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园池第十三


【题解】 本篇记载大夫与文学在天子诸侯园池存废问题上展开的论争。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中,我们看到汉代天子诸侯的山林苑团是何等富丽壮观。这些园林池苑既满足天子诸侯的游乐田猎需求,同时园池的经营收入又作为天子诸侯的“小金库",用来弥补国家财政的不足。文中大夫陈述朝廷经营园池山海的经济意义,认为罢园池会导致国家财政困乏。文学则主张制民之产,维护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方式,要求朝廷将园池还归于民,朝廷所做的仅限于征收赋税,认为这样做会使上下丰饶,避免出现国富民穷的现象。

【原文】

大夫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县官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大农,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

文学曰:“古者,制地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餧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变,无功而衣食县官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绩,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县官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鄣假之名,而利归权家。三辅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菜,不能相赡。公田转假,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可赋归之于民,县官租税而已。假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大夫默然,视其丞相、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