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张继


【作者简介】 张继(?—779?),字懿孙,行二十,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安史之乱时避居江南。大历年间,曾任侍御、检校祠部员外郎兼转运使判官,故世称“张祠部”、“张员外”。为人自矜气节,素怀大志。工诗文,诗风清迥,所作流传不多。《全唐诗》编为一卷,混入他人之作不少。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 。
姑苏城外寒山寺 [2] ,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读】

安史之乱爆发,张继避居江南,至德年间(756—758),他已在会稽、吴郡一带了。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市西阊门外十里枫桥镇。此诗大约作于至德年间或其后不久。诗题一作《夜泊松江》、《夜泊枫江》。

诗作以简练的笔墨,写出深夜不眠的旅人愁绪。暗夜之中,月落乌啼,飞霜满天,唯默默江枫、点点渔火与旅人相对,其愁境已自不堪。而城外寺钟穿林度水,声声叩击旅人心扉。此时此境,真愁绝伤绝!张继素有远志,此时避乱江南,破败的现实,使他对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前途都产生了怀疑与不满,“时危出处难”(张继《赠章八元》),他的痛苦与郁闷可想而知。这首诗未必有意寄托,也不免要带上诗人思想感情的烙印。空灵微妙、清迥深远的夜半钟声,难道不也叩在这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心上吗?这首七绝,以其含蓄深沉而流传甚广,甚至日本人也特地渡海来听寒山寺钟声,其影响深远可见一斑。

【注释】
[1]江枫:江边的枫树。愁眠:因旅愁而不能入眠。
[2]姑苏:苏州别称,因城西南姑苏山得名。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传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住过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或谓“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可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