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中)第39讲


圣人也不知道的现象

夏革的意见是,这个宇宙之间有些生命“不待神灵而生”,好像自然生出来,“不待阴阳而形”,阴阳这两个字,我们中国文化到处可以看到,在古书里这是两个代号。《易经》的卦也是用阴阳做代号,所以讲我们的文化过去也是科学,可以说是上古的科学。有一个东西至今西方科学未能突破其范围,那就是宇宙万有生命的两个对立的力量,是矛盾而又统一的。譬如说有白天一定有黑夜,一个人前面与后面不同,乃至同样一个指头,有阳面有阴面,所以“阴阳”两个字,古代是一个专门学问,在诸子百家里称为阴阳家。阴阳家包括天文、宇宙物理、地球物理、人事物理,乃至于政治、军事、社会、教育、艺术,各方面都有。譬如画一幅画,太阳照射的一面,称为阳面,花的颜色就不同,叶子的背面是阴面,阴阳面有区分,画看起来是立体的,这是阴阳的道理。所谓阴阳家,够得上是一家,因为包含的学问非常非常多,连看风水、算命等等都属于阴阳家的范围。所以这个宇宙的生物都是阴阳相合而构成形相,但是也有许多东西不阴不阳、非阴非阳、亦阴亦阳,是所谓“不待阴阳而形”的。

不待日月而明”,有些生物不靠太阳月亮的光明,自己本身能够发光。有些生命“不待杀戮而夭”,不要等杀才死,自然会死。杀戮不只是人杀人,像杀其他东西,杀鸡、鸭,1念邮都是杀戮。其实以道家的观念,“天生天杀”,人为什么活了几十年会死掉?就是天杀。天杀以后生命并没有停止,死亡不过是休息,休息又来充电,重新一个新的生命,所以道家跟佛家看这个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断绝。我们看到一个人死了,很悲哀;道家佛家则认为死亡是新生命的开始,不是悲哀,是恭喜。所以中国文化,八十岁的老人死了,挽联是送红的,觉得是福寿全归,好像办喜事一样。这是“不待杀戮而夭”,就是自然的死亡。

也有许多生命,“不待将迎而寿”,将就是将养,现在叫保养。“将迎”这两个字,将代表保养,迎是等待,要保养等待下个转变。等于说,要好好保养自己的生命,等待明天的演变,这就是“将迎”。凡是宇宙间的生命,天然活得很长就是“不待将迎而寿”。譬如阿里山那一棵神木,谁去保养它?谁去“将迎”它?都没有,可是它能够活得那么长久。

他说另有些生物“不待五谷而食”,不要吃米、麦子、包谷之类的五谷杂粮,都不需要。譬如乌龟,吃空气可以活千百年;练气功的就要抓乌龟来学学看,把它用石头压住,多少年不死。你在很静的地方听,它这个脖子慢慢伸出来,自然吸气,吸了一口很长的气,跟着把头及四肢都缩进来,半天都不动,就是这么呼吸。另一个道理是瑜珈的道理,空气里有养分,它吸进来,所以不需要吃东西也可以活几千年。因此我们给人家祝寿,画个乌龟或白鹤祝贺。白鹤睡觉时,鼻子对着屁股,自己里头通气,不靠外面的呼吸,这些东西都是“不待五谷而食”的。

还有些生物“不待缯纩而衣”,缯纩代表丝织品,是古代的衣料,缯是细的绸子,纩是粗的。他说有些东西,不靠外物自然有衣服,像鸟类、动物等,都有天生的羽毛当衣服。现在男女服装还有些是纸做的,卖得很便宜,不用洗就可以丢掉,不晓得你们诸位穿过没有?我懒得穿,心中观念上觉得不对,我又不是死人,不是鬼,为什么穿纸做的衣服?

不待舟车而行”,有些生物不靠船,不靠交通工具,自己能够走路。他说这些生命“其道自然”,这个道不是修道的道,是讲一切的法则,包括生命的法则,自然会活着。宇宙间有各种不同的现象,要分析这一段,就属于博物的范围。中国古代有一本《博物志》,是晋朝的一个宰相张华著的,书中有许多问题,是世间一般知识所不能解答的。科学进步到现在,只解答了一部分,譬如说,有一个大问题至今解答不了,人是怎么来的?究竟从哪里来?这个生命的问题,人类努力了几千年到现在还不知道。所以人类号称自己有知识有学问,那只是自吹罢了。这里最后一句结论也讲,“非圣人之所通也”,这许多问题,连得道的人都不完全了解。

大禹到过的奇俗异土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dān]甀[zhuì],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繆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襍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现在讲人类的问题。我们了解大禹王在平洪水之灾时走遍了世界,“迷而失涂”,迷了方向,“谬之一国”,谬就是错误了,这个国字,是一个区域,就是走错路,到了另一个地方。大禹到过的地方很奇怪了,按照佛学的分类,世界上有四大部洲,叫南赡部洲、北倶卢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据小乘佛经说北倶卢洲的人没有嫉妒心,没有烦恼,长寿活到一千多岁,无疾而终,并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北倶卢洲有曲躬之树,你一蹲下来,树枝叶子就弯下来,把你盖起来,外面的人看不见。更特别的是,要大便时,地下裂一个坑,大便完了,地下涌出来一股水把屁股洗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好的地方,与中国道家几千年以前说的差不多。

但是有一点我向你们诸位讲过的,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探险,想了解这个地球的北极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至今没有结果。科幻小说认为地球里面另有一个世界,比我们文化高明,太空看到的飞碟,有人说是地球内部派出来侦查我们的。

再看《列子》这一篇,这个神话又跟科学接起来,很妙,说我们的老祖宗大禹当年治水向北方走,到过了这个地方,好像他经过了北极,到北极的中心去了。“滨北海之北”,过了北冰洋,还向北走,这是人为假定的,地球是圆的,究竟是南极还是北极,不知道。“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已经不晓得距离山东有多远了,大禹回来后,给它取一个名称叫“终北”,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北极。“不知际畔之所齐限”,那个地方多大?多小?没有办法测量。大禹当时带的测量工具是向瑶池圣母借来的,是一条龙,同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平常念个咒放在身上很小,要用的时候拉开,整个的地球都可以量。可是到了那个地方没有办法测量了,所以也就不知道那个地方有多大多小。

那个地方之好,“无风雨霜露”,不需要气象台,因为它的气候永远是好的。“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那个地方也没有鸟,也没有野兽,也没有虫,也没有草木。“四方悉平”,等于佛经里形容极乐世界一样,都是平的,是不是都是金刚钻做的土地不知道。“周以乔陟”,这个四周的范围,弯弯曲曲很美丽,是个艺术的图案。

当国之中有山”,他说这个地方中间有座山,“山名壶领”,这个山的名字也是大禹回来给它取的,因为山像一个水壶一样。“状若甔甀”,他说这个山中间像一个饭锅一样。“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这个山顶有一个口,像一个圆环,中间有水自然地喷出来,像是喷水池,大禹给它取个名字叫做“神瀵”。那是特别的水,那个水有香味,“臭过兰椒,味过醪醴”,香味比兰花的香还要强烈,把水喝了一口,比葡萄酒、白兰地,比韩国的高丽参茶还要补,一大堆的营养都有。“一源分为四埒”,而这座山喷出来的水向四方流,“注于山下”,到了平地。“经营一国”,这个地区的人只要喝这个水就够了,“亡不悉”,这个“”就是“”字,没有哪一个不沾到这个水的营养,所以也不要吃东西,喝这个神水就够了。“土气和”,这个土地的气候不冷不热非常平和,“亡札厉”,没有瘟疫疾病。

这里的人个性非常好,“人性婉”,都很和平清净,“而从物”,同那个地方物理一样,土地是平的,所以人的心地也是平的。“不竞不争”,没有斗争,没有竞争。“柔心而弱骨”,每个人心里都很仁慈,你爱我,我爱你,所以他们的身体骨头都很柔软,像婴儿一样,不像我们这样硬骨头那么讨厌。“不骄不忌”,每个人既不骄傲,也不嫉妒。“长幼侪居”,年纪大、年纪轻的都住在一起,没有相互轻视。“不君不臣,男女游,不媒不聘”,男女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结婚契约,要证婚人、介绍人来盖章啊,准备打官司用的,都没有。既不需要做媒,也不需要婚嫁,什么礼饼啊,什么戒指啊,都不需要,可见人类很和平,没有这些麻烦。

缘水而居”,大家都靠近这个神水而住,“不耕不稼”,不必耕田,不必种麦。“土气温适,不织不衣”,这个土地气候同人体配合得很好,温度、湿度都很恰当,所以用不着有纺织厂,不必穿衣服。“百年而死,不夭不病”,每人活一百年,没有人早死,更没有车祸,也不生病。

其民孳阜亡数”,这个地方的人民自然就繁衍很多,有多少人口呢?大禹来不及调查,不知道。“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同佛经说的一样,永远是快乐的,所以佛也说北倶卢洲不需要宗教,因为人没有痛苦嘛,不需要找依靠。所以生在北倶卢洲的人,在佛法来讲是八难之一,因为永远不会听闻道的真理。也因为他们没有痛苦,就不需要解决人生什么问题,也不需要解脱了;也没有衰老痛苦,大概活一百年同年轻时是一样的,生来就是那个样子。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大禹说那些人最喜欢唱歌,大概音乐很发达,用不着办音乐学院,个个都是音乐家,所以彼此拉着手唱歌,一天到晚只听到唱歌的声音,非常快活。

饥惓则饮神瀵”,疲倦时喝那个神水,“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喝了那个水,身体的体能恢复了,思想意志都很和平,那个水喝得太多就醉了,一醉要醉十天才醒过来。“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跳进那个水里洗澡,洗后一身都发亮、发光,去美容院都没有那么好。而且洗了这个水,身上自然有了香气,可保留十天之久。这是大禹因为走错了路而到过的地方。

周穆王与齐桓公北游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慠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

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俱之其国,几克举。隰朋诛曰:“君舍齐国之广,人民之众,山川之观,殖物之阜,礼义之盛,章服之美,妖靡盈庭,忠良满朝。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亦奚羡于彼而弃齐国之社稷,从戎夷之国乎?此仲父之耄,奈何从之!”桓公乃止,以隰朋之言告管仲。仲曰:“此固非朋之所及也,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齐国之富奚恋?隰朋之言奚顾?

到了周朝,跟大禹已经距离七八百年了,“周穆王北游过其国”,周朝的后代,周武王的子孙周穆王,到过那里。周穆王有八骏马,在佛经里说转轮圣王才有这样好的马匹,周穆王等于是转轮圣王了。我们唐人的诗句说,“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我们上次提到过的,再重提一次,周穆王既然有八匹这样的骏马,为什么死了以后不骑这些马回来呢?所以诗人很多都是哲学的思想,感叹生命的无奈,纵有世界上一切的权力,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

周穆王在终北之国,“三年忘归”,忘记了回来。后来周穆王“既反周室,慕其国”,回来后仰慕那个地区,不想当皇帝,愿意到那里做个普通人。“撇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自己好像失恋了一样,当皇帝一点味道都没有,因此也不想喝酒,也不想吃肉,对于后宫的妃子、宫女都不喜欢了。过了几个月以后,才慢慢恢复这个世界的生活。

周穆王之后三四百年,到了春秋时代,我们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第一个名宰相管仲。管仲比孔子早了近百年,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比孔子还高,他知道周穆王北游过这个地方,所以极力怂恿齐桓公到这个地方去。“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他们君臣带了几个人,已经过了东北,继续向北走,北面又北面,北极。

倶之其国”,到达那个国境的边缘,“几克举”,快要到达时,“隰朋谏曰”,齐桓公旁边有三四个大臣,管仲、鲍叔牙,还有一个后来接管仲位子的隰朋,当然他的学问、气派、能力、政治思想都不及管仲。隰朋就向齐桓公讲,“君舍齐国之广,人民之众”,你舍弃了我们广大的齐国,舍弃了众多的子民,“山川之观,殖物之阜”,多好的风景,生产万物的都市,你都不要了。我国又是“礼义之盛”,人文文化兴盛,有礼貌有道义。“章服之美”,穿的衣服那么漂亮,“妖靡盈庭”,后宫漂亮的女性那么多。“忠良满朝”,你的部下,好的干部满朝。“肆咤则徒卒百万”,阅兵台上喝一声,那威风多大,百万部队都在你面前敬礼,“视撝则诸侯从命”,你的威风使国际上的领袖都要听你的命令,“亦奚羡于彼而弃齐国之社稷,从戎夷之国乎”,你何必舍弃齐国那么好一个地方,而到北边没有文化的国家呢?况且再向北方走不晓得是怎么样一个世界,何必去呢?“此仲父之耄,奈何从之”,管仲年纪大了,昏头了,你何苦听他的!

齐桓公一听,对理想的前路茫茫,至少离幵自己国家,—切享受、权威都没有了,后患无穷,“桓公乃止”,齐桓公就停止前进,不去了。“以隰朋之言告管仲”,并且把隰朋的意见告诉了管仲。

仲曰:此固非朋之所及也”,管仲说,我所了解的那个世界,绝对不是隰朋所能够知道的。“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齐国之富奚恋?隰朋之言奚顾”,那个地方的境界,我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换句话说,管仲感叹齐桓公没有这个福气。他说到了那个区域啊,你才知道当君王统治一个国家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齐国的富有不需要留恋,你对于隰朋这些话也不需要顾虑。不过齐桓公已经相信了隰朋,只好回去了。所以齐桓公只能当一个霸主,不能成王,气魄上始终不够,没有到北极探过险,这个故事到此为止。

《列子》这一段故事,显示一个问题,在地球的北极有没有世界、有没有东西?现在科学家仍在研究哦!但是有一点,可以看到人类文化的奇怪,因为现在科学研究的不过是老路,在我们上古的神话传说里,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早就提到这个地方,并且在探讨。《列子》总算替我们保留住了这些数据。如果在几十年前五四运动正在拼命打倒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是讲这一套,一定被人耻笑。现在时代又变了,回过来再讲这一套,学西方文化的人听到这些,大家佩服,认为中国文化了不起。不管如何它是个幻想,几千年前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想呢?这正是我们现在科学要探究的。有关这一点,在这个时机,我们必须要了解中国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它所彰显的特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