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题解】 这是王禹偁于真宗咸平二年(999)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写的一篇记文。文中除详细描述在竹楼上所能看到的江山胜景、听到的丽雪琴棋声足以开阔胸怀外,表现出来的逍遥自在邀游宇外的愿望,其实是被贬谪后自我平衡的一种方式,末段详述自已被屡屡调动的经历,又慨叹竹楼寿命有限,自己来年不知在何处,更是透出无奈的悲凉。

【原文】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译文】

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粗得像椽子,竹工破开它,刮去节疤,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

在月城的西北角,女墙都塌毁了,草木丛生,荒芜污秽,我在那里盖了两间小竹楼,跟原有的月波楼接通。眺望远山,山光尽收眼底,平视江中浅流,好像可以舀取,清幽寂静,辽远开阔,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适宜听骤雨,小楼上有瀑布的轰鸣声;冬天适宜听密雪,小楼上有碎玉落地的沙沙声。适宜弹琴,琴声和谐流畅;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俗;适宜下棋,棋盘上落子声丁丁悦耳;适宜投壶,箭投入壶里也铮铮动听。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是竹楼给予的啊。

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衣,戴上华阳巾,手拿《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除世俗杂念。除了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中白帆、沙洲鸥鸟、茫茫烟云、苍苍竹树罢了。等到醉意全消,煮茶的烟火也熄了,我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赏心悦目的佳境啊。

那齐云楼、落星楼,高确是高了;井幹楼、丽谯楼,华丽确是华丽了,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蓄藏乐妓,安顿歌儿舞女,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我是不屑于去做的。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管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又到中书省任职;咸平元年的大年夜,奉命调来齐安;咸平二年闰三月到了郡城。四年之中,奔走不停,还不知道明年又在什么地方,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趣相同,能接着修整它,或许这座竹楼就永远不会朽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