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深虑论

作者:方孝孺

【题解】 这是一篇史论,作者论述历朝君主也想吸取前朝败亡的教训,进行改革,结果却都不免于灭亡,这是因为天道为智力所不及,因此在文中提出尽人事以合乎天心的主张。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原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译文】

考虑国家大事的人,常常谋求解决那些困难的问题,而忽略那些容易解决的问题;防范那些可怕的事情,而遗漏了那些不被怀疑的事情。然而祸患常常萌芽在那些被忽略的问题中,变乱常产生在不被怀疑的事情上。这难道是他们考虑得不够周全吗?这是由于人们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世间本该如此的事情,而超出了人们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的,那就是天道。

当初秦始皇消灭诸侯、统一天下时,认为周朝灭亡的原因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就把封建制改成了郡县制。正当他以为从此可以不用再进行战争,皇帝的宝座可以世代相传时,却不料汉高祖在田野间兴起,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政权。汉朝建立以后,从秦朝孤立无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于是大封子弟为诸侯王,以为他们是同姓王,血亲关系可以使统治世代相传而不致发生变故,不料吴楚七国却萌发了篡权弑君的阴谋。武帝、宣帝以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封地,从而分散他们的力量,以为这样就可以太平无事了,不料外戚王莽最终篡夺了汉朝的天下。东汉光武帝对于西汉哀帝、平帝,曹魏对于东汉,晋朝对于曹魏,都从前代失败的缘由中吸取教训,从而制定防范措施。但是,他们后来的败亡却都出于他们所防范的事情之外。唐太宗听到将会有姓武的人来杀害他的子孙,就搜捕并杀掉有嫌疑的人,而武则天日日在他身边侍候,他却没有觉察。宋太祖见五代时期地方藩镇势力强大足以挟制他们的君主,便在统一天下后全部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削弱他们的力量,以便容易控制,却没有料到他的子孙后来反而因此受困于敌国。上述这些帝王都有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能,他们对于太平、动乱、生存、灭亡之微妙关系,考虑得非常详尽,也防备得很周密了。然而他们仔细谋划了这一方面,祸患却从另一方面发生了,结果招致动乱甚至灭亡,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人的智慧只能考虑到人事,却不能考虑到天意。良医的子女大多死于疾病,高明巫师的子女大多死于鬼祟。难道他们善于救活别人,却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实际上,他们在考虑人事上是聪明的,但在考虑天意上却是笨拙的。

古代的圣君,懂得天下后世的变化不是人的才智所能考虑周全的,不是法术所能控制的,因此不敢任意施展他们的智谋,只是积累最大的诚意,运用最高的道德,来迎合天意,使上天眷顾他们的品德,好像慈母抚养婴儿一样不忍心撒手不管。所以,他们的子孙中虽然有愚蠢、不成材而足以使国家覆灭的,而上天终于不忍心使它立刻覆灭,这才是考虑问题深远的人。如果自己不能迎合天意,却想用一点小小的智谋去控制和驾驭当前事务,还想让自己的子孙一定不会有危难和覆灭,这在情理上必然是说不通的,又怎会符合天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