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口诀》09.一相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陀洹者,梵语,唐言逆流。逆生死流,不染六尘,一向修无漏业,得粗重烦恼不生,决定不受地狱、畜生、修罗异类之身,名须陀洹果。 若了无相法,即无得果之心;微有得果之心,即不名须陀洹,故言不也。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流者,圣流也,须陀洹人已离粗重烦恼,故得入圣流;而无所入者,无得果之心也。须陀洹者,乃修行初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者,梵语,唐言一往来。舍三界结缚,三界结尽,故名斯陀含。斯陀含名一往来。往来,从天上却,到人间生,从人间死却[29],生天上竟,遂[30]出生死,三界业尽,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观诸境,心有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 。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著,后念即离,故实无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31]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梵语,唐言不还,亦名出欲。出欲者,外不见可欲之境,内无欲心可行,定不向欲界受生,故名不来,而实无不[32]来;亦名不还,以欲习永尽,决定不来受生,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者。烦恼永尽,与物无诤。若作得果之心,即是有诤。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阿罗汉,梵语。唐言无诤。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性无违顺,心境俱空,内外常寂。若有得果之心,即同凡夫,故言不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何名无诤三昧? 谓阿罗汉心无生灭去来,惟有本觉常照,故名无诤三昧。 三昧,梵语,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五[33]种邪见,是名正见。然空中亦有明暗诤,性中有邪正诤,念念常正,无一念邪心,即是无诤三昧。修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若有一念得果心,即不名无诤三昧。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是梵语,唐言无诤行。 无诤即是清净行。 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


〖注解〗
29.《卍续藏经》本及《五家解》本均作“死却”。坊间流通本无“死”字。
30.《五家解》本作“遂”字。
31、32.原本无“不”字,据《五家解》本补。
33.《卍续藏经》本及《五家解》本均作“九十五”,而坊间流通本作“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