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归晋知罃

《左传》成公三年

【题解】 楚将知罃送还晋国有不得已之处,所以楚王才“怨我”、“德我”、“何以报我”这样反复试探。知罃看似直接回答楚王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把自己置于事外,只讲从作为臣子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的角度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 知罃对楚共王与当年晋文公对楚成王颇有相似之处,这种骨气是很令人钦佩的。

【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zhi ying),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译文】

晋国人把楚国公子谷臣连同连尹襄老的尸体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 。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

楚共王送别知罃,说:“您大概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缺乏才能,不能胜任,所以被俘。君王的官员没有杀掉我来衅鼓,让我回国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

楚共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解脱,各自克制忿怒来互相谅解,两国都释放被俘的囚徒来缔结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参与其事,又敢感激谁?”

楚共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不应当有怨恨,君王也不应当受感激,没有怨恨没有感激,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楚共王说:“尽管如此,还是一定要告诉我。”知罃回答说:“托君王的福,被囚的下臣能把骨头带回晋国去,我们国君如果诛戮我,我就是死而不朽了。如果蒙您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君王的外臣荀首;荀首向我们国君请求,把下臣在宗庙中加以诛戮,也是死而不朽。如果没有得到诛戮的命令,让下臣继承宗族的世职,轮到下臣承担晋国的军事要职,并率领军队加强边境的防御,即使遇上您手下人,也不敢逃避。只有竭尽全力至死,也没有别的念头,用这来尽作为臣下的礼节,这就是用来报答君王的。”楚共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抗争的。”

隆重地为知罃举行了礼仪,放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