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处(sa?àyatana)
“引导来者伸展及扩大故为‘处’(àye tanoti àyata¤ ca nayat?ti àyatanaü )。”
相、味、现起、近因
六处的特相是范围; 作用是见、 闻、嗅、 尝等;现起为名法生起的依处和门;近因是名色。
何为六处?
佛陀这样定义“六处” :
? Katama¤ ca, bhikkhave, sa?àyatanaü ? Cakkhàyatanaü , sotàyatanaü , ghà nàyatanaü , jivhàyatanaü , kàyàyatanaü , manàyatanaü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sa?àyatanaü .?
“诸比库,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这称为六处。”(S.2.2)
这里讲到的六处是指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其中,眼、耳、鼻、舌、身五处都属于业生色法,意处属于心,特指果报心。
第九,名色缘六处(nà mar? papaccayà sa?àyatanaü )
“名色缘六处” 可说是在十二支缘起中最复杂的,一共有五种关系:
1.名缘意处(nà m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意处”是指俱生识(心)。“名缘意处”是心所和心的俱生关系,称为“俱生缘”(sahajà tapaccaya)。
“名缘意处”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相应心所为缘,所以才有心的生起。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有了心所也必定会有心一起生起,所以, 作为“名”的心所和作为“意处”的心之间的关系是同生同灭的俱生缘。
每个果报心都包括心与心所,例如眼识,眼识是一个心,还有七个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眼识的“名缘意处”是这七个心所与眼识同时生起。
2.名缘色处(nà ma-paccayà r? p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色处”是指名法生起的依处色,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五种处色。名与色处的关系是后生缘(pacchàjà tapaccaya)的关系。因为先有色处的生起,才有后面名法的生起; 后面的名法必须依靠前面的依处色而生起。
五蕴世间里的一切心都离不开物质而单独存在。例如眼识能够看,它必须以眼净色作为依处, 执行看的眼识才能生起。 虽然眼识在眼依处后面生起,但它反过来支助前面生起的依处, 就像后来出生的儿子反而能支助母亲一样, 这称为后生缘。在这里,作为“名”的眼识通过“后生缘”支助作为“依处”的眼净色,这种关系称为“名缘色处” 。对于其他名法支助其依处色也应如此理解。
3.色缘色处(r? pa-paccayà r? pà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一粒业生色聚里的俱生四界、命根和食素;“色处”是指五种依处色。
五种依处色都属于业生色法,“俱生四界”是指在一粒业生色聚里的同时存在的地、水、火、风四界。 其中:四界以助力(upatthambh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如果没有地的支持,眼净色等处色就不可能存在;命根以随护力(anupà l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食素也是以助力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
我们以眼处为例子来说明,眼处是指眼净色,它不能单独地存在,而存在于眼十法聚中。在眼十法聚中,地、水、火、风称为业生四界,此四界和命根、食素支助着眼净色。眼净色必须依靠地界才能存在,水界使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黏结在一起,火界提供温度并使它成熟,风界支持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命根保护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的生命,而食素为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提供营养素。所以,在这粒眼十法聚中,眼净色必须依靠地、水、火、风四界的支助,也必须有命根的保护与食素的支助, 这些关系称为 “色缘色处” 。
4.色缘意处(r? p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前生依处色;“意处”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
五蕴世间的所有心和心所都必须依靠依处色才能生起。例如:能看、听、嗅、尝、触的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心识的生起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没有眼睛就不能看,没有耳朵就不能听等等。眼净色、耳净色等都是依处色, 必须先有这些色法,才能作为提供心生起的物质基础,这称为“前生依处色”。因为有了前面生起的色法作为依处(vatthu),才会有心与心所的产生。这种“色缘意处”的关系是前生缘(purejà tapaccaya)的关系。
5.名色缘意处(nà mar? p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 “色”是指依处色,“意处”是指心识。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所以这里的名与意处是 “俱生缘” 的关系。而心的生起又必须依靠依处,所以色与意处是“前生缘”的关系。
再以眼识为例。眼识是一个心,伴随着眼识同时生起的心所有七个,分别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这里的“名”是指这七个俱生相应心所;“色”是指眼识赖以生起的依处眼净色。“意处”是指眼识。这种关系称为“名色缘意处” 。对于其他果报心也应如此理解。
第十,触(phassa)
“接触故为‘触’。”(phusat?ti phasso)
相、味、现起、近因
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接触、撞击;现起是集合,集合依处、所缘和心三者;近因是六处。
什么是触?
佛陀这样定义“触” :
? Katamo ca, bhikkhave, phasso? 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àyà - cakkhusamphasso, sotasamphasso, ghà nasamphasso, jivhà samphasso, kàyasamphasso, manosamphasso.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phasso.?
“诸比库,什么是触?诸比库,此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诸比库,这称为触。”(S.2.2)
第十一,六处缘触(sa?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六处
六处分为内六处和外六处,一共有十二处。
内六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
外六处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和法处。
法处的范围比较广,包括 16 种微细色、 52 个心所及涅槃。在这十二处当中,有十个半属于色法,分别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十处,还有法处里的16 种微细色(水界、性根色、心处色、食素、命根、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属于名法的有:意处(89 种心)和法处里的 52 个心所。此外还包括无为法的涅槃。
法处为什么不包括概念法?因为佛陀教导十二处只是讨论究竟法的范畴,所以概念法并不包括在内。
六触
这里的“触”是指七遍一切心心所里的第一个心所——触心所,特指 32 种世间果报心中的触。
眼识有善果报和不善果报两种,这两种眼识里都有触心所,所以有两种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是同样。意触(manosamphassa)也是世间果报心里的触心所,一共有22 种,分别是:善和不善果报领受心 2 种;善和不善果报推度心 3 种;8 大果报心;5 个色界果报心;4 个无色界果报心。 所以,与双五识相应的 10 种触,加上 22 种意触,共有 32 种触,和前面“行缘识”所说的 32 种世间果报识一样。
六处缘触
六依处、六所缘、心和心所三事结合或接触,为“触”。有了眼、耳、鼻、舌、身作为依处,又有色、声、香、味、触、法作为所缘,还有心作为意处,心所属于法处,它们之间的接触结合,称为触。
佛陀在《相应部· 六处相应》等许多经文中解释了“触”的产生:
? Cakkhu¤ ca pa?icca r? pe ca uppajjati cakkhuvi¤ ¤ à ? aü , ti? ? aü sa? gati phasso.?
“缘于眼、颜色而生眼识,三者结合为触。” (S.4.60-61; M.3.421)
这里先以眼触(cakkhusamphassa) 为例来说明“六处缘触” 。在六处中,眼处是指眼净色,属于内六处;色处是指颜色所缘,属于外六处。 在眼识名聚里,眼识一心属于意处,剩下七个心所,扣除触心所后,还有六个相应心所,即:受、想、思、一境性、命根和作意,它们属于法处。对于在眼识名聚里的触心所,它必须缘于六处中的眼处、色处、意处和法处,才会有此眼触的产生。
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依此类推。
除了与双五识相应的眼触等之外,和其馀一切心相应的触都称为意触(manosamphassa)。这里以领受心取颜色所缘而生起意触为例。 领受心的依处是心处色, 心处色是微细色,属于法处;颜色所缘属于色处; 领受心属于意处; 除了触以外的其他 9 个相应心所属于法处。 而此领受心中的触心所称为意触。于是,以六处中的色处、意处和法处为缘,才有领受意触的生起。
如果没有以前学习过的“阿毗达摩”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缘起会比较吃力。 缘起并不是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在实际修行中亲见亲证的,修习缘起其实就是应用这些关系去辨识。因此,修行必须依照经论的教导。假如背离了经论,背离了佛陀的教导,所谓的“修行”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