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张鸣善(二首)


【作者简介】 张鸣善,名择,字鸣善,自号“顽老子”,生卒年不详,祖籍平阳(今山西临汾),久居江浙一带(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曾任提学等职,后辞官隐居。钟嗣成《录鬼簿》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太和正音谱》评为“诚一代之作手,宜为前列”。所著《英华集》及杂剧《烟花鬼》《瑶琴怨》《草园阁》等,均佚失。

小令〔双调〕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 [1] ,裸袖揎拳享万钟 [2] ,胡言乱语成时用 [3] 。大纲来都是哄 [4]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 [5] ,两头蛇南阳卧龙 [6] ,三脚猫渭水非熊 [7] 。

【注释】

[1]铺眉苫(shān)眼:装模作样,摆臭架子。三公:指高官。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后代三公多为荣誉职位。

[2]裸袖揎(xuān)拳:捋起袖子,露出拳头,形容蛮横不讲理。万钟:万钟俸禄。钟为古代计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六斛四斗为一钟。《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成时用:为时世重用。

[4]大纲来:也作“大刚来”“大冈来”,即大都来,总之。哄:哄骗。

[5]五眼鸡岐山鸣凤:五眼怪鸡成了岐山上的凤凰。岐山鸣凤: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之兴也,鸑(yuè)鷟(zhuó)鸣于岐山。”鸑鷟即凤凰。

[6]两头蛇南阳卧龙:不吉祥的怪物成了南阳卧龙。两头蛇:长两个头的蛇,是传说中的不祥之物。据汉代刘向《新序·杂事》记载,楚人孙叔敖年幼时外出游玩,见到两头蛇,就把蛇杀掉掩埋了。他回到家,忧愁得吃不下饭。其母询问缘故,他说:今天看到了两头蛇,我可能很快就死了。南阳卧龙:指汉末三国时的诸葛亮。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隐居在南阳,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是“卧龙”。

[7]三脚猫渭水非熊:不中用的家伙成了渭水边的贤人。三脚猫:略知皮毛,不中用。南宋《百宝总珍集·解卖》:“物不中谓之三脚猫。”渭水非熊:指姜太公吕尚。据《史记·世家》记载,西伯在打猎前占卜,卜辞说今日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结果,西伯在渭水边遇到垂钓的吕尚,与之交谈后大喜,认为吕尚就是从太公时代即盼望的圣人。于是,西伯称吕尚为“太公望”,车载同归。后来,太公望辅佐西伯及其子,建立了周朝。西伯就是周文王。

【评析】

这首散曲共八句,每四句为一组,呈对称式结构。

第一部分,先用一组鼎足对,讽刺那些装模作样、流氓无赖、胡言乱语的草包都成了栋梁材。三公、万钟、时用,何等显赫贵重,可是用铺眉苫眼、裸袖揎拳、胡言乱语来修饰,顿觉滑稽可笑。因此,“大纲来都是哄”一句做收结水到渠成。

第二部分,却先用“说英雄谁是英雄”来领起,引发疑问。又用一组鼎足对解释疑问,以荒诞丑怪的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对应高尚庄严的岐山鸣凤、南阳卧龙、渭水非熊,对比鲜明,讽刺效果强烈。

正因为这个社会黑白不分、贤愚颠倒,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作者利笔如刀,划破了社会上那些王公大人、英雄豪俊的画皮,犀利地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可谓嬉笑怒骂皆文章。

小令〔双调〕落梅风--咏雪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 [8] !难道是国家祥瑞 [9] ?

【注释】

[8]吴民:吴地的百姓。春秋时代、三国时代、五代时期,均有吴国,其核心区基本都在太湖流域。

[9]祥瑞:吉祥的征兆。

【评析】

有个古时的笑话,其大意是:县官、秀才、财主一起赏雪吟诗,秀才说:“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上:“此乃皇家瑞气。”财主继续:“再下三年何妨?”屋檐下一个冻饿交加的乞丐,伸头喊道:“放你娘的狗屁!”民间笑话,话糙理不糙,恰好可用作这首元曲的注解。

吴地一向温暖,突然天降大雪,百姓措手不及,没有御寒经验,缺衣少食,导致冻死冻伤。诗人愤怒声讨雪,实际是向官员们喊话,白占田地,冻杀百姓,算什么国家祥瑞?富贵风雅人士忙着赏雪,谁能看到冻饿而死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