其实也有情想,如土枭、破镜鸟等恶毒禽兽之类。),如此等等,共有十二种类的众生。”(此处原文是解释十二种类众生的生命本元,依原文研读即知。

以上《楞严经》第七卷竟

佛告阿难:“这些每一种类的众生之中, 也同时各自具有十二种生命轮转颠倒的因缘。(换言之,人亦具有兽欲,兽也具有人心。民胞物与,心物是没有绝对可分的界限的。)犹如一个人自捏其目,就会本能地眼前看到许多乱起的光华。须知灵妙圆明的真心自性,本自具足所有的虚妄乱想的功能。你现在要修证佛的正法三昧,对于发生虚妄乱想的根本原因,设立三个渐修的次第步骤,才能灭除其根。好像一个洁净的宝瓶,久装毒药。现在要想除去毒汁,恢复原有的洁净。必须先用汤水香灰洗涤,还它本来的洁净,然后才可以储藏甘露。如何各为三种渐修的次序呢?第一,是修习助因。修习一切善业,薰习一切善心,以消除它的助因。第二,是真修正性。培养善根,从事真正的修行,以剖出圆明灵妙的正性。第三,是增进善业。在行为上,为善无止境。在治心性的功用上,百尺竿头,更求进步。如此幸修持,使与现行业力相反而行。所谓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了。

(一) 如何是修习助因?这个世界上十二种类的众生,都依赖饮食而生存,所谓抟食,又名段食。就是众生们依时间的分段,用肢体帮忙来吃食。触食,领先感觉而食,如日光空气等。思食,精神上的食粮。识食,心理上的享受。因此众生们,食甘甜的食物而能生存,食毒素食物便会死亡。所以一切众生,要求得佛正法的三昧,应当断除世间的五种辛菜(葱、蒜、葳、韭、薤、兴渠,兴渠-此物中土所无)。这五种辛菜,熟食使人容易发生淫欲,生吃使人容易发生嗔恨。如不戒除,即使善能讲说一切经典,一切天仙圣贤,也都嫌其臭秽,和他远离。鬼魅却喜与其为伍,不知不觉间,就堕落在魔道之中。所以一般修习菩提,而求无上正觉者,必要永断五辛,这就是第一项的修行次序。

(二) 如何是真修正性?一般众生要求证入佛正法的三昧,必须先要严持清净的戒律,永断淫欲的习气。不饮酒、不食肉,以火净食,不吃生物。如果修行的人,不断淫欲和杀生的心,想超出三界外,是不可能的。所以众应当看破淫欲的事,犹如毒蛇,视同冤家盗贼一样。道德要守持声闻乘的执身不动的戒律。以后再行持菩萨乘的清净戒律和仪轨,再使执心不起。若得禁戒成就,在此世间,便永远没有相生相杀的恶业。 又能永不再起偷盗的心理和行为,就没有互相负累的果报。在此世间,就不须偿还宿债。能够做到这样清净的修行人,如果修习佛正法的三昧,不须要另得天眼通,就以这个父母所生的肉身,也自然可以看见十方世界,亲见诸佛而听法。能够得大神通,游于十方世界。可使宿命清净,再无艰难险阻,这是第二项的修行次序。

(三) 如何是增进善业,转变现在所行的业力?能够这样严肃持守戒律,没有贪淫的心。对于外界六尘物欲的现象,渐渐不会奔放流逸。因此必摄放心,回复归还到自性的本元。对于外界物欲现象的诱惑,既然不去追逐它、攀缘它,那么,六根的生理本能,自然就没有对象。这样便会使奔流放逸的狂心休息了,返还到一灵不昧,纯真无漏的境地。六根六尘的作用,既然能够不再生起行动的业力。十方国土的物质障碍,就一齐消除,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佛圆明清净微妙的密意,都会在这种境界中明白显现,如此就可以获得无生法忍。由此再加渐修,随他所发现的行持境界的过程,安立各种次序的圣位名称和含义,这是第三项的修行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