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瑜伽师地论》第十二讲


“力励运转作意者。谓修始业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有间运转作意者。谓已得作意。于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者。谓即于此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决定作意。一得作意时。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时。三修现观时。四正得已得阿罗汉时。思择作意者。谓毗钵舍那品作意。内摄作意者。谓奢摩他品作意。净障作意者。谓由此故。弃舍诸漏永害粗重。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依离一切粗重之身。虽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诸烦恼不复现行。他所建立作意者。谓诸声闻所有作意。要从他音。乃能于内如理作意故。内增上取作意者。谓诸独觉及诸菩萨所有作意。以不从师而觉悟故。广大作意者。谓诸菩萨为善了知生死过失。出离方便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遍行作意者。谓佛世尊现见一切无障碍智相应作意。若诸菩萨遍于三乘及五明处方便善巧所有作意。

此中了相作意。摄缘法缘义。余六作意。唯摄缘义。缘身等境四种作意。遍在七摄。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十一卷)

……这一段跳过去不讲,可不可以?请举手……哦,少数服从多数,只好讲下去了。

“力励运转作意者,谓修始业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怎么叫用“力”地勉“励”自己“运转”,把它转化过来。这个修止的作意法门,就是讲开始修行的人,“始业”,开始修,“未得作意”,观也观不起来,影像也没有,佛学嘛,什么六根、六尘、五阴、空、不空都弄得很透彻,用功用不上路。这个时候,“修始业未得作意”,作意的道理始终搞不清,观想也观不起来,静止也静不了,打起坐来,不打坐还好,越打坐,思想妄念越多,再不然上座就昏沉、就睡觉,这就是说,“修始业未得作意”。 “所有作意”,所有的各种作意境界起不来,这个时候,必须要下决心求一种方法如何策励自己,比方显教的修法,般舟三昧,就是“力励运转作意”之一。

所谓般舟三昧就是在一个大殿或者空房间里,桌子、板凳什么都没有,一样东西都不能有,佛像也不能有,有个佛像也是有所依靠。然后,上面吊了很多的绳子,不给你上吊啊,不是准备吊死的。那个绳子一圈挂着,一边走,经行,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作意观想也好,紧着走。或者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或者四十九天,甚至于一百天,光是走,常行不坐,不卧。实在累了,就把两手套在绳子里一挂,站一下,然后还是走,(有问:吃饭、大小便怎么办?)吃饭、大小便都要站着,也不准坐下来。(有问:那不大方便吧?)当然不方便一点了,可是你修般舟三昧非要这样修,两腿搬开一点,大便照样走,没有什么了不起。譬如有老辈子的,我晓得的一位前辈,他修过,他告诉我:到了八、九天时硬是受不了,比死都痛苦,两条腿肿得如水桶那么大。可是,他准备这条命不要了,一生证到。他说,走到四十几天的时候两腿缩小了,到了五十几天以后啊,那不是在走啊,在房间里如同在空中飞一样,之轻灵,之舒服。哎,般舟三昧你们不要去尝试啊,不是开玩笑的。

般舟三昧是昏沉太重的人,散乱心太重的人,自己觉得业力很重,拿最苦的苦行自己来“力励”作意,“力励”修行。所以,修行是以苦为师,拿苦给自己吃的,不是图舒服的,修行本来是拿苦给自己吃的。好好的事情不干,把两条腿弯起了,在那里坐着……这个事情也并不难过,当然,也很舒服,你得了定,那无往而不舒服,无往而不乐;没有得定,一切皆苦,有求都是苦。这是“力励作意”,等等,刚才举了一个般舟三昧。譬如有人拜佛,昼夜在拜,一直不断,拜到趴在地上爬不起来,只要稍稍勉强能爬得起来,还是拜下去,这些都是“力励作意”的修行。真要修行,没有那么轻松的,对自己原谅,对自己优待,对自己宽松放逸,决不能成功。

“有间运转作意者,谓已得作意,于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怎么叫“有间运转作意”?上面不是有一条无间作意嘛,无间是没有间断过,这里来一条可以间断,变换方法。“谓已得作意”,譬如观想或者念佛的人,已经得到念佛三昧了,还要进修;或者,得清净的人,已经清净现前了,那么,可以调换一下方法。“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各种方法,查验自己,试验自己,变更修持。

“有功用运转作意者,谓即于此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什么叫“有功用”,即随时在用功中“运转作意”呢?就是说,你在修定的时候,在“勇猛精进”中,不慢不快,一贯地那么下去,所以,“有功用”“作意”。“修加行者所有作意”,都属于修各种加行,但是不离本行。就是说,刚才引用过,“龙衔海珠,游鱼不顾”。

“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决定作意,一得作意时,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时,三修现观时,四正得已得阿罗汉时。”这包括四种。什么叫“自然运转作意”?如果你们用功到这个阶段就很舒服了,几乎快要到达无功用行。上面讲到的都是“有功”需要用,到达了定力足了,自然作意,无往而不定:爬山也在定,跑步也在定,运动也在定,“自然运转作意”。这包括“四”个时间,“决定作意”,这四种情况之下,都晓得修持的法门。

第一种是“得作意时”,譬如你修光明点,或者观佛像,观起来了,行住坐卧,乃至入世、出世永远不变,这个影像始终在。“得作意时”,得到了,然后就不需要那么作意了,它自然,随便到哪里,入世的话,歌厅、舞舍,乃至麻将桌上——当然不鼓励你们打牌了。吃饭、上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这一切境界时候,这个止观的境界不会变,这是第一种,属于“自然运转作意者”。

第二,“正入”,已经入定,得到“根本定”的时候,作意观想境界,要空就空,要有就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性空缘起,如意出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更不谈了,可以如意出入,这个时候属于“自然运转作意”。

第三,“修现观时”,这个“现观”是有限度的意思,第六意识的“现观”。就是说,入世、出世,乃至在前方作战,炮火连天,随时生命在呼吸刹那间,那个时候的现场境界一切观空,在清净境界里。乃至原子弹炸下来,如永嘉大师所讲,“纵使铁轮顶上旋”,就是原子弹刚好在我的头顶上下来,“定慧圆明终不失”,自己还在定中,毫不相干,乃至骨头炸成灰粉了,定境没有变,即“现观”作意,这个叫做“自然运转作意”。

第四种,“正得已得阿罗汉时”,证得最后的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到最后,完全入了灭尽定境。所以,阿罗汉入灭尽定境不是我们凡夫所理想的那么……他是非常自然的,很自在。

“思择作意者,谓毗钵舍那品作意。”即思维抉择,就是说,一切要在观中。譬如刚才我们大家做测验,叫大家观一个明点,或者观一个佛像,这个作意起来,你说这个是止,一念不动的止,有没有观呢?当然是观,因为,你起来的这个明点是观起来的,是作意观起的。所以,止中有观,“毗钵舍那”就是观。

“内摄作意者,谓奢摩他品作意。”一切归之为内。你们研究佛经要注意,一个内、一个外,要你们的命。讲定心于内,然后你们打起坐来,拼命把那点光啊,佛像啊抓到这个身体里面,放在心窝子里,是不是这样?所以啊,血压也高了,胃也不好了,消化也不了,病也生起来——他并没有告诉你在身体之内,只是内而已啊。什么谓之内?无内外之内,唯心谓之内;心意识散乱,向外驰求就是外。你硬是要把它弄到这个身体里头……所以道家有许多,哎呦,守这个丹田,守这个肚脐眼下面一寸三分——女人若故意守这里,不得了,也许会得血崩症,会死人啊;男性修久了遗精啊,漏丹啊,什么都来了,都不可以。你守这里干什么?人家说要守肚脐丹田。这里有什么?肠子、大便,你守它干嘛?你又不是做清道夫挑大便的,老是看着自己的肚脐干嘛?内在不是在身体以内,是心,此心内定,不分内外之内。“内摄作意者,谓奢摩他品作意”,修止。

“净障作意者,谓由此故,弃舍诸漏,永害粗重。”“净障”即净了一切业障,没有了,因为修定。这包含的意思是,因为修定的关系,可以得无漏果,六根六尘都不分,内外寂静清净,“弃舍诸漏”。“永害粗重”,没有“粗重”,永远在轻安的境界里。

“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依离一切粗重之身,虽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诸烦恼不复现行。”就是说,真得了定的人,这个肉身转了,我们父母所生的肉体。平常凡夫的肉身是粗重,非常粗重,道家讲“没有仙骨”,骨骼非常重,又笨,骨节不珊然。历史上所谓讲唐朝的宰相李泌,就是吃了懒禅禅师鼻涕加上作料的那半个芋头,说是出来后骨骼珊然,走起路来,那个骨骼沙沙地响,那么轻灵,仙骨。得了道的,骨骼、肌肉一定轻灵,一切粗重之身离开了。“虽行一切所缘境界”,虽然去入世,做事、做人,“而诸烦恼不复现行”,永远起不了烦恼;不是故意不起烦恼,想起烦恼,没有烦恼。所以道家的张紫阳讲过这句话,“烦恼无由更上心”,心里想:弄个烦恼来烦烦,玩一下看。起不了烦恼,得了定会到这个境界。身体粗重离开了,永远轻安;心解脱了,永远无烦恼。

“他所建立作意者,谓诸声闻所有作意,要从他音,乃能于内如理作意故。”“他所建立作意者”是什么呢?“他”即外面的,靠其它的。就是说,佛的小乘弟子们,“声闻”众,怎么叫声闻众呢?不是说听到声音就得道了,是因为佛经的说法、教化。等于你们诸位同学一样,听听上课嘛,烦恼少一点,做人好个半秒钟;不听的时候,老毛病依然如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声闻众。天天挨一顿骂,骂了以后很乖;不骂的时候,皮都发痒,连声闻的声闻……只好大声吼吼你,乖一点。

所谓“他所建立”,譬如我们靠念佛的,听到人家木鱼一敲,钟一打,一念佛……你看每一个上殿,“噢……噢……噢”,“噢”了几声,好多人眼泪双垂——声闻众,听到那个声音,境界环境影响他,善心起了一点点;离开了木鱼引磬,一出门,“好讨厌!”就来了,是不是这样?没有错吧?都属于声闻众。“他所建立”,所以靠念佛,靠念咒子,靠佛音声所伴是“谓诸声闻所有作意”,就是“他所建立”,不是自己的功力到达了,依赖于善知识,依赖于菩萨,依赖于佛,依赖于圣人的引导,自己才有一点点好的心理境界出现。不然,丢在那个环境里头,自己是莫名其里钻出来一个土地堂,莫名其妙(庙)的意思,莫名其“土地堂”,就是这样。

还有呢,“要从他音,乃能于内如理作意故”,听了别人讲,多听听经,多听听念诵,然后心里头还合理一点,只要三天不好好守规矩,就又如野马奔腾了。

“内增上取作意者,谓诸独觉及诸菩萨所有作意,以不从师而觉悟故。”这就高了,是自己“内”在定慧的力量一天天在增长,“增上取作意”。这就是“独觉”辟支佛的境界,“及诸菩萨”们的境界。那不从人家,也不靠环境,也不靠善知识的呵斥——文字讲好听点叫呵斥,普通讲就是挨骂,完全是自己晓得进修,佛菩萨境界。“以不从师而觉悟故”,不需要善知识老师的教训,自己随时能够进入,随时觉悟。

“广大作意者,谓诸菩萨,为善了知生死过失,出离方便,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作意。”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大乘道。大乘道菩萨一切的愿力,譬如普贤菩萨的大愿,若以止观法门来讲,就叫做“广大作意”。我们都晓得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多伟大!虚空若是有边啊,我的愿力比虚空还大!下面一转,而虚空是无有尽故,故我愿无穷,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我的愿力同虚空一样,也是无量无边的。明知众生度不了,明知众生不可度,明知众生不能度,不要度,我也度,反正你不爱我,我爱你,总是爱到底为止,这叫做菩萨“广大”愿。所以,只有菩萨境界才“发弘誓愿”,“弘”是那么广大。一切众生可以反对我,一切众生可以杀掉我,一切众生可以骂我,我始终慈悲一切众生,永远追随一切众生,此乃“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作意”,这是大乘道的菩萨发阿耨多罗无上菩提心的大愿,这叫“广大作意”。

“遍行作意者,谓佛世尊,现见一切无障碍智相应作意。”“遍行作意”还不是菩萨境界,是佛境界。“遍行”即无所不在,没有涅槃,没有佛涅槃,也没有正法、像法、末法,永远存在,都在一切众生的旁边,都在一切众生的心中,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这叫“遍行作意”,只有佛的境界做得到。所以《楞伽经》告诉你,“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佛在哪里?释迦牟尼佛随时都在,阿弥陀佛随时都在众生的心念中,“遍行作意”。例如《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这个道理。

“若诸菩萨,遍于三乘及五明处,方便善巧所有作意。”这包括了大乘菩萨道,“三乘”、“五明”,“方便善巧所有作意”,八万四千法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此境界。

这叫做修止观瑜珈四十种作意的范围,都给你们解释完了。现在再加分析,你看弥勒菩萨多慈悲啊!讲了一条一条的,又告诉你,所以,你们说看懂了,但还是要听人家讲下去一样,这是表示你不粗心大意。你看,佛说法,弥勒菩萨说法,当时听的都是大菩萨,那还不懂?不一定懂,粗心就过去了,他再分析。

“此中了相作意,摄缘法缘义,余六作意,唯摄缘义。缘身等境四种作意,遍在七摄。”他说,这四十种作意的范围里,内外,所谓“了相作意”怎么讲呢?“摄”即包含,包含了“缘法”、“缘义”。什么叫“缘法缘义”?哪位同学解释一下看?我喝一口茶,偷个懒……“缘”是所缘的境界,譬如我们念佛,就是缘念佛修法,开始修没有不所缘的。一种是“缘法”,缘什么法呢?四念处、四正勤,三十七道品都是法,乃至念咒也是法。譬如密宗的念咒,假设拿四念处来归类,密宗的念咒是属于哪一法?你们居士们有些都学过密宗的,讲讲看?参参看啊?这都是属于“缘法”。譬如刚才讲,叫你们观一个明点,看佛像,也是属于“缘法”,一个方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

“缘义”呢?“义”就是理,参究这个理。譬如参究《楞严经》的理,“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譬如你们早晚课所念的《楞严咒》的偈子,“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祈获法身”。你们光念过去了,心中没有“缘义”,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怎么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我今得果成宝王……”你们念的时候有没有“缘义”呢?光是木鱼一敲,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过去了,这个意思你们没有照着做,没有去想过,不是“缘义”,也不是“缘法”。所以,修行不是“缘法”,就是“缘义”,义就是理。所以,“了相作意”是包含了“缘法缘义”。乃至于其余六种“作意”都包含在内缘义。严重地讲,“了相作意”是“缘法、缘义”,及“余六作意”呢,是包括在“缘义”里头,即参究这个道理在里头。

还有“缘身等境”,譬如密宗的修气脉就是“缘身”,甚至道家的修气脉都是“缘身”;甚至于密宗莲花部的观想顶上“唵”字,心中“阿”“哄”,两个膝盖头什么梵文字,肩膀上什么梵文字,手怎么做手印,怎么观想,怎么献曼达,怎么献花,这些等等都是修身,由身瑜珈修卢舍那佛境界,一样可以成就。这是讲包括“缘身”等等的“四种作意”指缘身、受、心、法四念处。“遍在七摄”,普遍地,包括了缘法、缘义等等,缘身等等,都在七个根本作意里头。

“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怎么讲?刚才将“了相”讲清楚了。譬如说天台宗……当然,智者大师是成就了的,所以讲得对。禅师讲得对,证道是“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听懂了吗?“唯了因之所了”,这个“了”不是了义佛经的了义,是了相,真了了。譬如我们这个玻璃球,把它打在地上,“格老子,算了!”“算了”北方话,就是这个“了”字。“算了!”一打,玻璃粉碎了,你看不看?你还舍不舍得?管他呢,舍得是了了,不舍得也是了了,“了因之所了”,这个了就是这样的“了”。所以,修道证果“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并不是你另外生出来一个东西,懂了吧?

譬如学佛,我看到好多朋友:哎呀,你现在年纪那么大了,子孙满堂,什么都满足了。这里盖庙子,那里搞什么,永远不了,世界是无了之局。要了,就是这一刹那之间,这个水晶球丢在地上,“格老子,了就了了!”只有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哪有不了的时候?几时得了?所以古人说,“即今休去便休去”,现在放下就放下了,“要待了时无了时”,你等到哪一天,我事情做完了才来修行——没有了的时候!哪有了?“要待了时无了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叫“了相作意”,要了就了,一了就百了。

“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观察作意。唯摄胜解。余三作意。唯摄真实。此就前门。就余门者。当知随应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亦摄无学作意。谓清净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胜解观察作意。摄遍知作意。余三作意。摄正断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断作意。观察作意。唯摄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余六作意。通摄二种。事边际所缘作意。遍一切摄。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若就初门。遍一切摄……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以闻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定为其缘。若内增上取作意摄者。唯先资粮以为其缘。所余作意。前前后后传为其缘。

复次云何所缘差别。谓相差别。何等为相。略有四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因缘相者谓定资粮。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沈相掉相。乱相著相。应修习相。当知对治此四种相。何等沈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觉寤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耽著睡眠。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勤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于胜境界不乐攀缘。何等掉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大)举俱行。如前欲等。不曾修举。于举未善唯一向修。由于种种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十一卷)

那么,第二个,“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怎么讲呢?

“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观察作意,唯摄胜解。余三作意,唯摄真实。此就前门,就余门者,当知随应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亦摄无学作意。”“有学”就是我们,刚刚要学佛。“非学”相等于无学位,不需要再学,到家了。“非无学”,那已经证到二乘菩萨境界之间,这“二种作意”。“亦摄无学作意”,绝对“无学”,是大阿罗汉与菩萨之间。

“谓清净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胜解观察作意,摄遍知作意。余三作意,摄正断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断作意。观察作意,唯摄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余六作意,通摄二种。事边际所缘作意,遍一切摄。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若就初门,遍一切摄。”我这样念下去有没有味道?你们就了了,一点味道都没有,真了了。你看,学《瑜伽师地论》、学佛法要怎么学?你们懂了没有?我刚才故意不给你们讲,我晓得你们不懂的,念下去就没得味道了。这一段你要画表格,画出来归纳,这个理论摆在一个什么范围内,这是逻辑、因明;这个理论属于什么范围,彼此牵连相关的……所以,《瑜伽师地论》法相唯识之学,弥勒菩萨的学习是非常科学,难于研究的,理由在此。假设你们粗心大意,以为自己已经了了,才没有了呢,了不了的。分析精详,一路分下来告诉你。这个归那个,那个归这个;那个就是这个,这个就是那个,一路牵连的关系。

好,这段的最下面一行:

“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以闻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定为其缘。若内增上取作意摄者,唯先资粮,以为其缘,所余作意,前前后后,传为其缘。”好了,这一段是最后结论,刚才我们也讲到这里,讲到“内增上取作意”。“唯先资粮以为其缘”,我们做生意要先找本钱,做人吃饭要有粮草,学佛,你们准备学佛,不管在家、出家的,先要准备本钱。什么本钱呢?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福报修不成的。说:我刚刚开始想要清净,自己在庙上想修七天,哎呀,家里打电话来说:妈妈这两天血压高了,想你。你非动心走了不可,对不对?刚刚说:哎呀,我在这个地方要清净两天啊。有个烦恼就来找你,你自己火也大了。再不然,刚刚打坐坐得好的时候,旁边一个人放了一个臭屁,把你臭死了,你气得就想跟他打架——福报不够。所以,要想修行,要福德资粮具备。福报怎么修呢?平常做人做事,一切善行念念回向菩提,积累福德资粮。第二还要智慧资粮,要遇善知识,经教、教理统统豁然而贯通。要二资粮,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具备了,然后才可以起修。

像你们诸位在这里,你看,两种资粮都有,不过你们把两种资粮都倒入那个潲水缸里去了,宝贝都倒掉了。那是损福德的,其将来的果报也不可思议啊,我告诉你们,警告你们,试试看啊,我讲的话都有凭证的。“莫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禅宗讲。那么好的一个环境给你,自己不修福德资粮,不尊重福德资粮,不珍惜智慧资粮,自己还在那里闹别扭,你现在固然是痛快了,其果报在那里不可思议啊,试试看吧。讲句北方人的土话:走着瞧吧。走着慢慢看吧,一个个的果报都会来的,不然佛法无灵,那我就不信佛了。佛法的因果历然,一点不差的,你不相信就试试看。所以说,“唯先资粮以为其缘”。

“所余作意,前前后后,传为其缘”,前因后果。譬如我们今天为什么感冒了?因为昨天穿少了,这是它的前因;凉到了,是它的后果。因为昨天吃坏了,今天拉肚子是它的后果,“前前后后”,前因后果,“传为其缘”,互相为因果。因为今天生病了,所以不敢乱吃东西,不敢乱走,慢慢吃药,病到明天好了再说。所以,“前前后后,传为其缘”,互相因果。尤其是修行人,起心动念处,自己对于错误一点都不知道!其实啊,这个因缘统统种在那里,最后结账的时候只有自己吃亏,自作自受有什么办法?

“复次云何所缘差别?”现在讲“所缘”了,有影相所缘与无影像所缘,缘个什么呢?刚才我给大家指出来:缘亮光、缘明点、缘佛像,我给大家讲了两种方法。当然,不要缘你的情人,那越缘越糟糕,越堕落,像第六代达赖一样,那不行。那我缘钞票最容易了?天天弄张国父头像在那里看?**,佛法就是所缘,这个我讲过了。现在告诉你,“复次”,“云何所缘差别”呢?

“谓相差别。何等为相?略有四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所缘相”,你所知道的事情,意识分别。譬如说,拿修法来讲,有人对观世音菩萨特别有缘,你就选择观白衣观音,尤其是白衣观音化做女身的圣像,对于这个娑婆世界,对我们东方世界特别有缘。只有”菩萨慈悲念女身”,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化女身相?因为他知道世界上的女人最伟大,女人最痛苦,女人最值得救度,所以,他在东方世界始终以女身出现,清净庄严。现女相是菩萨慈悲,是代表母爱、大慈悲的爱。所以,弥勒菩萨始终是男身相,代表父慈,所以弥勒被称为大慈士。

“谓所知事分别体相”,譬如有些修密宗的,喜欢修绿度母,那个跳舞的姿势,腰身,三围,怎么一摆,上体还裸的,手式这么一拿,眼睛向外一瞥,一身都是绿色的,你看到特别有缘,一念就灵光,好,你去修绿度母。有二十一尊度母,有绿的度母、红的度母、白的度母,各种度母,还有金刚度母,所谓度母者,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母者即妈妈。所以我经常说,我们离开佛教看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人恨死了:哎呀,男人看不起女人,女人讨厌男人……讲了半天还是女人最伟大,天主教最后嘛,还是圣母玛利亚;佛教最了不起的观世音菩萨是以女身出现;道教的玉皇大帝狠的不得了,但玉皇大帝怕他的妈妈瑶池圣母,西方圣母。所有的宗教最后还是女性伟大,对不对?我这是替女性讲话啊,女性同学要送一个红包给我,哈。“谓所知事分别体相”。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得定,修一切止观就是为了得定。

“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沈相,掉相,乱相,著相。”修行不应该有的。“沈相”即昏沉,一打坐就头脑昏聩,睡眠。“掉相”不是散乱啊,“掉相”等于跳动,有时候打坐起来好像有一点清净,突然一个念头来了,“哎,讨厌!”就掉了;没有想、没有想,哎,突然又蹦出来一个,“哎,讨厌!”又丢掉了,这种就是“掉相”。散乱是根本坐不下去。“著相”不可以,即使得到了一个空,得到清净了,也不要“著相”,“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啊,清净相都不着。

如果你分别影像所缘,我要缘一个观音相或者佛像,或者一点明点亮光,结果啊,亮光缘不起来,一股清净相来了,身心非常清净,然后我贪着清净定下去,认为自己对了——错了,这是“著相”,你被清净相迷走了,你的定境界,这个专一的分别影像离开了主体,不能得定,懂了吧。所以,你们有许多,到了边缘不能得定,就是“著相”,你们特别注意。“沈相”、“掉相”、“乱相”、“著相”,这四种相不能着。《金刚经》的四种相,人相、我相、众生相……那是大乘菩萨的以体而论,以性而论;这个是以功用而论属于应该远离的。

“应修习相,当知对治此四种相。”对“昏沉”、“掉举”、“散乱”、“著相”要对治。

“何等沈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觉寤,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注意啊,出家修行的更要注意啊!什么叫容易落沉相?打起坐来不能用功?因为“不守根门”,六根不守,就是身体放逸。所以戒律,目不斜视,笑不露齿,就是守根门。“哈哈”一笑,散乱了,所以要笑不露齿,笑要微微笑,牙齿都看不见。“不守根门”,眼睛不要东看西看。要守六根根门。最重要的“食要知量”,饮食不要贪嘴啊,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吃坏的,食要知量。最重要的是守身根,不能漏丹,所以别解脱戒第一条是戒淫“初夜后夜”,即上半夜、下半夜,“不常觉寤”,喜欢贪睡,睡懒觉。不“勤修观行”,就是堕落。“不正知住”,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没有“正知”,这属于“痴行性”, 痴心,痴性重,痴的根性太重。

“耽著睡眠,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勤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结果贪睡,还说睡不够,功课太多了,太累了。“无巧便慧”,自己又不懂得方法,没有智慧,不懂调整自己精神的方法。“恶作俱行”,所以一边出家,一边心里后悔、讨厌;一边修道,一边是自己生气;一边在这个环境里,一边讨厌这个环境,都在“恶作俱行”,同时跟烦恼一起来。“欲勤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想用功一点,心里去观想,但是,正修行之路修定得不到。“于奢摩他未为纯善”,对于修止的方法、修定的方法,根本做不到,就是说,你方法上没有达到至善的境界。

“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于胜境界,不乐攀缘。”他说,“一向”对于修止得定的“相” ,“其心惛闇”,一打起坐来,两腿一盘,定还没有定,瞌睡来了,就想睡觉。“于胜境界,不乐攀缘”,对于上进的圣人境界,并不想求进步。有些同学一样,“哎,佛学我很喜欢。”

我说:“真的啊?”

“真的,我很喜欢。不过是喜欢听听了。”

“你修不修呢?”

“那我做不到。”就是“于胜境界不乐攀缘”,都属于痴性,都是愚痴人,白痴,智慧的白痴;多情人,世间的多情人,佛法的愚痴人。这都属于昏沉的一面,属于昏沉根性种子的人。

何等掉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掉举心?就是“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觉寤勤修观行”,这些都一样,是“贪行性”。掉举心是这么来的?是因为你贪欲心重。

“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大)举俱行。”不是“太”字,是“恶” ?“恶举俱行”,还是“恶作俱行”?

“如前欲等,不曾修举,于举未善,唯一向修,由于种种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掉举心是贪心重。这里有一个字有问题,“太举俱行”的“太”字有问题的,要查,**负责查其它经典,对照搞清楚,乃至其它版本。什么叫做掉举心重?掉举心是贪心的一种,“乐不寂静”,不喜欢清净的环境,不喜欢定的境界,对于世间贪恋得很。我经常碰到有些朋友,“学佛的人要离娑婆世界,哼,我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有什么坏?哪样不好?电灯、冷气,嗨,哪样不舒服啊?何必到那个极乐世界呢?地都是平的,也没得山爬,玻璃为地,我还要穿胶鞋,滑的很呢……”对这个世界没有“厌离心”,没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所以“恶作俱行”。等于前面所讲的胜妙之乐,永远未曾休止,这都属于散乱心。甚至于想到家乡,修行还不到几天,想家了,亲朋故里,“寻等动乱其心”,这是属于掉举心,还不属于散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