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故事--玉堂故事


【原文】 学士院玉堂 (1) ,太宗皇帝曾亲幸 (2) ,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 (3) ,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台 (4) ,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东承旨 子 (5) ,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6) ,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窗格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注释】

(1)学士院玉堂:宋代学士院全称“翰林学士院”,学士亦称“翰林学士”,但为独立机构,不隶翰林院,且实际地位远高于翰林院。掌起草制、诰、诏、令等朝廷文件。宋人仍沿唐俗,称学士院正厅为“玉堂”,宋太宗曾赐其匾额,题为“玉堂之署”。

(2)亲幸:亲临,亲至。古人称皇帝至某处专用“幸”字。

(3)上日:指上任之日。

(4)视草:起草。

(5)承旨:指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首,不常置,以翰林学士久任者充任。

(6)苏易简(958—997):字太简,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太宗时进士第一,历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参知政事。

【译文】

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自临视,至今只有学士上任之日才可以坐到大堂的正座上,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坐上去。按旧例:堂上有起草文件用的台子,学士每起草诏制,即穿戴好官服端坐于台前。现在不再这样做,就只剩一个空台子了。玉堂东面翰林学士承旨的阁子,窗格上有一块被火烧灼过的地方。太宗曾夜间来到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经睡下而匆忙起床,无烛火照明穿戴官服,随从太宗的宫女就从窗格子里伸进蜡烛给他照明。至今学士院不打算更换这扇被烧灼过的窗子,以为它代表了玉堂的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