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师决战》84. 隔而不围,断敌退路


毛泽东先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采取“围而不打”,对北平、天津、塘沽之敌采取“隔而不围”的策略,待人民解放军全面部署完毕,傅作义已是插翅难逃,为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隔断津塘控制海口断敌海上退路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拟电,指出:现在“惟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为了继续稳住敌人,“在目前两星期内一般应采取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即对张家口、新保安实行围而不打,构筑多层阵地,防敌突围;对平、津、塘、唐诸敌实行隔而不围,只作战略包围,不作战役包围。为此,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克服疲劳、饥饿和寒冷的困难,兼程前进,以神速的动作,切断平、津、塘、唐诸敌的联系。为了不使蒋介石海运平、津之敌南下解救淮海危急,令淮海前线我军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又令山东军区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防止敌人沿津浦路经济南向青岛逃跑。

东北野战军后尾三个纵队没有绕道走热河境内这一预先规定的路线,却沿北宁路经山海关直接入关了。这样,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的行动便暴露在敌人的眼皮之下,他们遇到了傅作义飞机的狂轰滥炸。

林彪事前没有请示,事后12月7 日向军委作了报告:由于山海关以北地区及平泉至遵化这条路上人烟稀少,所过部队太多,同时我们大量军队已长途行军南下,每日每夜均有敌机侦察轰炸,已无秘密可言。昨已令我最后三个纵队经山海关入关。

踏着一路风尘、一路疲劳,12月6 日,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率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到达河北遵化,随后于7 日晨进驻蓟县以南20里的孟家楼。

林罗刘到达孟家楼的当天21时30分,致电中央军委,建议:“为保证确实歼灭傅作义全部及南口之16军,我们意见以先到之第3 、5 两个纵队立即经来谷与顺义附近,以五六天行程插到南口附近,参加作战。届时,如平张间战役结束,则我之先头两个纵队,即转至北平、通县以南,防平敌南退。”

毛泽东接此电后即于12月8 日7 时复电,在首先谈了平张线形势后指出:“你们想以第3 、第5 两纵去打16军,在全盘计划上是不妥的。现傅作义有十四个师、一个骑兵师集中在北平、琢县、通县、顺义、南口区域(下花园、怀来之五个师未计在内),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使这些敌人逃至天津,其方法是以四个纵队占领廊坊、香河之线,隔断平津联系。只要此着成功,北平区敌人十四个师即无法逃脱。”

毛泽东进而指出:平津之敌没有向西安、郑州、徐州逃跑的危险,有向青岛逃跑的某种危险,但此种危险不大,敌人逃跑的主要危险是海路,但一则津、塘港口快要封冻,二则船只不足,三则傅作义此时尚无此种准备。他的方针现在还是固守平、津、唐。张家口有敌2 万余被围(围而不打),亦使傅作义难下弃之不顾,单独逃跑的决心。因此,你们仍应静候后续兵力到达,准备实行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塘之计划。

傅作义得知山海关有共军大部队向天津方向运动,判断东北解放军主力已经人关,深感平、津交通有被截断的危险。他自言自语地说:“程子华部攻占密云不过是个局部性行动,现在共军主力几天内就能到达平津地区,我真要一败涂地?要不然怎么连个准确的情报都没有?空军整天侦察,几十万的人马竟然视而不见?”

12月9 日,杨罗耿兵团正在同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军激战,要求程黄兵团以一个军至怀来以西,会歼第104 军两个师。毛泽东据此要求林罗刘以第5 纵队进至南口、怀柔之间,向南口、怀柔之敌举行佯攻,从北南威胁北平;以第3 纵队进至通县以南,向通县及平津路举行佯攻,从东面威胁北平,以求钳制南口、通县、北平、怀柔等处之敌。

12月11日,张家口、新保安之敌被包围,程黄兵团在歼灭第104 军之后即可包围南口、昌平之敌,从西面威胁北平,兵力已经完全够用。而这时东面传来了唐山之敌准备撤走的消息,并且由于南线淮海战役打黄维之战即将结束,蒋介石有可能使用已经在海上待命的几十艘船只突然北上,接走平、津。塘、唐诸敌。这就是说,平津之敌从海上撤走的危险大大增加了。

面对这种变化,毛泽东立即决定取消前一天关于第3 、5 两纵队向西的意见,于u 月2 时致电林罗刘,指示他们,在接此电后,立即令第3 、5 两纵队各就地休整待命,并准备于唐山之敌确实撤退征候即迅速包围唐山抓住蒋系一个军,使其他蒋系部队难于下撤退的决心。但是,此时林罗刘已经命令第3 、5 两纵队全力向南口前进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于*日9 时致电林罗刘,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指示:“(一)同意5 纵本日继续向南口附近开进。(二)3 纵不应去南口,而应开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三)10纵原地不动。(四)理由详另电。”

在作出上述简短而紧急的指示电后,毛泽东紧接着又发出一份详尽的电说明理由。这份电文签发时间依然是12月11日9 时。在这份电报中,毛泽东全面展开了他对平津决战的思考,精辟地分析了平津战役以及淮海战场的战局发展及相互关系,使看上去是那样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又变幻莫测的军事形势豁然明朗。毛泽东将在长期军事生涯中总结形成的十大军事原则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平津决战的作战指挥之中,充分展现了他那炉火纯青的、为一般军事家所望尘莫及的超凡指挥艺术。

在这封长达两千余字的电报中,毛泽东一上来就指出了傅部的精神态势和战斗力强弱,认为华北敌人“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尤其你们人关后是如此”,告诫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

接下来,毛泽东用很大的篇幅解释了作战部署的原因。他说:“你们准备以4 纵由西南向东北切断南口和北平间联系。估计此着不易实现,不是94军和16军残部迅速撤回北平,就是94军、16军和92军一起集中南口、昌平:沙河镇区域集团防守。但4 纵此举直接威胁北平西北郊和北郊,可以钳制这些敌人不敢动。若这些敌人再敢西进接援35军,则可以直接切断其后路或直接攻北平。因此,这些敌人大约不敢再西进。”

毛泽东接着指出:“我华北杨罗耿兵团以九个师包围35军三个师,是绝对优势。他们提出早日歼灭该敌,我们似要他们暂时不要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我们现在同意你们以5 纵立即去南口附近,从东北面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将来该纵即位于该地,以便将来(大约在十天或十五天之后,即在华北杨罗耿兵团歼灭30军之后)腾出4 纵使用于东面,如此,请令5 纵本日仍继续西进。”而“3 纵决不要去南口,该纵可按我们九日电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从东面威胁北平,同4 纵、11纵、5 纵形成对北平的包围”。

毛泽东强调指出:“但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

电报对东北野战军所属兵力作了具体部署,然后指出:“各纵均须构筑两面阻击阵地,务使敌人不能跑掉,然后休整部队,恢复疲劳,然后攻歼几部分较小之敌。此时,4 纵应由平酉北移至平东。我华北杨罗耿兵力应于4 纵移动之前歼灭新保安之敌。东面则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以上部署,实际上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北平、怀柔、顺义、通县、宛平……丰台、天津、塘沽、芦台、唐山、开平诸点之敌一概包围了。”

毛泽东强调指出:从12月11日至12月25日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只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平、津、通县,“以等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毛泽东指出: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惟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因此在目前两星期内一般应采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为着不使敌人向青岛逃跑,我们准备今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

电报指出:“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敌人现时可能估计你们要打北平。”“敌人对于我军的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平津之敌决不料你们在12月25日以前能够完成上列部署。”

据此,毛泽东要求林罗刘:“应鼓励部队在此两星期内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在完成上列部署以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攻击的次序大约是:第一塘芦区,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区,最后北平区。”

毛泽东在电报最后特别指出:“你们对上述计划意见如何?这个计划有何缺点?执行有何困难?统望考虑电告。”

毛泽东的指示电令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激动不已。刘亚楼逐字逐句地读着毛泽东的电文,越读越激动,说:“辽沈战役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战略计划,只52天时间,就取得那么大的胜利。现在,毛主席又及时为平津战役制定了这样英明的作战方针厂‘刘亚楼神采飞扬,连声说道:”毛主席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战略意图和作战思想,而且已估计到战役的发展趋势,对作战任务的规定是这样清楚,对作战步骤的安排是这样明确,对作战方法的运用是这样巧妙,敌人无论怎样狡猾也无法逃脱全部被歼的命运!“

罗荣桓也一反平日的严肃,笑逐颜开地说:“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嘛!我们好好体会一下主席提出的这个‘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真是太有味道了。”

当天,中央军委还致电华北军区,华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指示说:平津战役是一个巨大的战役,不但东北、华北军区野战军应归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统一指挥,冀中第7 纵队及地方兵团亦应由他们统一指挥。这样,平津前线司令部即告正式成立。12月21日,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由河北平山县孙庄到达蓟县孟家楼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与林彪、罗荣桓会合。