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问题汇编(下) 02


问 11:禅修者可否在定力不稳的情况下查五禅支,或者进修三十二身分。 听人说在没有禅相之光的情况下, 也可以修到三十二分身分。请问尊者,这种修法是否有后遗症?

答: 业处老师会强调禅修者应该在定力稳固的情况下才查禅支。 特别是第一次查禅支时, 定力一定要稳,要达到一定的质量, 因为这样才能查得准确。假如因定力不稳而查不到禅支或者查不清楚,会使自己的信心动摇。

定力不稳或者没有定力也可以修三十二身分,因为三十二身分也可以作为入门业处。有两种修三十二身分的方法:一、 先修入出息念或其他业处, 成就禅那后, 再借助智慧之光来转修三十二身分。 通过这种三十二身分的修法可以证得初禅。二、 只是把三十二身分作为调心业处,或者作为暂时镇伏贪欲的方法, 则有没有智慧之光也可以修。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取决定于禅修者修三十二身分的目的。

问 12:有人说修习“四念处”只需内观,只需如实了知自身里的名色现象, 至于外观,因为禅修者不可能直接地体验别人的名色现象,所以外观并非必要。 也有人把“外观”解释为观照自己身体的表面,仍然属于自身的范围。 请问尊者您对此的看法如何?

答:要修习四念处, 必须依照《大念处经》的教导。佛陀在该经中以教导修观为主,身、受、心、法四种念处一共分为二十一种业处。佛陀每教导一种业处,其后半段都会如此强调(例如身念处):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

义注清楚地解释“于内身”(ajjhattaü và kàye)是指“对自己之身”(attano và kà ye),“于外身”(bahiddhà và kàye)是指“对他人之身”(parassa và kàye), “于内外身”(ajjhattabahiddhà và kàye)是指“一时对自己,一时对他人之身”(kà lena và attano, kà lena và parassa kàye)。

又如在解释受念处时, 同样强调必须观照内外诸受: “如此通过把握乐受等,或对自己的诸受,或对他人的诸受,或一时对自己、一时对他人的诸受随观受而住。”(D.A.2.380)

对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同样, 必须内观自己的和外观他人的。

假如有人以 “不可能直接地体验别人的名色现象” 为由而否定外观,那么,在这篇《大念处经》中佛陀教导九墓地观时,是否说过必须直接体验死尸才能修习呢?

我们应该考虑一下,为什么佛陀要在一篇经文中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内观、外观、内外观呢?第一是因为重要,外观对培育观智很重要。人并不只是对自身才会产生执著,也会贪爱、执著外在的对象,只有观照外在的名色法,才能破除对外在对象的贪爱执著。 第二是因为必要,在修维巴沙那时,外观是不可或缺的。 《法集义注》和《清净之道》还肯定地说,只是纯粹内观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也应外观,必须观照他人的诸蕴,以及无生命物体的无常、苦、无我。(Dhs.A.350; Vm.74)

所以,只要你希望证悟涅槃,就应当遵照佛陀的教导,修维巴沙那时必须内观、外观、内外观。

问 13:请慈悲解释一下,如何正确地观外在的名法?

答:首先要观照内在的名法,然后才能观照外在的名法。 因为观智并不能知道某个人心里具体想的是什么、生起的是什么心, 所以观外在名法时,不需要辨识这个人生起什么名法、那个人生起什么名法,只需整体地观照。观内在名法可以详细地观善速行、不善速行,但外观时则不必要。 为什么呢?因为确切知道某个人生起什么心属于他心智的范畴,而不是观智的范畴。

问 14:在修习缘起的时候逆观我们的过去世,如果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人或天人,然后再去查有分之间的连结并分析名色法。 那当我们看到人或者天人,是用神通还是用缘起的观智呢?

答:这里我想引用《相应部·可食经》及其义注的解释:该经提到,有些沙门、婆罗门通过观智(vipassanàvasena)忆念过去世, “他们一切皆是忆念五取蕴,或它们中的一种”(sabbete pa¤ cupà dà 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ü và a¤ ¤ ataraü )。

该经义注补充解释:

? Abhi¤ ¤ à vasena hi samanussarantassa khandhà pi upà dà nakkhandhà pi khandhapa?ibaddhà pi pa?? attipi à ramma? aü hotiyeva.?

“通过神通能忆念的所缘乃是蕴、取蕴、与蕴的关系和概念。”(S.A.3.79)

这里明确提到观智和神通的区别: 观智只能看到五取蕴或其中一种,而神通可以看到五蕴、 五取蕴和与五蕴有关系的事物,还能了知概念法。什么意思呢?神通和观智是不同的,神通的能力范围更广, 而观智要窄一点。观智只能看到五取蕴(pa¤ cupà dà nakkhandhà ), 而不是五蕴。五取蕴属于世间的,并不包括出世间心, 而五蕴也包括出世间心。神通还可以看到和五蕴有关的其他所缘, 以及概念法, 这些都超出了观智的能力范围。

能忆念过去世生存状态的神通叫做“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 sà nussati ¤ à ? a),即俗称的宿命通。它能知道自己的过去世生活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镇、哪一个村,当时叫什么名字,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名字、 几岁时做过什么、几岁去世。这些是宿住随念智的能力范围。

修习缘起的观智能不能看到这些呢?不能。 观智的所缘只是名色法。 例如修缘起时知道过去生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能通过查性根色才知道。 所以,请不要把缘起智幻想得那么神通广大。

现在外界有些人批评帕奥西亚多, 他们认为只有神通才能见到过去世。 由于他们没有深入地了解经教, 也刻意地忽略佛陀强调必须如实观照过去五蕴的教导, 于是武断地否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 这些人就像瞎子不相信有光明的存在一样。

因此, 修习缘起不是用神通,而是用观智,这点必须清晰。 用缘起智辨识自己过去世时,并不知道自已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里、身份为何,只能通过某些影相来推知当时的状况。 例如,有位禅修者在辨识过去第四世时,发现当时他的心很平静, 并且看到当时经常披着黄衣, 颜色是究竟法, 是观智的范畴。心平静且经常披黄衣,身份很可能是出家人。但到底是比库还是隐士,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于是他去请教帕奥西亚多,西亚多说:“你去查一查当时他有没有修佛随念,如果有, 应该是比库。 ”结果他发现那一世是名比库。他通过这种方法来辨识当时的身份。但是用神通一看就能看到当时的形象,长成什么样,长得漂亮还是丑陋等等。

问 15:尊者,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和用神通所看到的不同,用神通所看到的更为清楚,那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会出差错吗?业处老师会把看错的纠正过来吗?如果会,那老师就是有神通了,对吗?

答:如果禅修者定力强, 在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和神通所看到的差不多。 也就是说, 修缘起时看到的是这样,之后有机会修神通时看到的也是这样,只不过用神通能看得更清楚而已。

确实有些禅修者由于定力不足, 或缺乏教理基础而出差错。 同时,业处老师判断禅修者修得正确还是错误, 通常都不是用神通去检查,而是根据教理去检查。 例如有位禅修者报告说, 她观其过去世曾投生到梵天界, 在那一生中她曾经修过入出息念。 然而,只要懂得教理的人都清楚梵天人没有呼吸,当然不可能修入出息念了。 假如一个不懂教理、不具资格的“业处老师” ,也可能会相信这种情况,结果造成误导学生。所以作为一名业处老师,不仅自己要有止观体验,还要懂得经论。假如只有禅修体验而不懂经论, 那么只要超出他体验的范畴,就不能正确地去指导和检查禅修者。

禅修者必须诚实,这是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帕奥西亚多说过,他从不印证任何禅修者,他只是依照巴利三藏及其义注来指导和检查禅修者。没有太多的个人经验, 也没有太多的神秘成份, 这样的禅法才更加可靠。至于说修对还是修错,要看禅修者是否诚实。 确实有些禅修者为了赶快修完、快点出去教人,在禅修报告时夸大其词或弄虚作假,这种做法只是害人害己。我们要做一名诚实的禅修者, 修行是为了自己断烦恼, 而不是为了他人的羡慕,不是为了老师的夸奖, 更不是为了好为人师。

问 16:社会上有一种催眠术,能够使人回溯到前世,找回前世的记忆。 您认为他们的前世体验可靠吗?在催眠状态下有回溯前世能力的人,禅修修到缘起时是否得心应手, 还是有阻碍呢?如何以阿毗达摩来解释被催眠时的意识状态?

答:催眠有些可靠,有些则不可靠,我们不能用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 来衡量他所见到的是不是真实的。催眠术和修缘起无关,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 自己往往做不了主。但是修缘起时心智必须很清楚, 要用智慧来观照,它们两者有本质的差别。

催眠术能让受催眠者进入半睡眠状态,那时他的意门心路很微弱,理性也很低, 于是就会在催眠师的指令或暗示下想象某个对象, 说出某些话语,或者做出某些动作。例如在半睡梦状态下听到某种听音,我们就可能根据这个声音一直联想下去而做某一类的梦。这些梦多数都是虚假的。对于受催眠者,由于他处于半睡眠状态, 也会按照催眠师的语言想象某些情景, 产生某些经验,或者唤醒过去的记忆。这些记忆有可能是真的,但也有可能是在催眠师的暗示下产生的幻觉, 所以我们很难说催眠状态下说出的前世体验可靠还是不可靠。

问 17:禅修者想要完成观智,对于选择证悟涅槃是不是很重要,否则是不是必须要行菩萨道?

答:如果禅修者选择行菩萨道,那么他的观智最高只能达到行捨智,这是菩萨最高的观智。一位菩萨只要曾经被一位活着的佛陀授记,尽管在某些生中他对轮回很厌离,他的观智最高也只能够达到行捨智,这是他们的智慧巴拉密(pa¤ ¤ àpāramī)。因为行捨智之后紧接着就是随顺智,然后是种姓智,种姓智紧接着就是道智和果智, 而菩萨不可能证悟道智和果智,一旦证悟道智和果智就成佛了,所以他的观智只能够维持在行捨智的阶段。为什么?因为菩萨的最终目标是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时候自己证悟一切知智。 要证悟一切知智必须圆满十种或者三十种巴拉密。对于一般的禅修者来说,只要没有得到佛陀的授记,他的未来并没有确定要成为未来佛的弟子、 独觉佛或者正自觉者,那么当他修到行捨智阶段时,就可以选择在今生证悟涅槃。 如果想在今生证悟涅槃,他在行捨智的阶段, 应当持续地复习过去所修过的各种观法,例如四十种思惟法、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等, 重复地观照内在、外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名法、色法,使巴拉密尽早成熟。一旦巴拉密成熟, 行捨智之后紧接着的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这四种智, 都会在一个心路中连续生起,换言之, 这四种智在不到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成熟,他就成了圣者。 所以, 如果禅修者要完成观智,他可以选择证悟涅槃;如果不想在今生证悟涅槃,他只需维持到行捨智的阶段。也有个别禅修者想要在未来见到未来佛,他今生修观也只修到行捨智的阶段,然后发愿投生天界并遇到未来的佛陀。

问 18:请问涅槃是不是常、乐、我、净?

答: 相对于诸行无常,你也许可以说涅槃是恒常的; 相对于诸行皆苦,你可以说涅槃是乐的; 相对于诸行不净,你可以说涅槃是清净的; 然而,涅槃是无我。 假如认为涅槃是 “我” ,那和外道所执取的“究竟我”、“胜义我” (梵 Paramàrtha Atman)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佛陀说过 ? Sabbe dhammà anattà 'ti? ——诸法无我。这里的诸法, 也包括称为“无为法”的涅槃。不过,由于凡夫根深蒂固的我见、我执,还是有人喜欢把涅槃误解为大我、 真我、真心、本心、本体、本性、自性等等,其实这些都不外乎是“识蕴我”或“离蕴我”等邪见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当然, 只要证悟了初果,就不可能再产生“涅槃是我” 、 “涅槃有我”之类的邪见。

问 19: 佛陀说过 “思即是业” , 若只是生起恶念,还没有身、语的造作, 是否在造恶业?这种业是否会成熟?心念的生起是很快的,如何对治不善心的生起?

答:对!虽然只是生起恶念,还没有身、语的造作,但恶业已经构成, 只要遇到因缘, 这种恶业仍然会成熟, 甚至可能会堕落恶趣。例如你对佛陀或者一位圣者生气,尽管还没有行动或语言上的冒犯,但假如你在那一刻死去的话,还是会堕落到恶趣。

心念的生灭是很快的。 如何对治不善心的生起?要用如理作意和正念正知! 通过正知及时知道自己生起不善心,接着用如理作意摆正心念的方向,再用正念守护心念。正知犹如警察敏锐的眼睛,能迅速知道扒手在偷东西; 如理作意犹如用手取回被偷走的东西;正念犹如有力的双手保护着自己的财物。可以用如理作意和正念正知来对治不善心的生起。

问 20:居士皈依三宝,生起供养、感恩、尊敬之心是爱的表现,出家人对众生慈悲为怀,这种慈悲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伟大的爱。 书上也说佛陀对众生充满了爱,请问这种爱与贪爱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答: 这是慈爱和贪爱的区别。虽然慈爱和贪爱的表现都是柔软、友好,希望对方获得快乐、幸福,但是, 慈爱是无条件的付出。贪爱也是一种付出,但其目的是为了拥有、 占有对方,是有条件的付出。慈爱是不会求回报,贪爱需要回报;慈爱不会带来痛苦,但贪爱的结果往往是痛苦。所以慈爱和贪爱在字面上都是爱,但这两种爱却有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