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 [1]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2] ,流水十年间 [3] 。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4] 。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5] 。

【解读】

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梁州汉中郡,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此诗当为建中三年(782)韦应物由长安赴滁州刺史任时路经淮上所作。作者曾游梁州,故诗有“江汉曾为客”句。

诗写故人久别重逢的感慨。首二句忆昔日梁州同游之乐,令人留恋不忘。三、四句感慨人生犹如浮云流水,一别十年,离易会难。五、六句喜今日重逢欢聚,又惊鬓发斑白,喜中含悲。末二句喜秋山而不恋繁华,直抒怀抱。全诗疏密相间,详略适宜,字字锤炼,气格高古。

【注释】
[1]江汉:即指梁州,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由此流过。
[2]浮云:喻飘泊不定,聚散无常。
[3]流水:喻时光流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二句暗用旧传李陵、苏武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一:“仰观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其四:“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4]萧疏:形容鬓发稀散。
[5]秋山:韦应物《登楼》诗亦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山红树,大概就是诗人不愿归去的原因。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1]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2] 。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3]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4] 。

【解读】

赋得,古人作诗,以现成字句为题者,题前多冠以“赋得”二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应制诗,多取前人成句为题,故题前亦冠以“赋得”二字。文人聚会,分题作诗,亦复如此。一些诗人即景赋诗,有时亦于题前冠以“赋得”,此诗就属这种情况。诗以暮雨为题,送人东游。李曹,一作“冑”,又作“渭”。按作“胄”是。李冑,字恭国,父昂为开元时人。李冑贞元十二年(796)任鲁山令,后任暨阳令,历户部员外郎,官终比部郎中。年龄小于韦应物。

诗写雨中送别,妙在紧扣题目,极力渲染送别气氛。首句点雨,次句点暮,交待送别时、地。三、四摹写雨中景象,帆带雨觉重,鸟冒雨飞迟,前加“漠漠”、“冥冥”,连用叠字,精神愈出。此是近景。五、六远景,亦是暮色雨景,指出友人东游去向。七句明点相送,结句照应首句,雨中送人,微雨、散丝、雨点、泪点,浑成一片。全诗句句写雨,总不脱“暮”字景象。而又句句含情,总不离送别情谊。细雨蒙蒙,暮色苍茫,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读来令人神往。

【注释】
[1]楚江:长江自三峡至濡须口(在今安徽境内)一段,古属楚地,故称“楚江”。建业:即今南京市。三国吴建都于此,故称建业。
[2]漠漠:雨雾弥漫貌。帆来重:帆因雨湿而重。冥冥:细雨迷蒙貌。《楚辞•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鸟去迟:鸟冒雨而飞迟。二句从南朝梁简文帝《赋得入阶雨》“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化出,而青胜于蓝。
[3]海门:长江入海处。浦树:江边之树。滋:湿润。
[4]散丝:指细雨。晋张协《杂诗十首》其三:“密雨如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