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六国论

作者:苏辙

【题解】 本文探讨了战国时期与秦国抗衡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诸侯国相继灭亡的原因,认为六国目光短浅,相互不团结,贪图小利导致了灭亡。 鉴于当时北宋在契丹和西夏的威胁下只是纳币送绢以求苟且偷安,作者此文的现实针对性就非常明显了。 全文论点鲜明,以史实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逻辑严密。

作者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奇怪天下的各诸侯国,凭着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决然向西进兵,去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思考,认为一定有可以使六国保全自己的计策。因此我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士,考虑祸患疏忽大意,谋取利益目光短浅,而且不明白天下的形势。

秦国同各诸侯国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区,不是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两国的国土。各诸侯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方,也不是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两国的领地。韩、魏两国的存在对于秦国来说,好比人的心腹之患。韩、魏两国挡住了秦国的交通要道,而且蔽护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那时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没有哪里赶得上韩、魏两国。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时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时又提出收服魏国。秦昭王在没有得到韩、魏的真心归顺时,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为此感到担忧,那么秦国所顾忌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了。

秦国出兵燕、赵,对秦国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秦国穿越韩国、经过魏国而去攻打别国的都城,燕、赵两国将会在前面抵抗,而韩、魏两国又会乘机从后面袭击,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在攻打燕、赵两国时,不曾有过韩国、魏国从后面袭击的忧患,那是因为韩国、魏国已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和魏国是其他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中间出入往来,这难道可以说是明白天下形势吗?丢弃小小的韩国、魏国,让他们去抵挡如虎狼一样强暴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而落入秦国手中呢?韩、魏两国屈服而归顺了秦国,这样秦国就能够毫无阻挡地向东方的各诸侯国用兵了,从而使天下各国普遍地遭受它的祸害。

韩国、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其他各诸侯国却可以依靠韩国、魏国作为他们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优待韩国亲近魏国以排斥秦国。这样秦国就不敢越过韩国、魏国来窥视齐、楚、燕、赵各国,而齐、楚、燕、赵各国因此就能够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用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对强敌的韩国、魏国,使韩国、魏国没有来自东面的后顾之忧,它们就能够为天下其他诸侯国挺身而出去抵挡秦兵。让韩、魏两国去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养生息来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应付一切情况,那秦国还能干什么呢?不知道提出这样的策略,却贪图边界上尺寸之地的小利,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兵还没有出动,而天下各诸侯国已经自己陷入困境了。以至于秦人能够钻他们的空子来夺取他们的国家,这能不令人悲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