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宋玉对楚王问

《楚辞》

【题解】 本文以“对问”的形式,表现了宋玉超然独处、不同流俗的情怀,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潦倒以及楚顷襄王时朝政日非、贤能人士受谗毁的现实。写作上宋玉运用了比喻手法,先以曲与和做比照,再以凤凰与鹊、鲲鱼与鲵做比照,从而引出自已志趣绝俗、超然独处的品德与情操。 《对楚王问》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通过设喻和比喻,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 不过,该文风格虽然与宋玉的其他作品相同,但后人疑非宋玉自作。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大概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们对你非议得如此厉害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确实有这样的事。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把话说完。

“有位客人在郢都唱歌,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城中聚在一起跟着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城中聚在一起跟着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时,城中聚在一起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当他唱歌时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以流动的徵声,城中聚在一起跟着唱的不过几人而已。这就是说,所唱的曲调愈是高雅,能与之唱和的也就愈少。

“所以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凤凰展翅高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苍天,脚踏浮云,翱翔在极高远的天空,那跳跃在篱笆间的 雀怎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远呢!鲲鱼清晨从昆仑山脚出发,中午在碣石山上歇息,夜晚停宿在孟诸泽,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怎能和它一样测量江海的广阔呢!

“因而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士人之中也有英才。圣人有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行为,超尘脱俗,卓尔不群,那些世俗之人又哪里能够理解我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