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圣教论》一、摄事(7.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今当说。

【颂曰】

随信行等七  复八种应知
及极七返等  退法等有六

【论曰】

补特伽罗当知多种。今最初释七种贤圣。谓随信行等七广说如经。一随信行。谓如有一性。是软根纯熟相续。自昔已来恒信解行。由此因缘今于诸谛随信解行趣向谛观。二随法行。谓如有一性是利根纯熟相续。自昔已来恒择法行。由此因缘今于诸谛随择法行趣向谛观。三信解。即随信行已见圣谛。四见至。即随法行已见圣谛。五身证。谓于八解脱身证具足住。未得诸漏无余尽灭。六慧解脱。谓已得诸漏无余尽灭。未得八解脱身证具足住。七俱解脱。谓已得诸漏无余尽灭。及于八解脱身证具足住。八种者谓预流果向等八。广说如经。一预流向。谓如有一纯熟相续。超过一切外异生地。入正性离生。若未证得初预流果终无中夭。二预流果。若随胜摄永断三结。若全摄者永断一切见所断惑。由此圣者已见谛故。最初证得逆流行果。三一来向。谓如有一或世间道。倍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预流果。为断欲界上中品惑。修对治行。四一来果。或倍离欲已。入正性离生。然后证得。或预流果。进断欲界上中品惑故得。即依此断。说名微薄欲贪嗔痴。此云何知。谓以筹虑作意观察境时。心生于舍无习向心无习趣心无习著心。应知是人三毒微薄。五不还向。谓如有一或世间道。先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一来果。进断欲界余烦恼故。修对治行。六不还果。或先离欲入正性离生。然后证得。或一来果。尽断欲界余烦恼故得。七阿罗汉向。谓如有一学。已见迹为断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修对治行。八阿罗汉果。谓永断一切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得。

极七返等者。谓极七返等。八依生建立。广说如经。一极七返。谓即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于天上或于人间。或天上人间受七有生已得尽苦际。二家家。谓即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生天上或生人间。从家至家得尽苦际。三一间。谓即一来果。由善修圣道故。或生天上。即于彼处定证寂灭。或生人间。即于此处定证寂灭。四中间证寂灭。谓即不还果。已断根本生结。未断趣向生结。上品修习圣道力故。生中有中即证寂灭。或有不进向生处而证寂灭。或有进向生处未至本生而证寂灭。五生证寂灭。谓即不还果。中品修习圣道故。未断二种生结。随生一处意生天中。初生之时即证寂灭。六无行证寂灭。即此圣者行少行已。及少精进而证寂灭。余悉如前。七有行证寂灭。谓即不还果。下品修习圣道故。未断二结。随生一处意。生天中。行多行已。及多精进而证寂灭。八上流。谓即不还果。随生一处意生天中。于彼不能得诸漏尽。复进生上于余身中方证寂灭。

退法等有六者。谓退法等六无学果。广说如经。一退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不思自害。若放逸若不放逸。俱可退失现法乐住及世间功德。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二思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即能不退。不思害时即可退失。此人作是思惟。宁使我胜诸魔。不令诸魔胜我。如是思已而思自害。此亦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三护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不放逸故能不退失。若心放逸即可退失。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四住不动。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五堪能通达。谓成就如是软根堪能不退。能练诸根及能发起胜品功德。六不动法。谓从先来自性成就利根。此人于诸善根不为已得退法之所摇动。亦不为发胜功德及上练根之所动摇。是故说名为不动法。

复次【颂曰】

软根等七种  在俗及出家
声闻乘等三  可救不可救

软根等七种者。一软根谓成就信等五根。或自性软或未增长。求胜进时加行迟钝。第二利根。应知反此。三贪行。谓于前世久习贪欲。及不修习贪欲对治。是因缘故。于此生中虽逢下劣可爱境界。亦起猛利相续贪爱。难离难厌。于修善法加行迟钝如贪行。第四嗔行第五痴行亦尔。此中差别者。虽逢微小可嗔境界。亦起猛利相续嗔恚。虽逢粗浅可痴境界。亦起猛利相续愚痴。六等分行。谓于前世不习上品贪欲嗔痴。设有习者复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缘故。于此生中逢可爱等三种境界。随境品类起贪嗔痴三种缠惑。非难离非易离。非难厌非易厌。于修善法不迟不速。七薄尘行。谓如有一于过去生不久数习贪欲嗔痴。然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缘故。于此世中虽逢胜上可爱等境。而能不起猛利相续贪恚痴缠。虽或时起下品中品。然易离易厌。于修善法加行速疾。

在俗者。谓处家白衣。受用五欲营构俗业。以自活命。

出家者。谓持出家威仪相貌。弃舍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净自活。

声闻乘等。三者一声闻乘。谓住声闻法性。为令自身证寂灭故。发正愿已修方便行。二独觉乘。谓住独觉法性。为令自身证寂灭故。不由师教。发正愿已修方便行。三大乘。谓住大乘法性。为令自他证寂灭故。不由师教。发正愿已修方便行。

可救者。谓有三乘寂灭法性。

不可救者。谓无三乘寂灭法性。

复次【颂曰】

入方便等九  生差别故二
复由诸界别  应知十三种

【论曰】

入方便等九者。一已入方便。谓于如来自觉自说法毗奈耶得坚净信。已受尸罗已闻正法。已增长舍已直正见。第二未入方便。应知反此。三有障。谓有三障。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由能障碍修习善法。第四无障。应知反此。五未成熟。谓未得善根资心相续不能现法证见谛理。不得现法下中上乘所证寂灭。第六已成熟。应知反此。七具缚。所谓异生。八不具缚。谓彼六种有学圣者。从预流果乃至第六阿罗汉向。九无缚。谓彼无学阿罗汉果。生差别故二者。一人趣。谓生人趣。得人种类。二非人趣。谓生余趣那洛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生类差别。

复由诸界别应知十三种者。一欲界异生。谓生欲界未见谛者。二欲界有学。谓生欲界已见圣谛六种有学。谓从预流果乃至第六阿罗汉向。三欲界无学。谓生欲界阿罗汉果。四色界异生。谓生色界未见谛者。五色界有学。谓生色界已见圣谛二种有学。一不还果。二阿罗汉向。六色界无学。谓生色界阿罗汉果。七无色异生。谓生无色未见谛者。八无色有学。谓生无色已见圣谛二种有学。一不还果。二阿罗汉向。九无色无学。谓生无色阿罗汉果。十欲界独觉。谓住独觉法性。于前生中或未见谛或已见谛。今生欲界。不由师教依先因力。修觉分法证得。一切诸结永尽。此复二种。一如朅伽独一而行。二独胜部众而行。十一欲界菩萨。谓生欲界住菩萨法性。为令自他证寂灭故。已发正愿修习一切无上菩提诸方便行。十二色界菩萨。谓生色界中住菩萨法性。远离无色修诸静虑。为令自他证寂灭故。已发正愿修习一切无上菩提诸方便行。十三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谓依修习不住流转。及与寂灭无分别道。证得诸佛共有解脱法身所摄无上转依遍行。十方一切世界作一切有情一切利益事无有断尽。如是已说补特伽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